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體育 娛樂 游戲 郵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通行幣 天氣 答疑 交友 導航
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內財經 > 四大銀行上市誰先行 > 正文
 
央行行長周小川要政策 四大行將獲稅收支持?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5月22日 13:17 21世紀經濟報道

  本報記者 孫銘 北京報道

  5月21日,北京人民大會堂,“第七屆科博會中國經濟高峰會”在此舉行。雖然是關于中國經濟的論壇,卻吸引了世界的目光,不僅有包括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在內的數位部長級官員出席,也有包括世界經濟論壇主席克勞斯.施瓦布在內的國際名人。

全國偶像歌手大賽 第39屆世界廣告大會
繽紛彩音風暴免費聽 激情新勢力性感新銳動

  周小川講演的題目是《如何防止商業銀行再次出現大量不良資產》。這個主題既在聽眾的意料之外,也在意料之中。

  意料之外的是,會議的主題談論最多的是中國目前正在進行的經濟宏觀調控,而作為央行行長,周小川卻沒有對此多加闡述;意料之中的是,銀行不良資產與宏觀調控關系密切,中國銀行業的不良資產有相當一部分都是經濟過熱時期的產物。

  銀企改革互動

  “商業銀行為了減少未來的不良資產,它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商業銀行貸款客戶的自身改革和整體素質的提高。”周小川指出,當企業改革、企業的整體素質提高了,企業的盈利水平提高了,自然還貸能力也提高了,違約率也減少了,因此銀行的不良貸款也就減少了。

  在人們的印象中,這是周小川連續兩天談到了國有企業改革問題。在5月20日舉行的“2004北京國際金融論壇”上,周小川對企業改革講了很多內容,并對商業銀行改革和國有企業改革做了詳細的對比。此后一天,周小川再次對企業改革對商業銀行改革的影響做了論述。

  “在有些成熟的市場經濟國家中,他們企業的素質比較高,社會誠信程度比較高,所以就可能導致不良貸款比例比較低。”周小川認為,“要看到對于一個改革轉軌的經濟來講,這需要一個過程,需要大家付出努力才能做到的。”

  有人曾經將國有企業與國有銀行看成是互相“套牢”的關系:正因為有國有企業的經營不善,才使國有銀行出現了不良資產;而國有銀行的改革滯后,更加劇了國有企業的經營困境。打破國有企業與國有銀行改革的惡性循環,一直是中國經濟亟待解決的難題之一。

  “企業的改革和企業的成長有助于加強企業的財務紀律,而企業的財務紀律,從過去80年代,從財務軟約束改為財務硬約束。硬約束的程度決定企業償還貸款的可能性,銀行不良資產問題和主要客戶、企業的改革和成長有關系。”周小川分析說。

  利率“松綁”信號

  一直推崇市場化改革方向的周小川,對不良資產的認識也有獨特的視角。他認為,銀行的不良資產與市場化的發育程度關系極大。市場化的發育程度,既包括利率市場化的程度,也包括風險產品市場化的程度,同時也有中介機構的成熟程度。

  “為什么說利率市場化和銀行不良資產非常有關系呢?”周小川解釋說,在市場經濟運行中的借貸者,肯定是會有不同的風險。對此,就應該通過不同的風險溢價來消化,對商業銀行來講,就是用利率的調整來覆蓋風險升水,也就是說用利率的收入消化小比例、小概率的違約的損失,這也是銀行的本質。

  他認為,銀行的本質是吸收存款、放出貸款,貸款不可能百分之百都回收,回收少幾個百分點,這幾個百分點用利率收入來覆蓋,這樣的話才能加以消化。因此,針對不同的企業,由銀行自主來決定貸款的利率,這是一個必要的內容。如果不能夠實行利率市場化,用一刀切的利率來對待不同類型的企業,就會使有一些損失得不到覆蓋,逐漸積累,就會出現不良資產。

  周小川還指出,為了有助于識別銀行資產的風險,對風險進行定價,在市場上通過正常的交易來轉移風險,需要對一個對風險進行交易的市場,這就是風險產品市場。這個市場可以把違約的概率用一定的價格在市場上出售出去,通過出售也能鑒別它的價格。

  稅收政策再出手?

  今年以來,國家對商業銀行的改革力度之大超乎人們想象:450億美元外匯儲備的注資已經完成,中國銀行和建設銀行的股份制改造正在緊鑼密鼓的進行之中;近日,關于中、建兩行的不良資產再次剝離的消息也沸沸揚揚。對于國有商業銀行改革,國家還會使出何種支持政策?

  從周小川的講話中,一些消息敏感人士嗅出,國家是否會動用稅收政策支持商業銀行改革?

  “銀行要有足夠的撥備核銷的手段,同時應該有相對應的稅收制度來支持。”周小川說,“與撥備直接有關系的內容,就是稅收的問題。因此,它需要一個權衡,就是國家的利益和銀行業的健康發展之間的一個權衡。因為,如果把有些應該撥備的東西納入應納稅的稅基的話,納稅就比較多,銀行消化的不良資產的能力就比較弱。這涉及到銀行公司所得稅的問題,同時也涉及到現在中國所特有的營業稅的問題。”

  關于銀行的撥備問題,周小川認為,銀行是在一個有風險的環境當中運作,甚至有些環節的風險還比較高,這些風險必然最終要用自己的收入和盈利來進行消化,這些消化的辦法就是要提足各種類型的準備金。

  他說,過去,一方面由于改革沒有逐步到位,另一方面由于過去財力比較緊張,所以在上世紀90年代的時候,才逐步開始改革撥備制度,因而總體來講撥備是不足的。從銀行業看來,不良資產消化的情況就比較弱,核銷掉的就比較少,或者說核銷掉的是最為需要的一小部分,其他的被逐漸積累了,積累了很多年以后就會產生大量的不良資產。銀行應該按照更高的會計準則,更高會計分類的準則來自主的進行撥備,同時能夠有更大的自主權及時的把損失掉的不良資產核銷掉,這是一個重要的內容。

  演講的最后,周小川還談到了不良資產與經濟周期的關系。“銀行最怕的一個東西就是經濟在宏觀上、在總體上出現經濟大起大落,在經濟起來的時候,誰都看到銀行的情況比較好。一旦經濟出現大起大落,尤其在大落的情況下,有可能大量的不良資產暴露出來。”周小川警告說。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央行新聞 全部周小川新聞




評論】【財經論壇】【推薦】【 】【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一
關鍵詞二
熱 點 專 題
中國網絡傳播學年會
陳水扁“5-20就職”
飛人喬丹2004中國行
日本首相小泉二度訪朝
美英軍隊虐待伊俘虜
深交所中小企業板塊
莎拉-布萊曼演唱會
第57屆戛納國際電影節
首屆中超聯賽 湯尤杯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3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