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體育 娛樂 游戲 郵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點卡 天氣 答疑 交友 導航
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內財經 > 關注“三農”問題 > 正文
 
中國雜交水稻成為解決世界糧食難題的“魔杖”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4月14日 18:08 新華網

  新華網三亞4月14日電 (記者 徐征峰 王英誠) 世界級水稻專家認為,中國首創的雜交稻技術正在地球的各個角落生根結實,為解決世界糧食問題、增加這些國家農民的收入提供了一支“魔杖”。

  前來此間出席“2004年中國雜交稻新品種展示會”的中外專家學者表示,中國首創的雜交稻技術正向世界展示其巨大的優越性和廣泛的應用前景:高產,節省土地,使農業生
AC-尼爾森互聯網調查 51精彩無線大獎等你拿
中國網絡通俗歌手大賽 金犢獎大陸初審揭曉
產多樣化并提供就業機會。這些中外專家將在這里探討如何進一步推動中國雜交水稻育種技術的發展。中國是世界上栽培水稻歷史最悠久的國家,中國科學家在1 9 7 4年育成了世界上第一個雜交水稻。作為世界雜交水稻技術的主要研發國和輸出國,中國擁有一大批世界級的水稻育種專家,其中包括“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過去的10年中,聯合國糧農組織、國際水稻研究所、聯合國發展計劃署和亞洲開發銀行一直致力于支持中國雜交稻技術在世界各國的傳播,并幫助一些國家在中國雜交稻技術的基礎上選育新品種。統計顯示,目前除中國外,雜交水稻在孟加拉、印度、印度尼西亞、緬甸、菲律賓和越南等亞洲國家的種植面積已接近100萬公頃。據聯合國糧農組織估算,雜交水稻生產將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增加農民收入。與常規品種相比,雜交水稻的制種需要增加30%以上的勞力。

  雜交稻大幅增產帶來的增收潛力也十分誘人。僅在中國,2003年兩系法雜交稻累計推廣8241萬畝,共增產優質稻谷約81億公斤,農民因此增收100億元人民幣。

  稻米是全球半數以上人口的主食。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許多國家對稻米需求的增長期望已經超過了人口的增長。農業部官員說,全球水稻生產需要增加,但土地、水資源和勞動力卻在減少,因此許多稻米生產國希望通過引進和發展中國雜交稻技術以保障糧食安全。

  自1997年開始,中國啟動了由“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主持的超級雜交稻育種項目,至今已經育成D優527、兩優E32等16個雜交稻新組合,大田畝產均達到或超過800公斤的世界紀錄,有的甚至接近1000公斤。而同期日本、韓國和國際水稻研究所都制定了超級稻育種計劃,但都沒取得水稻單產的重大突破。目前,中國雜交稻育種整體水平繼續保持世界領先地位,技術和產品已開始向國外輸出。如D優527和兩優E32已通過有關國家的品種審定,其中前者已出口320萬公斤。

  專家認為,中國的雜交水稻技術對增加糧食安全潛力巨大,特別是對那些可耕地缺乏、人口增長快、勞動力低廉的貧困國家,中國的雜交水稻技術因此也獲得了世界性的聲譽。

  作為中國優秀雜交稻育種專家的代表,袁隆平教授不久前榮獲了2004年度世界糧食獎。正如世界糧食獎基金會所說:袁隆平的技術已從亞洲、非洲到美洲迅速普及開來,為數以千萬計的人們提供了糧食。

  聯合國糧農組織的數據表明,雜交水稻的產量通常比最好的常規品種高15%到20%,即每公頃增產1噸。中國稻作面積盡管從1975年的3650萬公頃下降到2000年的3050萬公頃,但仍能滿足10億以上人口的需求,這得益于雜交水稻的發展,使中國水稻單產從每公頃3.5噸增加到6.2噸。

  中國目前正在發展新一代的超級雜交稻品種,爭取實現畝產噸糧的目標。2003年,超級雜交稻在中國增至2700多萬畝,增產糧食40億公斤。






評論】【財經論壇】【推薦】【 】【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一
關鍵詞二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3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