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康:強化資本監管 提高銀行體系穩健性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5月25日 16:30 《中國金融》 | |||||||||
文/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 劉明康 資本監管是當今世界監管當局對商業銀行實施審慎監管的核心內容之一。實施資本監管制度,對于提高銀行體系的穩健性,促進金融市場公平競爭,保護廣大存款人利益具有重要意義。最近,銀監會發布的《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就是對銀行實施資本監管的具體舉措。《辦法》全面借鑒了1988年巴塞爾資本協議和即將出臺
資本監管是審慎監管的核心內容 資本充足率的要求,1988年被寫入巴塞爾資本協議,已成為衡量單個銀行乃至銀行體系穩健性的公認的國際標準,也是維護銀行業公平競爭的重要標尺。目前,全世界已有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銀行業實施了這一協議。我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借鑒這一監管框架,對于提高目前銀行資本充足率的風險敏感度,借助資本監管的手段,創造合理的激勵機制,鼓勵商業銀行不斷提高風險管理水平,具有積極意義。 審慎監管的實質是在實施審慎會計原則的基礎上,真實反映商業銀行的資產與負債的價值,客觀評價商業銀行的風險狀況,并及時予以預警和控制,防止金融風險的聚集和蔓延。審慎監管強調商業銀行內部風險管理和監管當局對商業銀行風險的審慎評估。建立在審慎資產風險分類、充足計提資產損失準備基礎上的資本充足率,能有效衡量銀行綜合經營實力和抵御風險能力。 一般說來,銀行監管的主要政策工具大體可分為管理和監督兩大類,前者主要是市場準入,后者是監管當局對商業銀行業務經營的監督、風險評價監控以及相應的監管措施。在監管實踐中,資本充足率既是監管當局審批商業銀行增設機構、開辦新業務、合并重組等合規性監管時所考慮的主要因素,也是監管當局評估商業銀行風險狀況、采取監管措施的重要依據。在各類商業銀行風險評價體系中,資本充足率均占有相當大的權重,資本充足率達不到最低要求,監管當局可以迅速采取糾正措施,督促商業銀行盡快恢復資本;對情況嚴重者,監管當局可以采取接管、尋求兼并和關閉等手段,防止風險的進一步擴大。在一些國家,資本充足率還是確定商業銀行存款保險費率的依據。 衡量商業銀行穩健性的主要方面就是銀行自身持有的資本水平、資產負債的期限結構以及資產組合的風險狀況。而現實中,一些銀行為獲取高額利潤回報,對從事高風險業務具有強烈的沖動,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視其自身資本充足率水平,如果商業銀行對這種沖動缺乏清醒、科學的認識,監管當局又不加以引導和警示,就很可能增加銀行風險發生的概率,造成銀行資產風險的加大,危及銀行自身安全,動搖社會公眾對銀行體系的信心。 因此,監管當局對銀行實施持有資本與其風險狀況相適應甚至更高的資本要求,可以從根本上增強商業銀行抵御風險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減少各種不確定性造成的損失,以降低風險,維護存款人利益。 資本充足率監管應貫穿于商業銀行設立、持續經營、市場退出的全過程,對商業銀行的影響是全方位的,并且隨著銀行業務范圍的逐步擴大以及風險成因和表現的復雜化,資本充足率在銀行監管中的重要性還將進一步提升。強化資本充足率監管可以推動商業銀行加強風險管理,促使其有序擴張資產規模,保持合理的資產結構,這樣不僅有利于控制單個銀行和銀行體系的風險,而且為貨幣政策的傳導奠定了有效的微觀基礎。 加強資本監管補充完善了我國銀行審慎監管的制度框架 修改后的《商業銀行法》再次明確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辦法》依據國家相關法律,借鑒國際資本監管的成功經驗,進一步補充和完善了我國銀行業的資本監管框架。 第一,《辦法》的出臺,標志著我國比較完整的審慎監管規章制度體系的初步形成。目前,我國銀行業審慎監管的理念已得到廣泛認同,審慎監管法規日趨健全。全國人大通過了《銀行業監督管理法》、修改了《商業銀行法》,財政部發布了新《金融企業會計制度》,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出臺了《貸款風險分類指導原則》、《銀行貸款損失準備計提指引》、《商業銀行信息披露暫行辦法》等法規。特別是從2004年起,在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等全面推行的貸款五級分類,并根據分類結果提取貸款損失準備金,為《辦法》的實施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環境條件和基礎。《辦法》集中體現了我國銀行業監管的這些最新進展,在貸款分類制度、損失準備金制度的基礎上,完善了符合我國實際的資本監管框架。 第二,《辦法》的出臺,進一步深化和促進了銀行業的改革開放和發展。隨著我國銀行業改革的逐步深化和對外開放的不斷加快,銀行業將逐步由單一的、封閉的產權結構向多元的、開放的產權結構轉變。國有商業銀行改革正在邁出關鍵性的一步,改革的目標就是要把國有商業銀行辦成資本充足、內控嚴密、運營安全、服務效益良好的現代金融企業。中小商業銀行的改革正在積極推進,符合條件的內資、外資經濟主體都可以向商業銀行投資入股,商業銀行作為獨立的市場主體,應依靠自身實力獲得市場信譽和競爭力。作為衡量商業銀行綜合經營能力和風險抵御能力的最重要的指標之一——資本充足率的重要性,在這一進程中進一步凸現。因此,提高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對商業銀行制度機制和結構調整影響重大。 第三,《辦法》借鑒了資本監管的最新國際經驗,表明我國銀行資本監管制度已基本達到國際標準。新資本協議在總結資本監管成功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資本監管的“三大支柱”,即最低資本充足率要求、監管當局的監督檢查和信息披露,該框架得到了國際金融界的普遍支持。《辦法》全面借鑒了新資本協議,構造了“ 1988年資本協議+監督檢查+市場約束”這一符合我國銀行業實際的資本監管制度。《辦法》按照1988年資本協議,規定了資本充足率計算方法,并調整了其不合理規定(即:對境外債權使用經合組織俱樂部法),鑒于我國商業銀行交易業務種類和規模逐步擴大、市場風險不斷增加的情況,《辦法》適時將市場風險納入資本監管的范圍;明確了商業銀行在維持資本充足率方面的責任和要求,形成了一套透明度高、可操作性強的監督檢查標準和程序,極大地提高了資本監管的有效性;與此同時,為加強監管當局的自我約束,按照透明度原則,實事求是地確定了資本充足率信息披露的內容,以逐步增強對商業銀行經營行為的市場約束。 第四,《辦法》突出了激勵與約束相互協調的原則。《辦法》一方面加強對商業銀行的資本約束,另一方面對商業銀行提高資本充足率提供激勵。《辦法》規定,商業銀行對維持資本充足率水平負首要責任。商業銀行在制定發展戰略時,應首先考慮資本充足率水平,并建立相應的資本充足率管理制度、程序和責任制,增強資本管理的主動性,以確保資本充足率能滿足業務發展和監管當局的要求。《辦法》按照資本充足率水平,對商業銀行實行分類管理,獎優限劣,鼓勵資本充足率高的銀行優先發展,擴大信貸規模;而對資本不足的銀行,通過實施糾正措施,限制其資產擴張,督促其調整資產結構,盡快補充資本,建立審慎經營機制;對資本嚴重不足的銀行采取制裁措施。《辦法》在嚴格銀行資本充足率計算標準的同時,為提高資本充足率創造了條件,規定重估儲備、優先股、可轉債、次級債務工具等可以計入附屬資本,為商業銀行多渠道補充資本奠定了制度基礎。《辦法》取消了一般準備計入附屬資本的最高限制,并且各種減值準備可以進行事前扣除,鼓勵商業銀行審慎計提各種損失準備。 《辦法》對商業銀行的分類還是粗線條的,監管中可以相機抉擇采取措施,在堅持原則性的同時體現靈活性,為商業銀行提供必要的發展空間。 加強資本監管進一步提升了我國銀行抵御風險的能力 我國商業銀行資產質量不高、資本充足率偏低,這已成為制約銀行穩健發展的重要因素。《辦法》規定,2007年1月1日為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達標的期限。過渡期內,商業銀行應從健全約束機制入手,提高管理能力,多渠道提高資本充足水平;監管當局應不斷更新監管理念,改進監管方式和手段,提高監管水平,為商業銀行補充資本創造條件,并監督資本補充方案的有效實施。 商業銀行要以《辦法》的實施為契機,進一步深化內部改革,提升風險管理能力,健全資本補充機制,盡快提高資本充足率。要結合《辦法》的實施,完善法人治理結構。當前,要注意抓住和用好我國銀行業改革的關鍵機遇,通過敦促股東增加資本、引進戰略投資者和上市融資等多種渠道和手段,優化資本結構,增強資本實力,構建規范的法人治理結構,建立科學高效的決策、執行和監督機制,真正發揮投資者在銀行經營管理中的作用,從根本上解決內部治理軟弱的問題。要結合《辦法》的實施,努力提高風險管理水平。通過改造風險管理流程,改進風險管理手段,完善授權授信制度,健全資產處置策略,提高資產質量,加快不良資產處置;通過深入推行資產風險分類,逐步提足各類損失準備,實施審慎會計政策,真實反映資產風險狀況和經營效果,增強發展能力。規模大的銀行應探索建立科學的經濟資本配置機制,盡快制定切實可行的資本充足率達標規劃,根據資本充足率水平確定未來幾年的業務發展目標和戰略,健全資本補充機制,確保資本充足率按期達標,推動各項業務特別是海外業務的穩步發展。一些通過補充資本確實無法達標的銀行,應通過控制業務規模、調整資產結構,降低資產風險度,滿足最低資本充足率要求。 監管機構要嚴格按照《辦法》規定,依法合規提高監管水平,督促商業銀行落實資本充足率達標規劃;對于不能及時實現達標規劃的商業銀行,應根據《辦法》,加大監督檢查力度,采取必要措施,控制其資產的擴張,確保資本達標規劃的如期實現。應密切關注銀行資本監管對信貸活動和經濟運行的影響,加強與有關部門配合,實現制度平穩過渡,以此促進經濟持續增長。 銀監會將通過加強與中央銀行、證券監管部門的協調,鼓勵各類合格投資主體向銀行投資入股,為商業銀行多渠道補充資本創造條件;并積極配合財政、稅務部門,推進銀行稅制改革,減輕銀行稅賦,增強自我積累能力。總之,經過各方努力,爭取在加入世貿組織的過渡期內,我國大多數商業銀行都能夠達到8%的資本充足率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