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時評:把銀行真正辦成銀行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4月27日 19:30 中國經濟周刊 | |||||||||
《中國經濟周刊》編輯部 中國銀行行長肖鋼4月16日在上海舉行的“國際金融協會2004年春季成員大會”上透露,從今年下半年起,行長、處長、科長、主任等行政官銜將不再出現在中國銀行的人事制度序列中,代替這些官職的將是總裁、經理等符合現代企業制度要求的經理人頭銜。這意味著國有商業銀行在從“官本位體制的半政府部門”向企業化又邁進了一大步。
國際金融協會董事總經理達拉拉對此表示,“政府色彩過于濃厚是造成中國商業銀行產生不良資產的重要原因,從官員身份轉變成職業的銀行家,不僅有利于銀行本身,對降低中國的金融風險也有好處。很明顯,這是朝著正確方向邁出的一步。” 碰巧的是,原中國銀行開平支行行長余振東因巨額貪污潛逃日前終被引渡回國伏法。而此前原中國銀行行長王雪冰、原中銀香港總裁劉金寶、原中行上海分行行長周路、原中行溫州分行行長葉征等諸多“高官”陸續落馬的事件,早已讓人瞠目結舌。盡管其中的原因很多,但不能排除與銀行的過分機關化和人事機制存在弊端關系密切。正如肖鋼所言,“將領導崗位和行政職銜脫鉤,就是要破除長期以來存在于中國國有商業銀行界的‘官本位’思想,使中國銀行真正成為擁有良好公司治理結構的商業銀行。” 據了解,目前中行擁有“正局級干部”近百人,“副局級干部”500多人,“正處級干部”則超過千人。如果加上其他三大國有商業銀行,其數量就更為驚人。銀行客觀上成為中國龐大的“官僚機構”。 伴隨著行政官職的取消,銀行領導級別也不再是終身制。競聘上崗的實行將以崗定薪,崗變薪變,形成“職位能上能下,崗位能進能出,薪酬能高能低”的企業人才體制和市場激勵機制。人事制度改革之后,銀行員工都要由全民所有制企業員工轉為股份制公司的員工。這就徹底打破了銀行業的“鐵飯碗”。 早在1986年,鄧小平同志在談到企業改革和金融改革就說過,金融改革的步子要邁大一些。要把銀行真正辦成銀行。我們過去的銀行是貨幣發行公司,是金庫,不是真正的銀行。2003年,新當選的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也曾公開表示,要加快國有金融企業的改革,建立起真正的現代金融企業制度。到底什么是“真正的銀行和真正的現代金融企業制度”?顯然,人事制度的企業化轉型無疑是重要的內容和步驟之一。 金融之所以是現代經濟的核心,是因為金融決定著貨幣和資本的流動性,從而決定了經濟的運動性。搞活金融,就搞活整個經濟。但有意思的是,我國的金融業改革尤其是銀行業改革相對其他國有企業尤其是保險、證券業而言,最為滯后。而銀行的用人機制僵滯可謂是最突出的問題。改變并搞活銀行機構的人事制度,其關鍵性應該說是正如抓住了金融之于經濟的關鍵點。活此一棋,全盤皆活。 盡管表面上看,這似乎只是中行作為首批兩家股份制改造的國有商業銀行試點而作出的系列改革舉措,但從中國加入WTO后,金融業完全開放只剩兩年的背景看,銀行的企業化、市場化和真正商業化則是勢在必行。年前就有輿論認為,2004年是“金融年”,而今年金融工作的一條主線即是金融改革,其中很重要的內容就是推進金融體制改革,把銀行真正辦成銀行。這同時預示著,中國的金融改革已開始進入“深水區”的全面攻堅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