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卓元、李揚、陳東琪評點“降溫”政策效應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4月29日 07:56 上海證券報網絡版 | ||||||||||
經濟學家張卓元、李揚、陳東琪評點“降溫”政策效應 北京消息 近日國務院發出通知,決定適當提高鋼鐵、電解鋁、水泥、房地產開發固定資產投資項目資本金比例。這一“降溫政策”能夠達到預期的收效嗎?除此以外,央行會否進一步撬動利率杠桿調控經濟?力度過大,用勁過猛會不會給中國經濟帶來負面影響?就此,記者采訪了經濟學家張卓元、李揚、陳東琪。
道道“金牌”叫停 國務院和相關部門先后發出了多少道叫停的“金牌”? 今年3月初,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談到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時,強調“適當控制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堅決遏制部分行業和地區盲目投資、低水平重復建設,是今年宏觀調控的一項重要任務”。 4月9日,溫家寶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時表示,中國經濟有些問題還在發展,集中表現在投資增長過快、新開工項目過多、建筑規模過大,投資結構不合理,某些行業和地區盲目投資和低水平重復建設的問題相當嚴重。 4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當前我國經濟形勢,研究進一步做好經濟工作的政策措施,強調要堅決遏制盲目投資和低水平擴張,決定適當提高鋼鐵、電解鋁、水泥、房地產開發固定資產投資項目資本金比例。 掌管資金的央行對經濟是否過熱最先有感覺。 今年2月份,在央行召開的年終工作會議上,就提出了采取信貸窗口指導等措施,實行收緊政策。 但動真格的是兩次:一次是3月24日央行宣布將從2004年4月25日起實行差別存款準備金率制度。同時實行再貸款浮息制度,從2004年3月25日起,對期限在1年以內、用于金融機構頭寸調節和短期流動性支持的各檔次再貸款利率,在現行再貸款基準利率基礎上加0.63個百分點。 隨后,中國人民銀行又于4月11日,再次決定提高存款準備金率。 發改委多次呼吁遏制經濟過熱。 3月22日,發改委有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要堅決控制固定資產投資過快增長的勢頭。 4月16日,發改委新聞發言人曹玉書明確表示,要高度重視并認真解決經濟運行中的突出問題。 4月27日,發改委主任馬凱強調,當前中國經濟運行要著力破解四大問題。 調控力度不小 經濟學家張卓元、李揚、陳東琪幾乎都認可了最新“金牌”的力度。 張卓元表示,這次提高過熱行業的門檻,“力度大、很有力”。 李揚表示,“力度加大是正常的”。 陳東琪表示,“力度不小”。 不小的力度將持續多長時間,是否會達到預期目標? 陳東琪認為,此次調整動作應該是屬于短期行為,是必要的。一旦出現收效,就可以靈活掌握政策實施的力度。他認為,與以往微調的動作相比,此次調整力度不小。但調整是總量均衡下的結構調整,因此,政府會根據情況的變化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進行調控。畢竟,經濟的目標是追求經濟的可持續健康均衡發展。 李揚認為,貨幣政策的實施效果要依靠政府和大家共同努力和調節,需要上下共同配合,才能發揮更好效益。對于此次措施是否有效,他表示還要看。 早在年初,張卓元就表示經濟出現過熱苗頭。他告訴記者,此次政策出臺是政府非常明確的政策信號,希望大家都要有個清醒的認識。他認為此次措施與以往出臺的政策相結合,應該是會產生效果的,經濟過熱會逐步進行收斂。“為了將適度的經濟增長時間維持更長的時間,我們現在就得給過熱降溫”。 由此看來,此次政策出臺,表明國務院對當前經濟形勢的判斷是經濟過熱程度已經比較高,緊縮勢在必行。 會否撬動利率杠桿 貨幣政策當局采取經濟手段調控經濟,是很正常的操作行為,其目的是為了使經濟能夠持續穩定健康發展,防止經濟出現大起大落。調控方式包括貨幣供應量的多少和供應結構的變動,包括匯率和利率等手段。為了調控經濟,央行可以采取有選擇性的貨幣政策。按照邏輯推算,如果此次降溫行動還達不到預期效果,動利率是必然------李揚很明確告訴記者。 而張卓元有自己的觀點:“我認為沒有這么簡單。一旦動利率,會出現外幣大量涌入的局面。這個杠桿的效果不是單一的。” “動利率,我認為要看看再說。”陳東琪列舉了五個論據支持自己的論點: 一是物價走勢要看,是否連續半年CPI保持在3%以上? 二是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速度是否放緩,放緩的力度有多大?能否保持? 三是投資緊縮對制造業的影響有多大。 四是服務業和農業等增長滯后,但吸收勞動力多的行業是否也出現下滑? 五是美聯儲加息動作還需觀察。 可以看出,央行是否采用利率手段,還在于地方等方面的配合,還在于此次重拳出擊是否產生綜合效應。畢竟,當前經濟增長的突出問題是資源瓶頸,國內的資源短缺,資源品進口加大,高耗能產業發展太快。我們沒有權力用后代的生存換取現階段的經濟增長。無論是采取什么手段,都得把現有的過熱先壓下來。 (上海證券報記者 盧曉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