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廣州寶潔清洗三家股東實錄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5月23日 13:11 《財經時報》 | |||||||||
1988年進入中國內地市場后,寶潔在大口吞噬市場的同時,也一步步將三個原先不得不倚重的股東伙伴一一“清洗出局”,從而實現獨享其在廣州寶潔——內地日化市場的利益 本報見習記者 羅斌 5月13日,美國寶潔公司宣布,將以18億美元從和記黃埔(013,HK)收購其在中國合
當《財經時報》就此事致電商務部跨國公司研究中心主任王志樂時,王的第一反應是“花了多少錢”?“不可能有這么高的收購價格”! 此消息經美通社發出,據稱已經通過寶潔、和黃雙方確認。王志樂對此做出態度謹慎的回應:“翻譯中出錯也有可能,還不能肯定這個消息就是事實。” 《財經時報》多方獲得的消息是,2000~2001年間,寶潔僅以25億元人民幣,收購廣州寶潔有限公司25%的中方股份;1997年,寶潔以50.7億港元收購和黃10.75%股份,每股價格為收購中方股權的近5倍。 此次每股定價,已經比7年前高出近8倍。18億美元的收購總價,已相當于在華最大外商投資企業——摩托羅拉公司歷年投資總額285.6億元人民幣的一半。 “超友誼”關系 對于這次天價收購,一業內人士指出,這是因為“寶潔與和黃存在‘超友誼’關系”,即16年前,是和黃將寶潔帶入了中國。 兩家的“超友誼”要上溯至上世紀80年代末期。1986年10月,國務院頒布《關于鼓勵外商投資的規定》,確定給予外商投資企業特別優惠;次年3月,寶潔派人來廣州肥皂廠調研,意欲進入中國內地市場。面對充滿誘惑卻極其陌生的中國內地市場,寶潔需要物色一位強力的合作伙伴,引領自己。 寶潔物色到了李嘉誠。李在當時已被稱為愛國企業家,在中國政商兩界頗具人脈。與世界最大的日用消費品生產商一起,發掘內地日化產品市場的巨大潛力,也被李認為是頗具價值的長線投資。 雙方在很短時間內達成共識,以美國寶潔69.25%、香港和黃30.75%的股權比例,在香港注冊純粹的投資公司──P&G-Hutchison Ltd.寶潔和記黃埔有限公司,攜手進軍中國內地市場。 1988年,憑借洗發精業務和曾與美方合資辦廠的經驗,廣州肥皂廠被寶潔和黃圈定。由于當時中國政府政策規定,進出口貿易需由中國內地外貿公司代理,且合資企業進駐指定的技術開發區可享受返稅優惠,寶潔和黃又選擇了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內的建設進出口貿易總公司(以下稱建總)為合作方。同年8月18日,日后影響巨大的中外合資企業——廣州寶潔有限公司問世。 當年參與創建廣州寶潔的一位核心人物對《財經時報》透露,廣州寶潔成立之初的股權比例為——寶潔和黃65%、廣州肥皂廠30%、建總5%;合資公司第一期投資為1000萬美元,公司董事長由廣州肥皂廠上級主管單位廣州輕工局的局長陳光松出任。 “清洗股東” 進入內地市場兩年后,廣州寶潔的“海飛絲”品牌順利取代廣州肥皂廠的“潔花”,并出口到香港和東南亞。1990年,一場在人民大會堂的新聞發布會,令美國寶潔公司總裁聞訊非常興奮:“我們是美國第一家進入‘中國白宮’開會的公司。” 隨后,寶潔和黃宣布,對廣州寶潔增資900萬美元,廣州肥皂廠因無法湊足270萬美元的增資款,持股由30%縮至20%。 1994年,為擴大市場份額,寶潔和黃進行了兩次合資:與經營“浪奇”、“高富力”洗衣粉品牌的廣州浪奇股份有限公司(000523)合資,以3000萬美元組建廣州浪奇寶潔有限公司;與北京日化二廠合資成立北京熊貓寶潔洗滌用品公司,寶潔和黃控股65%,北京日化二廠以品牌、廠房參股35%。 中國這兩家企業出身相同,當年都曾經是日用消費品市場上叱咤風云的國產品牌,但合資后皆被“冷藏”。“熊貓”品牌在90年代初就享有盛名,但合資6年后,“熊貓”洗衣粉的產銷量由合資時的6萬噸萎縮至2000年上半年的4000噸左右。 廣州浪奇洗衣粉的市場份額曾高居國內第二。合資之后,浪奇將自己洗衣粉品牌交給合資公司專屬使用,最終也是原有品牌的市場漸漸萎縮。 在合資方的品牌對寶潔已無威脅之后,合資方也都相繼出局。1999年,浪奇與廣州浪奇寶潔有限公司簽訂協議,以人民幣4749萬元購回韶關浪奇寶潔全部股權,利用該廠房繼續生產洗衣粉;2001年初,寶潔和黃將廣州浪奇寶潔60%的股權轉讓給香港高力公司,宣告寶潔和黃與浪奇徹底分手。2000年,北京日化二廠也從寶潔和黃手中收回了“熊貓”品牌,重新生產洗衣粉。 在此期間,廣州寶潔發展迅猛,從1993年起,廣州寶潔連續6年成為全國輕工行業的第一納稅大戶。寶潔派駐廣州寶潔的總負責人韓士德也因為業務發展迅速,被提升為亞太地區總裁。
終于出手 1997年,寶潔以50.7億港元收購和黃所持寶潔和黃30.75%股權中的10.75%,開始了寶潔集中股權的第一步。 1999年,寶潔和黃態度非常堅決地提出,要一次性買斷中方所有股份。對于擁有先進技術的外商投資項目,廣州市政府一直實行“讓市場、讓股權、讓利益”的“三讓”優惠政策。但當時坊間傳言,如果廣州市政府不滿足寶潔和黃提出的條件,廣州寶潔將搬出廣州遷往天津。 在廣州市政府牽頭組織下,寶潔和黃與廣州肥皂廠、建總展開了收購股權的多輪談判。2000年,寶潔和黃以20億元人民幣的價格,收購廣州肥皂廠所持有的廣州寶潔20%股份,也以類似價格出讓了4%的廣州寶潔股份。同時,寶潔承諾建總所余1%股份如在一年內一次性出讓,可按此次談判的價格買入。2001年,建總將所余1%股份出售給寶潔和黃。 至此,廣州寶潔成為完全外商獨資公司,寶潔控股廣州寶潔80%,和黃持股20%。 在“清洗”了中方股東之后,寶潔與李嘉誠的“超友誼”也開始出現裂痕。 2003年10月,和黃針對寶潔,提起了1.75億元人民幣的違約訴訟,雙方爭議的焦點是,寶潔是否有權以向雙方合資公司的洗滌劑業務(包括汰漬和9個國內洗衣粉品牌)提供研發、營銷和產品改良服務為名,收取技術支持費用。 此次訴訟最終以雙方達成和解告終,但和黃將20%的股權出讓給寶潔,顯然已在這次紛爭中埋下伏筆。 “寶潔會在所有細分 市場遇到挑戰” 對于實現了獨資經營的寶潔而言,他們面對的是一個資本逐漸高度集中的中國市場,對手也將越來越強悍 據和黃董事總經理霍建寧披露,2003年,和黃從廣州寶潔有限公司獲得4.46億港元的盈利。根據股權推算,廣州寶潔2003年的盈利為22.3億港元。這意味著,為完成此次收購,美方把廣州寶潔至少未來6年的利潤全部支付給和黃。 對于發生在2004年初夏的此次“天價”收購,寶潔的解釋是“看好中國迅猛發展的日用化工品市場”,而且基于寶潔目前在中國業務的迅速增長,在將來進行收購,可能要付出更多。 中國日化行業信息中心的數據顯示,2003年中國日用化工品市場的容量在600億元人民幣左右。但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專家對《財經時報》說:“日化市場一些產品的滲透率已經很高,如洗發水達到98%左右,增長潛力不大。而且日化市場個人消費需求較特殊,滿足個人的需求層次和產品平均利潤率的增長,均帶有長期穩定性,不容易出現爆發性增長。” “日化產品中,化妝品和家居護理品將增幅較快,但也不會超過20%。”一位業內人士對《財經時報》說。 對于實現了獨資經營的寶潔而言,他們面對的是一個資本逐漸高度集中的中國市場,對手也將越來越強悍。 “法國知名品牌歐萊雅2003年在中國的利潤為15億元人民幣左右,增長率高達65%,而在洗衣粉市場,內地的納愛斯仍是行業龍頭。”該人士說,“事實上,寶潔會在所有細分市場上遇到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