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機購房危害深重 政府不能聽之任之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4月11日 15:41 中國經營報 | ||||||||||
作者:唐紅濤 進入2004年以來,溫州炒房團大肆活動,東征上海、杭州,南下廣州、深圳,北上北京、天津,西至成都、重慶,在全國掀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炒房活動,所到之處,房價暴漲,當地GDP總值增加,一派繁榮景象。
當地政府對此有兩種態度:有舉雙手贊成的,如深圳市、廣州市等都到溫州去開樓盤展銷會,有的則對溫州的集體認購采取各種優惠措施;也有極力反對的,如去年杭州市為了制止炒房現象,提出的“二手房轉讓時要求征收20%個人所得稅”。南京市政府最近出臺了專門針對炒房的政府意見:企業銷售商品房時需要采取認購方式的,必須采取實名制,未提供有效身份證明者,房地產開發企業不得接受認購。認購協議簽訂兩周內,雙方必須簽訂買賣契約。 目前國內對房地產投機問題一直存在著爭論,至今也沒有得到統一,這種爭論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三種觀點:(1)自由論。認為投機可以活躍市場,政府不應過多干預。目前中國的房地產投機不是太多,而是不夠。主張政府取消現行法律中禁止房地產“炒賣”的規定。(2)嚴禁論。認為房地產投機過程沒有形成勞動的凝結,只會不利于國民經濟的穩定發展。主張嚴禁房地產投機行為。(3)適度論。認為房地產投機有利有弊,簡單地認為讓其“自由發展”或“嚴禁發展”都是不行的,應“適度發展”。 炒房背后究竟隱藏了什么呢?從微觀經濟學需求理論可以知道,商品的價格主要是由供給關系所決定的。因此,市場機制對于普通的商品調節既有效且靈敏。但對于房地產這種生產周期長、先導性和關聯性很強的特殊商品來說,市場機制有可能不能反映其真實的供求關系。原因請看圖。 由圖可知,溫州游資炒房的危害是非常清楚的。在短期內,由于溫州資本的影響,房地產需求從Qd1急升至Qd2,而短期供給由于結構、生產周期等原因無法提高,因此房價也由正常時的P1升至P2。這一提升的房價固然可以帶動經濟的表面繁榮,但內在卻是以廣大消費者的福利損失和以后的經濟泡沫破裂為代價的。由于溫州游資所帶來的虛假繁榮,當地產業結構被強行扭曲,導致房地產供給急劇增加(由Qs1到Qs2),如果此時游資不撤房價將穩步回落至正常水平P1。但由于資本趨利的本能,它必將撤走,因此房屋需求將急劇減少(由Qs1到Qs2),此時房價暴跌,將下降至P3。由于銷售商寧愿樓盤空置也不肯降價銷售,這必將導致AC的空置面積,如同前幾年海南、北海炒地皮一樣,炒時各地資金一擁而上,各顯神通,表面繁榮。但當資金撤走之后,一片狼藉。 由此可見,溫州資本游走于房地產市場之中對于當地經濟有著極強的破壞作用。房地產投機的危害主要體現在: 1.引起房地產泡沫從而導致當地國民經濟發展失衡,資源被扭曲配置; 2.加劇貧富差距,游資所獲利益是以廣大消費者更大的損失為代價; 3.抑制消費的同時增加了整個社會的風險。(如北海的泡沫) 4.從整個國家的角度來看,巨大的游資作為投機獲取利益,使得一些更需要資金的產業如重工業等融資成本加大,導致資源配置沒有最優化。 自由論的觀點顯然是錯誤的。作為政府,決不能對房地產投機聽之任之,不能把房地產視同一般商品,必須合理引導甚至強制監管。各地政府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因地制宜采取對策,一些比較合理的措施有:首先,對二手房交易征收稅收,這一方面可以提高房地產投機的交易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將收益部分轉移至政府;第二,政府應對龐大的溫州資金加以合理引導,運用宏觀調控的手段使其流向其他需要資金的行業(如鋼鐵、汽車),使資源更加合理配置;第三,房地產實質上也是一種金融資產,其市場應參照股票、證券市場,建立有效的監管體制,對各種投機活動進行管理。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