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快樂鴻溝的五個成因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5月19日 17:30 南風窗 | |||||||||
1、高生產高消費帶來了一系列問題,比如,城市更擁堵,污染更嚴重,還有更多其它形式的環境公害,尤其在人口高度密集的城市和工業區這些問題就更為嚴重。而傳統的GDP計量方式恰恰嚴重地忽略了這些問題。最近的一項研究報告指出,臺灣地區的河流及湖泊的原產魚并不適合食用。“在東亞的一些主要城市中,空氣和水污染造成了20萬未成年人的夭折,并帶來了65萬個支氣管炎病例和每年20億個治療帶有呼吸病癥的工作日”(Walton 1997)。
2、一般都認為東亞的競爭很強。這也是其所以能取得經濟成功的原因之一。然而,過于求競爭,不僅對個人,對整個社會也許都意味要對快樂做出一種犧牲。 3、東亞人的教育方式以及整個文化的影響。他們一心想著如何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尤其在正式應考制度中),但這卻無益于真正地提高創新能力,也妨礙了他們追求個人快樂和全民幸福。李遠哲認為,“多數臺灣學生都擅于考試,他們高中階段的科學和數學成績都表現不錯。但是,高中一畢業,他們就精疲力竭了,等著要告老還鄉了……臺灣的教育體系嚴重地束縛了學生的好奇心,造成了對學生創新的阻遏。”這種情況在東亞的其他地方也同樣存在,它不僅遏制創新,也不利于人們追求快樂。 4、東亞文化(尤其是它的教育體制)過分強調大同、秩序以及集體的利益,相應地也會造成對個人主義、自由、因而還有對快樂的漠視。當然,不能過分講究個人自由,而東亞國家似乎又誤入了一條方向相反的征途。 研究人員認為,儒家文化中存在一種禁欲傾向。比如“在儒家文化中……禁欲是一個重要元素”,還有“一味追求享樂是低級的,甚至是可恥的”。一個人如果從小在這樣一種環境中長大,你讓他/她如何能快樂起來。 禁欲傾向還體現在,東亞地區人們第一次性經歷的年紀普遍都偏大(在中國大陸21.9歲、臺灣地區21.4歲、香港地區19歲,在日本18.9歲),就全球而言,一般平均年齡是18.1歲,其中美國人年齡最低為16.4歲,巴西16.5歲。 5、東亞文化過分強調面子問題。面子重于真情實感,保住面子要緊。外表重于實際,這一點從東亞的建筑風格就可窺一斑。北京的天壇從外表看上去極為壯觀,可是再一看里面,卻稀松平常。大多數西方教堂外表平淡無奇,可是內涵豐富,裝潢極盡工巧。在東亞,很多公寓樓都是浴室和廚房小,而客廳很大;在西方社會,人們管客廳叫起居室或休息室。同樣的房間在東西方社會具有不同的命名,從這點也可以看出二者文化上的差別,前者重外在觀感,而后者更在乎內在舒適度。 再比如,在考慮孩子的婚姻問題上,多數西方父母都將婚姻是否給孩子帶來幸福放在首位;而東亞父母首先考慮的是兩個家庭是否門當戶對,以及其它的客觀條件問題。 (資料來源:黃有光論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