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海外發(fā)展戰(zhàn)略-中日韓三國博弈石油資源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5月26日 08:30 中華工商時報 | |||||||||
本報記者 周勇剛 記者注意到,中哈協(xié)議“出爐”,海內外不少媒體都作出同一個判斷:“安大線”落空,中哈輸油管道線成為替代方案。 對這一判斷,我不敢茍同。眾所周知,中俄中哈兩個輸油管道項目是上個世紀同期
既然不能互取,此番中國石油海外“尋油”就得“雙線”走下去。 走下去,正如我們已看到的———向西走,有日本“插足”;向東走,有美國“鉗制”。向西走,似乎商業(yè)價值最佳;向東走,似乎戰(zhàn)略意義更大。 石油是工業(yè)血液。 據悉,從20世紀60年代起石油在世界能源消費中的比例超過40%以上,一躍成為世界第一大能源。分析家指出,在過去的50年里,石油一直是影響世界政治風云和經濟發(fā)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石油安全已演變?yōu)楫斀袷澜绺鲊媾R的共同問題,并影響和作用國際政治、經濟、軍事和外交斗爭的進程和格局。 由此,我們對眼前發(fā)生的這場為獲得更多石油資源的博弈,則可以作透徹地解讀。也由此,我們對中國石油在這一地區(qū)的未來趨向,更可以作清晰地判斷。 俄羅斯是這場博弈的主角。普京上臺后,大力推行能源外交,并以豐富的油氣資源作為籌碼,一步步在向能源超級大國的目標邁進。近年來有跡象表明,普京正在實施一個更大的抱負。他撮合伊朗、阿塞拜疆、哈薩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等里海地區(qū)產油國,就里海能源開發(fā)達成一致,企圖構架一個協(xié)調原油產量和價格的地區(qū)性經濟組織。 分析家稱,“第二歐佩克”出現(xiàn),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 據悉,前蘇聯(lián)解體后,俄羅斯以債轉股形式,聯(lián)手白俄羅斯、亞美尼亞等油氣企業(yè),通過簽署購氣合同等方式控制上述國家的油氣開發(fā)和定價權。近兩三年來,俄羅斯與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分別簽署為期25年的天然氣開發(fā)合同,并享有45%的支配權;與哈薩克斯坦簽署了15年的能源合作協(xié)議,每年經俄管道外運的石油為1750萬噸。 日本在這場博弈中扮演了特殊角色。與中國一樣,它也嚴重依賴中東石油進口,一直企盼建立一個中東以外的石油供給源。從半路殺出的日本與中國爭奪俄羅斯能源,媒體因此稱日本有不光彩之嫌。而記者認為,這個不光彩之嫌不在日本。 眾所周知,在中日兩國以外,還有一個亞洲國家也是石油主要進口國,它就是韓國。據美國能源署的統(tǒng)計,2001年韓國進口石油約1億噸,為全球第5大石油凈進口國。也許是出于都是能源消費大國的立場考慮,中日韓三個鄰近國家摒棄前嫌正在積極架構合作。 據中海油高層披露,早在今年3月,三國便在上海就“東北亞能源合作”進行磋商,試圖打造一個共同開發(fā)遠東和東西伯利亞地區(qū)油氣的區(qū)域能源合作框架。而從權威機構獲悉,進入今年5月,三國對共同創(chuàng)建東亞石油期貨市場加快研討,不日將有結果出來。 對未來在這個地區(qū)中能否出現(xiàn)兩個以能源合作為紐帶的經濟共同體,現(xiàn)在下結論還為時尚早。但區(qū)域經濟與區(qū)域政治的交互作用與影響,勢必調整或改變原來的油氣生產大國與油氣消費大國雙邊或多邊的戰(zhàn)略合作關系。這是不爭的事實。 為油氣而戰(zhàn)!中國、俄羅斯、日本、美國、哈薩克斯坦諸國風云際會在此。作為靠和平崛起的中國和中國石油,直面更激烈的競爭和更艱巨的考驗是不言而喻的。但記者堅信:能源領域中的矛盾多級化,這將有利于中國石油海外拓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