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彩電最終失利 幕后“黑手”究竟有沒有?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5月26日 11:19 經濟日報 | |||||||||
自美國方面裁定中國彩電存在傾銷后,一則消息迅速見諸于國內各大媒體:“中國個別彩電廠家與美國申訴方達成幕后交易,才致使中國彩電最終失利”,那么—— “黑手”之說引發關注 最近,一則關于中國家電傾銷與反傾銷的消息興起軒然大波。
5月14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召開關于中國彩電對美傾銷一案的聽證會,作出中國彩電對美國同業造成“實質性傷害”的投票表決。 最早傳遞這條消息的某網記者盡管沒有到達現場,但卻用晦澀的言語稱,由于某中國企業與原告美國五河電子公司達成私下交易,因而可能影響中國彩電反傾銷零稅率判決。 然而,旁聽此案的中國機電商會本階段聘請的律師王曉麟,在采訪中對彩電反傾銷案是否真存在“內鬼”不愿發表意見。 值得關注的是一些專家的意見并沒有引起重視,如中華全國律師協會顧問周世儉,從事國際對華反傾銷案研究和應訴已有20多年,他認為從以往經驗和有關規則看,即使有某家企業試圖“庭外和解”,也不會影響到整個反傾銷案的最終結果。也有專家指出,一家或少數企業幕后交易是不可能改變美國商務部和ITC判決的。因此所謂幕后交易要么是空穴來風,要么是有人攪局,猜測并不公正。 與上次應訴歐盟相比,中國企業已是非常團結的了。即便是王曉麟也這樣認為,TCL、廈華、長虹和康佳四家單獨應訴的企業都主動采取了各自的應訴措施和配合默契的辯護,在一年多的應訴中律師也是高度團結的。國內有關媒體關于誰是“內鬼”的猜測并不公正。 長虹是“內鬼”嗎?按理長虹出口最多受損最大,但實力也最大,因此最有可能利用關系與五河達成協議。但業內人士認為不像。雖然從四家來看,長虹是稅率最高的,但歷史地看,反傾銷稅率幅度降得最多的也是長虹,從初裁的45.87%降到現在的26.37%。應該說,長虹此次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積極應訴,不但為自己而且為全行業反傾銷稅率幅度大幅下調做出了主要貢獻,體現行業老大的風度。 TCL呢,也有可能。因為它與外國彩電巨頭正在合作。但是單憑TCL與湯姆遜的合作關系,判斷其是“內鬼”,恐怕更多的是主觀武斷。 廈華呢,也有可能。憑廈華終裁獲得最低稅率、其后又獲得大額訂單,判斷其是“內鬼”,恐怕更多的是反方向設定的簡單邏輯。因為最低稅率,自然訂單向他傾斜,傻瓜才會與高價低質廠商簽單。更何況,終裁時其稅率略有上揚,如果拉關系應該再下降一點。 康佳看來也是有可能的了,但是美國商務部稱調整稅率是計算有誤,因此僅憑康佳在最后的稅率微調中降低兩個百分點,判斷其是“內鬼”,也是理由不充分的揣測。 由此可見,長虹、康佳、廈華、TCL四家企業的新聞發言人,之前在接受采訪時對“內鬼”之說感到的氣憤是可以理解的,他們甚至明確表示,他們所在的企業與美國五河電子公司并沒有任何業務來往,更不會有私下交易的可能。 熱鬧的網上,網客討論激烈。但是圈內人指出,開始粗看起來好像有那么回事,后來一看,其實是幾家企業邀請的網客在互相監督,你罵我,我必罵你,你不罵我,我就不罵你。各家企業都是嚴陣以待,可以說大家都被輿論攪得心煩意亂,剛建立起來的一點信任也都搖搖欲墜了。看來,“內鬼”要么是空穴來風,要么是有人攪局,另有其人。難怪一家企業被問急了說,我們企業這次打官司都很團結,但你們說不團結,結果大家都傳誰與誰不團結了。 曾擔綱歐盟彩電反傾銷一案辯護的律師傅東輝指出,一般來說,原告和被告之間的業務來往,對反傾銷案的裁定結果是不會有影響的,如果有某彩電企業單獨與五河方面尋求“私了”,即使某家企業這樣做了,也并不足以影響最后的判決結果。如果想庭外和解,就應通過機電商會進行,但是相信五河電子公司也不會上這個當。因為,在彩電反傾銷案中,此次涉案的被告有13個之多,不可能一家企業與對方達成協議,就能促使五河電子公司撤訴。 更有業內專家強調:零稅率本身就是一廂情愿的假設前提。 有關專家指出,此時中國企業不應被人牽著鼻子走,而應該是馬上著手向美國法院起訴商務部判決不公平,馬上著手對彩電出不了口之后的國際市場進行調研,制定最新的攻略,對產品的結構重新進行調配。 三方原因造成失利 最近的消息又稱,“內鬼”之說可能是代理律師怕輸官司難以交待而自己制造的“真實謊言“,更有甚者稱,長虹稅率調高,有可能是美國律師吃完被告吃原告的“黑吃黑”。 原來,4月13日美商務部終裁,中國四家被調查企業分別獲得25%以下的傾銷幅度。業內專家認為,平心而論,由于美國對我實行非市場化國家待遇歧視,這已是不錯的結果了,企業都盡了力,兩個階段的律師事務所————普衡事務所和丹尼波特.衛理事務所是立了大功的。因為,按照美國法律,如果判決稅率超過25%,原告將可提出緊急狀態,要求繳納6個月的罰金,那么中國企業將不得不對美商務部初裁前的過去6個月出口交大筆罰金,估計超過1億至2億美元之巨,作為出口大戶的長虹有可能要交一大筆的罰金。 在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的終裁表決結果出來以后,中國各彩電企業得到的傾銷幅度有微幅調整,其中康佳從11.36%降至9.69%;TCL從22.36%降至21.25%;廈華從4.35%升至5.22%;長虹從24.48%升至26.37%。 有媒體分析稱,長虹將因為稅率超過25%而可能要向美國有關部門繳納6個月的回溯罰金。有可能是律師做了手腳,一方面原告與被告律師達成協議,如果稅率超過25%,律師將從中分成;一方面放風讓中國企業內部先亂起來,等成為既定事實后,即使中國企業不付律師費,美國律師也能大賺一把。 對此番猜測,王曉麟予以反駁,美國的貿易法規定,只有在緊急狀況下才有“回溯”的問題。早在美國商務部終裁時,中國應訴企業律師團已就“緊急狀況”成功駁斥了對方律師,因此中國企業都不必繳納回溯反傾銷稅,這為中國企業挽回了1.4億美元的損失。王曉麟認為,國內的某些分析完全不了解美國法律,也不了解案件詳情。王曉麟進一步表示,有關應訴策略是他們與中國商務部、機電商會及各企業共同制訂的,特別是在后期針對是否有產業侵害的階段,政府和企業各方力量協同作戰,周密考慮了產品進入美國市場后的每一個環節,并邀請到沃爾瑪、APEX、BEST BUY、飛利浦公司等美國企業的高管人士作為證人,從生產、中間渠道、零售各環節證明中國彩電沒有對美國同類產業造成侵害。此次中方還聘請了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前任經濟分析師和原美國商務部前首席會計師,進行了分析和計算,得出中國彩電沒有損害美國同業的結論。 王曉麟說,中國提供的各個環節的證據都是有說服力的。在4月15日,也就是美國商務部終裁兩天后的聽證會上,也得到了認同。對于失利的結果,王曉麟認為,與美中之間的政治、外交等因素有一定關系,但并不是惟一的影響。 專家認為,失利可能由三個原因造成:一是計算中采用第三國成本替代,二是美國在大選年中非市場化的影響;三是中國企業自身的欠缺。他認為,中國20多年來遭受反傾銷的出口產品不足總出口的1%,可見是這些遭受反傾銷的中國企業自身亦有授人以柄之處。 “現在這個時候中國企業應該反思自己,一致對外,所謂抓‘內鬼’還是懷疑‘外騙’都是短視行為,而且于事無補。” 中國廠商須補法律課 由于美國是未來最大的彩電市場,剛進去就被趕出來,對中國企業而言,可謂打擊十分沉重。專家認為,媒體都稱這次彩電反傾銷案總價值高,其實16億美元與未來市場相比只是小數。如果因為不能承受之重而有情緒可以理解的話,那么因為對美國法律不理解而鬧笑話則暴露出認識“空白”。 5月15日,記者得知ITC發布表決結果,問詢多家彩電廠商,都稱不知此事。當確認此事后又很憤怒地說,這是一種突然襲擊,并稱原來是27日做出怎么會14日公布。 其實,這正是中國企業認知美國法律的盲點。直接參與辯護的普衡律師事務所認為,中國彩電企業的即時反應,正好暴露出中國企業在反傾銷訴訟問題上存在很多認識的“空白”。很多企業都認為,美國對于這次彩電的反傾銷裁決將肯定會在5月27日做出,因此,認為5月15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的表決,是不符合美國的反傾銷程序的。然而按照美國的裁決程序,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須在美國商務部確定傾銷幅度之后的45天內———也就是在5月27日前做出裁決,因此,5月15日的表決是“沒有什么可以指責的”。而且表決結果后面說明,將于5月26日發布公告報告商務部。商務部接到報告后將于7日內發布反傾銷令。另外,一般反傾銷案的時間是280天左右,而此次反傾銷案由于非典等原因,美方兩次延期,已長達380多天。 “中國企業對于美國反傾銷法律的有關規定認識有缺陷,導致措手不及”。有了這次教訓,中國企業對于近日美國商務部將發布反傾銷令,應該有知,但記者的調查表明企業仍準備不足。記者電話采訪了兩家企業主管,對此事均聲稱好像不可能。其實,記者在美國商務部網站了解到,按照美國法律,美國商務部必須在收到ITC提交的終裁結果報告后,7日內將發布反傾銷令。因此并不是原來我們認為的具體至哪一天,而是一個時間段范圍內。“27日前”是這樣,“26日后7日內”就是這樣的概念。 同時,專家認為,中國企業對于裁決結果“盲目樂觀”,也是倉促應對的原因之一。 但業內有識之士指出,去年美國方面一提起訴訟,中國很多企業就不自信,開始了另一手打算。早在4月初美國商務部對中國彩電產品做出傾銷幅度裁決時,就已經意識到中國企業在此次訴訟中可能失利。按照美國的反傾銷程序,美國商務部負責傾銷幅度的調查,而國際貿易委員會負責是否對美國企業造成實質性傷害的裁決。這兩個程序彼此獨立又緊密相關。“在美國的貿易史上,很少出現在美國商務部做出傾銷幅度裁決之后,國際貿易委員會再做出相反的裁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