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南沙群島擁有主權的歷史依據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4月21日 08:44 《環球》雜志 | |||||||||
一、中國最早發現、命名南沙群島 中國人民對南海諸島的最早發現可以上溯到漢朝。東漢楊孚《異物志》有“漲海崎頭,水淺而多磁石”的記載。這里的“漲海”是當時中國人民對南海的稱呼,“崎頭”則是當時對包括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在內的南海諸島的島、礁、沙、灘的稱呼。三國東吳將領康泰所著《扶南傳》不僅提到了南沙群島,而且對其形態描述道:“漲海中,到珊瑚洲,洲底
二、中國最早開發經營南沙群島 中國人民至遲明初就到南沙群島從事開發漁業生產了。早在明代,有海口港、鋪前港和清瀾港漁民及文昌縣漁民到南沙群島去捕撈海參等物。 1868年《中國海指南》記載了我國漁民在南沙群島活動情況,鄭和群礁有“海南漁民,以捕取海參,貝殼為活,各島都有其足跡,亦有久居礁間者,海南每歲有小船駛往島上。攜米糧及其他必需品,與漁民交換參貝。船于每年12月或1月離海南,至第一次西南風起時返。”清末以來,我國海南島和雷州半島各地漁民都有人到南沙群島去捕魚,其中以文昌、瓊海兩縣最多,每年僅從此二地去的漁船就各有十幾條到二十多條。 《更路簿》是中國人民明清以來開發南海諸島的又一有力證明。它是中國海南島漁民在西沙和南沙群島進行生產活動的航海指南,積累了許多人航行實踐經驗的集體創作,它孕育于明代,后不斷完善,記載了漁民從海南島文昌縣的清瀾或瓊海縣的潭門港起,航行至西沙、南沙群島各島礁的航海航向和航程。 民國以來我國漁民開發經營南沙群島的史實,中外史料均有記載。日本小倉卯之助《暴風之島》記載1918年他組織的探險隊到達北子島時發現三位“文昌縣海口人”。1933年日本三好和松尾到南沙調查時看到北子島有中國人2名、南子島有中國人3名住在那里。日本《新南群島概況》記載,中業島有漁民“栽種之甘薯”,“昔時有中華民國漁民居住于此島,并種植椰子、木瓜、蕃薯和蔬菜等”。 三、中國最早對南沙群島行使管轄 遲至元代,南沙群島已歸我國管轄。《元史》地理志和《元代疆域圖敘》記載元代疆域包括了南沙群島。其中《元史》記載了元朝海軍巡轄了南沙群島。 明代《海南衛指揮僉事柴公墓志鉻》記載:“廣東瀕大海,海外諸國皆內屬”,“公統兵萬余,巨艦五十艘”,巡邏“海道幾萬里”。表明南沙群島屬于明代版圖,明代海南衛巡轄了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島。 在清代,中國政府將南沙群島標繪在權威性地圖上,對南沙群島行使行政管轄。1724年的《清直省分圖》之《天下總輿圖》、1755年《皇清各直省分圖》之《天下總輿圖》、1767年《大清萬年一統天下全圖》、1810年《大清萬年一統地量全圖》和1817年《大清一統天下全圖》等許多地圖均將南沙群島列入中國版圖。1932年和1935年,中國參謀本部、內政部、外交部、海軍部、教育部和蒙藏委員會共同組成水陸地圖審查委員會,專門審定了中國南海各島嶼名稱共132個,分屬西沙、中沙、東沙和南沙群島管轄。 1933年,法國侵占我國南沙群島的太平、中業等九個島嶼,立即遭到我在南沙群島生活和從事生產活動的漁民強烈反抗,中國政府也向法國政府提出抗議。1935年,中國政府的水陸地圖審查委員會編印《中國南海各島嶼圖》詳細標明包括南沙群島在內的南海諸島各島礁的具體名稱。 1939年,日本侵占了南海諸島。1946年根據《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精神,中國內政部會同海軍部和廣東省政府委派肖次尹和麥蘊瑜分別為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專員,前往接管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并在島上立主權碑。 1947年,中國內政部重新命名包括南沙群島在內的南海諸島全部島礁沙灘名稱共159個,并公布施行。 1983年,中國地名委員會授權公布包括南沙群島在內的南海諸島標準地名。 綜上所述,大量翔實的史實證明,南沙群島是中國人民最早發現和開發經營的,中國政府早已對其行使管轄和主權。南沙群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引自中國外交部網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