“防熱”與“升溫”并舉 宏觀調控政策顯成效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5月30日 16:50 新華網 | |||||||||
新華網北京5月30日電 “防熱”與“升溫”并舉--中央宏觀調控政策引領中國經濟平穩前行 新華社記者徐京躍、黃全權 中央采取的一系列宏觀調控政策措施引起廣泛關注:在對一些過度投資的行業及增
種種跡象表明,“防熱”與“升溫”是當前宏觀調控政策的兩個“關鍵詞”。 是結構性調控,而非全面緊縮 隨著時間的推移,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開始從高位持續回落,正朝著宏觀調控期望的方向發展。當“嚴厲控制措施會造成經濟大起大落”的擔心逐漸消散時,人們越來越清晰地看到了當前宏觀調控的兩個“重點”:既要“防熱”,控制部分行業投資過快增長;又要“升溫”,加大對農業、交通、能源等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 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農業和糧食生產正成為宏觀調控的最大受益者。對農民種糧的直接補貼、對農民購置良種和大型農機具的補貼、農業稅的減免等等,都是依靠中央和地方各級財政投入大量資金來實現的。來自權威部門的數據顯示,截至5月9日,中央和地方財政下撥給全國12個糧食主產省(區)的糧食直接補貼資金高達80億元。“格外的關照”幾乎無處不在。細心的人會發現,在糧價明顯上升的時候,國家沒有用行政手段控制糧價,而是采用種糧補貼等手段提高農民種糧的積極性,通過控制化肥等農資價格保護農民利益。 “這次宏觀調控的特點是雙向使勁、抑揚有致、冷熱兼治。”國家統計局局長李德水說。“對這次中央采取的宏觀調控措施,絕不能簡單理解為控制和緊縮政策。中國經濟沒有出現全面過熱的局面,故沒有必要、也不應當采取全面緊縮的宏觀調控政策。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次宏觀調控主要是結構性的調控,這本身就體現了科學發展觀的要求。 ” “這正是當前宏觀調控政策與以往的最大不同。”一位經濟學家這樣分析。 經濟運行“冷熱不均”,第一產業投資只增長0.4% “防熱”與“升溫”并舉的宏觀調控政策取向,來源于當前經濟結構存在的突出矛盾以及中央確保經濟平穩協調較快運行的良苦用心。種種跡象表明,在局部行業過“熱”的同時,農村經濟仍然偏“冷”。 今年第一季度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43%。制造業投資增長75.8%,其中鋼鐵、水泥行業投資分別增長107.2%和101.4%,電解鋁的投資也達到39.3%,第三產業(包括房地產)投資增長37.7%,而第一產業投資僅增長0.4%。這是多么巨大的反差! 農業部等權威部門已多次發出警告:農業投入仍然嚴重不足,繼續增加農業投資,增強農業發展后勁,仍是各級政府應當高度重視的一個重要問題。 有關專家指出,在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如此高速增長的情況下,農業投資卻增長緩慢。不是農民、農業和農村不需要投資,而是他們很難得到信貸支持。這就涉及投資結構不合理問題。推進結構調整,既需要充分發揮市場經濟的作用,又需要政府的科學調控。 顯然,在中國經濟運行已進入到新一輪周期上升階段中,能否防止經濟大起大落成為黨和政府面臨的嚴峻考驗。針對經濟運行中出現的結構性失衡等問題,中央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陸續就加強農業特別是糧食生產,制止鋼鐵、電解鋁、水泥等行業過度投資等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針對今年一季度經濟運行情況,中央又及時作出了部署,顯示了遠見卓識和深遠用意。 --4月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分析一季度經濟運行情況時提出,調控的重點是控制投資過快增長、緩解煤電油運和重要原材料供應緊張的矛盾、加強農業和糧食生產等薄弱環節。 --4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分析當前我國經濟形勢時指出,在充分看到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成就的同時,必須清醒地看到目前經濟運行中出現的一些新的矛盾和問題,突出表現在固定資產投資規模過大,特別是一些行業投資增長過快。 --5月2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分析中央宏觀調控措施落實情況時指出,必須全面地、準確地、積極地理解和貫徹中央加強宏觀調控的方針政策。既要嚴格控制部分行業過度投資盲目發展,又要切實加強和支持經濟發展中的薄弱環節。 農業、交通、能源等薄弱環節迎來一系列“重大利好” 事實上,對農業、交通、能源等薄弱環節不斷加大支持力度,成為2004年中國經濟運行的主旋律。 今年以來,中共中央、國務院多次召開專門會議,明確提出采取更直接、更有力、更果斷的措施,大力發展糧食生產,努力增加農民收入,為進一步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 僅僅最近兩個月的時間里,一系列支持農業和糧食生產的政策信號從國家權威部門頻頻發出: --3月29日,國家宣布加強糧食、化肥的鐵路運價監管。對具備化肥經營資格的企業運輸的農用化肥,一律執行現行運價優惠政策; --4月15日,國家宣布對重點糧食品種實行最低收購價。中秈稻最低收購價格為每50公斤72元,粳稻最低收購價格為每50公斤75元。此前,早秈稻最低收購價格確定為每公斤1.40元; --4月21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宣布,我國幾十年來農民用電價格一直高于城市居民的歷史結束,全國農民電費負擔每年減輕約420億元; --4月22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要求采取更加直接有力的宏觀調控措施,加強農資價格監管,降低其價格水平。化肥生產用電一律實行優惠價格,對化肥出廠價格實行上限控制; --5月26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出通知,對化肥生產用電價格繼續實行優惠政策,以扶持農業生產資料生產,平抑農資價格。 一系列“重大利好”的效應已經顯現:今年一季度,我國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實際增長9.2%,創下了8年來同期農民收入最高實際增幅。同時,全國農民稅費負擔下降幅度達到36.3%。全國春播糧食面積出現“恢復性增長”,夏糧可望實現“增產”。“這主要是因為黨中央、國務院把解決‘三農’問題放在重要位置,采取一系列宏觀調控措施的結果。”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鄭京平說。 基于這種科學的宏觀調控政策,我國國民經濟繼續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經濟運行效益持續上升。權威部門認為,隨著中央各項調控措施的逐步到位,今年實現預期經濟增長目標完全有把握,我國經濟一定能實現平穩協調較快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