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責食品安全 八部委聯手掀起食品安全監管風暴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5月16日 10:42 21世紀經濟報道 | |||||||||
本報記者 陳楫寶 北京報道 食品安全已成為國家公共安全體系的另一根脆弱神經。美味好像正變成“毒品”。 這是中國政府經過去年SARS磨難后,最不愿意看到的。
“食品安全是一件天大的事,直接關系著老百姓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政府要切實擔負起責任”,4月下旬?“阜陽奶粉案”國務院調查組組長、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鄭筱萸對阜陽市政府官員義正辭嚴。 據參與此次調查督察的另一位國務院調查組成員事后回憶說,鄭局長當時臉色很嚴峻,“我們在當地鄉下調查時,面對那些因劣質奶粉而導致營養不良的‘大頭嬰兒’,每個人內心都受到強烈震撼。” 從金華火腿、阜陽奶粉到龍口粉絲、四川泡菜,一次又一次的食品安全危機襲來,考驗著國務院發動的八大部委食品藥品安全監管運動。 5年構建食品安全信用體系 “我們用五年時間,構建食品安全信用體系”,5月13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監察司有關官員對記者表示。 這次信用體系構建運動,八大部委采取了統一行動。它們是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公安部、農業部、商務部、衛生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海關總署,在全國展開了“食品藥品放心工程實施方案”,據稱,這是建國以來國家如此眾多部門形成體系的推動。 2004年4月7日,八大部委聯合印發《關于加快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的若干指導意見》。根據意見,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的主要內容是:建立管理、標準、信息征集、評價、披和獎懲制度。意見提出,“通過五年的建設,要逐步建立起我國食品安全信用體系的基本框架和運行機制”。具體實施方案細則,由各地根據實際情況來制訂,然后上報國務院相關部門。 很快,試點也開始了。“我們選擇了一些地區和行業進行試點,如從今年4月起至2006年4月,用兩年時間在吉林省遼源市、黑龍江省大慶市、福建省廈門市、湖南省常德市、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等地,以及肉類、糧食、兒童食品等行業,開展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試點工作。”國家藥監局該官員介紹說。 但食品安全狀況日見緊迫。“民以食為天,為何建成這樣一套食品安全體系還要花費5年時間?應‘只爭朝夕’,最好能在一年兩年內建成。”有人提出不同意見,他的依據是,據衛生部公布的數據顯示,2003年衛生部共收到全國重大食物中毒事件報告379起,12876人中毒,323人死亡。與2002年比較,重大食物中毒的報告起數、中毒人數、死亡人數分別增加了196.1%、80.7%、134.1%。而今年1至2月,衛生部已收到重大食物中毒報告45起,824人中毒,42人死亡。每年上萬人中毒,數百人死亡(這其中肯定還有一些因未查明或其他原因沒有上報的)。 此外,今年3月7日,八大部委又聯合推出“2004年全國食品放心工程”活動。這是繼去年7月推出類似活動后的一次延伸。 根據該工程方案,2004年將“整治和監管與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糧、肉、蔬菜、水果、奶制品、豆制品、水產品等的重點品種。 政府希望通過整治,達到:“37個城市蔬菜農藥殘留平均超標率下降3~5個百分點;16個城市畜產品‘瘦肉精’平均檢出率下降1個百分點;面粉、肉類、兒童食品加工企業基本消除濫用食品添加劑行為;注水肉和病害肉上市受到全面遏制。 立法與統一標準 據了解,國家有關部門正在調研、醞釀起草《食品安全法》。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行政法專家杜鋼建透露,對于擬訂中的《食品安全法》,它的出臺非常必要。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揮“抓手”作用,監管工作避免政出多門,都必須要做到有法可依。 在食品及食品原料、包裝材料和容器、餐飲業和學生集體用餐方面,衛生部大大小小制定了90多個配套規章,而質檢部門和農業部門也有各自的體系。工商部門除《食品衛生法》和《產品質量法》,有《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杜鋼建教授認為,按已有的法規,食品安全監管方面還存在很多空白,職能交叉情況也較多,這些都需要《食品安全法》協調解決。 另外,統一標準也迫在眉睫。 目前,我國食品相關標準由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企業標準等4級構成,現已制定和發布了包括各類食品產品標準、食品污染物和農藥殘留限量標準、食品衛生操作規范在內的食品衛生及其檢驗方法、食品質量及其檢驗方法、食品添加劑、食品包裝、食品貯運、食品標簽等方面的國家標準1000余項,行業標準1000余項。但由于制標工作缺乏有效的統一協調機制,在實施中暴露出不少問題,標準之間的矛盾問題尤其突出。 實際上,符合質量標準的產品,卻也不一定符合衛生標準。張永建提出,一周前,國家質檢總局公布國內合格粉絲30多個品種,而衛生部公布為7個,老百姓究竟聽誰的?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監管司該官員也表示,目前,我國食品安全標準有交叉、重復,又有空白,有的同一產品有幾個標準并且檢驗方法不同、含量限度不同,使得某些標準難以執行。 “我們將從個案入手,與國家標準委等有關部門共同解決標準統一問題。”該官員稱。 八大委管不好一頭豬? 業界一直流傳著一句話,“八大部委難管好一頭豬”,系指國家食品安全體系管理所呈現的諸多問題。 “現在的監管體制盡管尚有諸多不完善地方,但部委之間協調逐漸主動、積極多了”。張永建先生如此認為。張所在中國社科院食品藥品產業發展與監管研究中心,受政府部門委托,正在著手調研一個課題,即《我國食品安全管理體制和法律演進研究》,對建國以來的管理體制和法律法規發展過程進行研究,發現規律,進而提出意見,重在對政府監管體系和法制建設提出建議。 他表示,不可否認,多頭管理依然是食品安全監管問題的一道難題。 有專家分析,以豬的監管為例:第一個環節是生產獸藥的企業由農業部獸藥局、工商局負責;第二個環節是使用獸藥的養殖業由農業部管理;第三、四個環節是作為獸藥載體的飼料生產企業和飼料添加劑由農業部負責;第五、六個環節生豬收購和屠宰企業除個體和私營業者外,均由商務部負責;第七、八個環節銷售及衛生監督是由商務部、國家質檢總局和衛生部負責。 這些部門把關著市場準入。進入流通領域后,需要同時接受工商部門、行業主管部門、衛生部門、質檢部門、環保部門的監管。 監管密集,成本巨大,但成效并不明顯。杜鋼建指出,行政監管領域當中,發放許可證、執照這些審批行為,都有一定的經濟價值。審批權的背后是部門利益,“有了審批權之后就是亂收費”。 據參與此次阜陽奶粉案調查的國務院調查組該成員說,“調查中發現,一些根本不能達標或不符合規范的企業,卻證照齊全。”這恰恰是最可怕的。 同時,多頭管理,很容易出現模糊或真空地帶,給予不法行為者造成可乘之機。如鮮肉市場目前是一個主體經營,多個主體監管。工商部門作為市場的主管部門對上市鮮肉進行復檢,對摻雜使假行為予以處罰。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負責肉品的質量檢查和認證,農業畜牧部門負責肉品的檢疫工作,衛生部門負責肉品的衛生檢查。執法中各部門職責交叉,都可以執法,界限和責任又不很明確,很容易出現執法真空或相互推諉的情況。 正因為如此,2003年3月10日,國務院宣布在原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基礎上組建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根據“三定”方案,目前食品藥品監管局的職能除負責食品、保健品、化妝品安全管理的綜合監督和組織協調,依法組織查處重大事故,還增加保健食品的管理職能。為此新設兩個司--食品安全協調司和食品安全監察司。國務院的意圖很明顯,在政出多門,多頭管理又出現交叉模糊的情況下,希望藥監局起到協調作用。 但是,新成立的食品藥品監管局是一個副部級單位,有學者擔憂,“一個副部級單位怎么協調幾個部級單位?”目前,所有的協調活動,均在國務院副總理吳儀或國務院秘書長華建敏的協調下,由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牽頭。 “要么將藥監局直接升格為正部級,要么在國務院新成立一個食品委員會。”張永建提出建議。 他認為,成立食品委員會,相關部委成為該委員會下屬執行機構。另一個理想的辦法是在國務院成立一個領導小組,或稱協調小組,指定與食品安全管理密切相關的某一個部作為牽頭單位,或者以國務院某一個副秘書長牽頭,把協調部門具體設在某個有關部門。 張的想法代表了眾多專家意見,甚至包括一些部委意見。此前,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也呼吁,應該擴大食品藥品管理局?FDA?的職權,讓政府部門在食品安全問題上能夠做更多的工作。他的理由是,在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是一個擁有很大權力的強制機構,而在中國,我們的食品藥品管理局還只是一個協調機構,所以很多工作做不了,缺乏相應的約束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