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息騷動——權威經濟專家解讀加息效應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5月12日 19:22 南京《周末》 | ||||||||||
對南京股民張耀東來說,五一長假并不意味著幸福,他是在忐忑不安的心情中度過的。自4月7日滬指見高1783點以來,截至4月30日已跌去200多點,牛市似乎就這么來去匆匆。“我希望節后在政策面上能有一個明確的指向。”5月4日,張憂心忡忡地向記者說著自己的心思。 最近中央政府調整法定準備金率等一系列宏觀調控措施的出臺,為持續將近一年的
市場傳言,央行將在節后加息。五一長假過后,張耀東預期的這一“明確的指向”并未如期到來。但記者在采訪各方人士后了解到,認為央行加息只是時間問題的聲音占了大多數。而5月的第一個工作周是各國央行決定下半年貨幣政策的關鍵時期,美國、歐盟、英國都將在這一時間段確定近期貨幣政策走向。在這種背景下,中國是否選擇加息的猜測格外令人關注。 此岸蝴蝶拍打翅膀,通過多重疊加效應,會引發彼岸的海嘯。但加息這一預期一旦成真,對老百姓又意味著什么? 炒股、買房受影響最大 “從資金面本身來看,存款利率提高,自然會吸引部分股民離場,把錢放到銀行里。這就使市場的融資成本增長,從而帶來投資機會成本的上升。”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易憲容語氣肯定地對記者表示,央行加息對股市的影響將是直接的。 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分析師瞿永祥則從市場操作層面分析說,現在部分券商利用國債回購來套取資金炒作股票,如果央行加息,國債市場的價格肯定要下跌,如此,對這部分券商的資金鏈必然會造成影響,他們控制的一些莊股跳水在所難免。瞿稱,加息還會影響到相關行業上市公司的業績,“撇開宏觀面上對所處行業的影響不談,最基本的一個道理是,公司欠銀行錢,現在要還的錢增加了,業績自然會受影響。” 瞿永祥所說的“宏觀面上對所處行業的影響”是指包括加息在內的政府遏制“投資過熱”的一系列調控措施。在最新的幾個措施中,政府的決心表露無遺:中央銀行兩次公布了調整法定準備金率的決定;4月27日,國務院宣布調高鋼鐵、電解鋁、水泥和房地產四個行業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資本金比例;同時,一些銀行開始暫停批貸款和銀行承兌匯票。更有甚者,一些地方甚至暫停了個人住房按揭貸款。 “我早說過房地產有泡沫,政府遲早是要把它們擠掉的。”復旦大學財務金融系教授謝百三對加息持贊成態度,“這樣可以壓制房地產開發商向銀行貸款,從而抑制房地產投資。開發商的投資成本增加以后,自然會向商品房上轉嫁成本,從而造成房子的價格更高。加上個人房貸利率的上調,會使更多有購房意愿的人望而卻步。等到沒有人買得起的時候,最終房價就會降回合理的價位,泡沫也就被擠掉了。” 但這一理論在現實生活中卻讓人無法接受。畢竟,擁有一套自己的住房,已經成為中國城市中許多小伙子找對象的必備“硬件”。“這沒有辦法,他們暫時可以先去租房子住,等到房價降下來后再買。”謝百三的回答很干脆。 不過,中國有購房剛性需求的人口基數是如此之大,“再窮也要買房”幾乎成了硬道理。在去年的福布斯論壇上,宋城集團老總黃巧靈接受記者采訪時也曾以此反駁房地產泡沫論。 “房地產肯定會崩盤。”易憲容的回答卻又不容置疑。他解釋說,中國城市中的年輕人靠自己的錢來買房的實在少之又少,“大部分人恐怕連首期都付不起,主要還是靠父母、親戚以及銀行的幫助”。而隨著加息等宏觀調控措施的實施,開發商的投資成本會不斷增加,房價只會越來越高,而買得起房的人卻只會越來越少。高高在上的房價沒有了市場的支撐,最終自然會一頭栽下來。 易憲容把一般人買不起房的這段時期稱為“陣痛期”。他說,“陣痛期”過后就會迎來房地產的崩盤。但這樣的“陣痛期”,要讓住在出租房里的小夫妻們捱多久呢?易憲容沒有直接回答,他只告訴記者,日本大約是十多年,中國香港也有五六年。 加息不可避免 現在,盡管高高在上的房價令人望而生畏,但畢竟還沒漲到讓大部分人望而卻步。“一定要在結婚時擁有自己的新房”是許多步入結婚年齡的年輕人的現實想法。歲月不等人,總不能讓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在租的房子里結婚生子吧。難道,加息等宏觀調控措施真是不可避免的? 早前,國家統計局的資料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9.7%,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的速度高至43%,市場物價繼續上漲,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2.8%,漲幅比去年同期上升2.3個百分點。顯然,房地產業的狀況在當前的經濟熱潮中是最具代表性的。今年一季度,房地產投資的增長速度超過了40%,而去年全年僅30%稍多。 有需求就有資本來逐利。對房地產投資的增加還直接導致鋼材、鋁、水泥等投資的增加。國家統計局稱,經濟運行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是: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過快,一些行業和地區盲目投資和低水平重復建設還沒有得到有效遏制,并由此造成主要原材料、能源、運輸等“瓶頸”約束加劇和價格上漲壓力加大等。而另有數據顯示,2003年房地產業總投資首次突破10000億元人民幣,其中有3125億元資金直接來自銀行貸款,同比增長45%。 “這些問題如不及時解決,任其發展下去,勢必助長信貸規模過度擴張,拉動投資更快增長;勢必加劇當前煤、電、油、運的緊張局面,使經濟繃得更緊;勢必拉動生產資料價格進一步上漲,加大通貨膨脹壓力。”4月27日,國務院通知明確了控制貨幣信貸增長對經濟局勢調控的重要性。當天,國務院決定適當提高鋼鐵、電解鋁、水泥、房地產開發固定資產投資項目資金比例:鋼鐵由25%及以上提高到40%及以上;水泥、電解鋁、房地產開發(不含經濟實用房項目)均由20%及以上提高到35%及以上。 “其實去年以來,國家就已經采取過措施來限制一些行業的投資增速,但從一季度看,效果并不明顯。而原因主要是中央政策沒有得到落實。”申銀萬國的一位研究員分析說。 一家商業銀行的人士則從貨幣政策運用上說出了當前的癥結所在。“事實上,我國存款準備金率政策的運用已經形成一個怪圈。”該人士直言不諱地指出,政府為了控制信貸規模而提高存款準備金率,提高存款準備金率導致商業銀行大量賣出現券。國債和金融債的拋售又導致債券二級市場價格下跌,收益率提高,因此引發債券一級市場的發行價格和成本大幅提升。而由于存、貸款利率保持不變,導致國債、金融債的利率與貸款利率出現“倒掛”,即利用貸款資金購買國債、金融債可以進行套利操作,從而導致更多的銀行資金流出。如此,信貸規模不但沒有得到控制,反而可能繼續增加。 “采用加息的方法就可以解決國債、金融債的利率與貸款利率之間‘倒掛’的現象。”這位人士說,“5月12日央行將公布4月份的貨幣供應量,這是對近期調整法定準備金率等貨幣政策執行情況最重要的檢驗指標,值得嚴密關注。如果到時效果還不理想,那么加息也就為期不遠了。” 加息不是老百姓的負面消息 盡管加息不可避免,但包括謝百三在內的各方人士的認識一致:加息對老百姓不會有多大負面影響。謝百三告訴記者,通過加息來調控經濟在中國早有先例。 中國上一次的“經濟過熱”發生在1993—1995年。在那一次的“發熱”中,中央采取了多種措施,除了向各地派出工作組等行政手段,還有市場手段,如將貸款利率從8%提高到了13%。最后,中國經濟終得“退燒”。“所以說,加息是很正常的事情,市場沒必要反應過敏,何況這對老百姓也不是什么壞事。” “包括加息在內的這些宏觀調控政策并非針對老百姓,主要目的還是對宏觀經濟進行調控,以壓制當前經濟過熱的局面,最終受惠的還是老百姓。”北京師范大學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鐘偉認為,加息等調控措施對宏觀經濟的影響更大些,而對老百姓的影響有限。“比如炒股,其本身就是一件充滿不可預期的事情,賺不到錢和加息并沒有多少關系,而是另外的原因。”說起加息直接的影響,鐘脫口而出,“加息對不善于投資的老百姓實際上就是一件好事,可以解決存款的負利率問題。”北京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中心主任曹鳳歧也持同樣觀點:“加息后對股市不會有太大影響,但加息可以抑制物價。” 而認為加息對老百姓不會產生多大負面影響的觀點更多卻基于中國市場的現狀。德意志銀行發布的研究報告就稱,中國大宗商品原材料價格的漲跌僅有20%傳遞到了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上。 易憲容也認為,要控制房地產業投資增長,光靠貨幣政策并不容易。一方面在于,盡管房地產是一種資金密集型的產業,但貨幣政策對該產業的影響,要通過多種間接方式才能傳導上來。同時,即使貨幣政策機制真的傳導到房地產上來,也會有一個相當長的時間上的滯后性。“比如一個大的房地產項目,它會有一兩年的周期,有些會有更長的周期。如果貨幣政策在該項目的后期才發布,可能就不會產生多大影響。” 易還認為,另一個現實的情況是,由于房地產業對GDP增長的比重非常高,而且周期短,見效快,這也成了地方政府追求業績,發展經濟的最好方式。上文中的那位銀行人士也向記者透露:房地產開發商從商業銀行負責貸款的人士處得到如何獲得貸款的“秘籍”早已是公開的秘密。 加息對老百姓沒有多大負面影響似成定局,問題是,央行此次如果再祭出加息的利劍,還能獲得上一次使用時那樣的效果嗎?曹鳳歧對記者說:“這個問題我不回答。” 而央行行長周小川在近期“中國貨幣政策傳導機制高級研討會”上的理論闡述,或許可以回答這一問題:“對于任何一項貨幣政策措施,市場往往可以通過事前消化或者事后補償的方式加以緩沖。比如,教科書中早就描述了微觀博弈行為如何使得存款準備金率的調節變得效率低下。” 事實上,央行加息不加息,所考慮的利益關系十分復雜,只有在這些利益關系之間尋找到一個均衡點,加息才能達到預期效果。 記者 趙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