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業不再享受扶持政策 國內零售商共謀突圍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4月05日 07:29 人民網-國際金融報 | ||||||||||
4月2日,第二屆中國百貨業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本次論壇上,國家政府官員、流通專家對零售業進行分析和展望。上海百聯集團、中國百盛集團、瑞典宜家(中國)公司等中外企業高級經理人就百貨零售企業連鎖化發展、塑造成功的零售品牌等議題發表了演講。 零售業不再享受扶持政策
商務部部長助理黃海表示,零售業作為多元化投資主體,中國政府對其不再存在扶持政策,為零售業創造一個平等的競爭環境。重點將放在掃除政策障礙,掃除零售業發展中的障礙。 他說,中國面臨的形勢是不再存在國家直接投資的零售企業,但國家在發展零售業中,仍然會扶持個別的具有中國代表意義的大集團,為中國打造一些品牌是必要的。 他提到,在國內市場,商務部今年提出的方針主要著力建設法律法規體系、現代市場體系、流通組織體系、市場監控體系以及社會信用體系。政府將著力三個行業的問題,即規則、規劃、規范問題。 他說:“對比對外貿易方面的法律建設,國內貿易卻沒有專門的法律法規,今年商務部要加快對這方面的立法,包括流通主體、流通秩序的法律法規,有部分法律將會在今年出臺。中國入世之后對特許經營的法律加快制定,對成品流通和商業網點規劃也正在進行當中,爭取有所彌補這方面的法律問題,創造一個公平競爭的法律環境! “在規劃上,目前國內企業只有在工商局進行登記,導致國內業態發展結構不合理,出現惡性價格戰,所以現在要抓緊對各個城市商業網點的管理。目前僅有西部部分城市以及汕頭地區的商業網點管理出現問題,今后將把商業網點的規劃推及到重點的地級市。” 他還提到,在規范問題上,要規范供貨商與商業企業的問題,要規范企業的進貨渠道,防假冒偽劣商品。在這些方面可以借鑒發達國家的一些做法。 外資企業大舉進軍零售業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副所長任興洲說:“從近幾年的發展態勢看,外資企業的規模已經進一步擴大,更多競爭實力強大的跨國零售企業進入中國市場,最值得注意的是,外資企業已經開始進軍圖書報刊、音像、成品油以及醫藥等零售行業。” 她認為,國家應該加快零售業的相關立法,特別是反壟斷法應該提上議程。政府還要創造公平競爭的環境,即要開放,還要給予一定的國民待遇,但要防止超國民待遇,要落實對國內外企業的支持政策。要提高國內企業的競爭力,培育大集團,保護中小企業,促進不同規模企業的發展,盡快加強政府對商業領域的宏觀調控。 她提到,外資商業企業在進一步加快擴張步伐中,會逐步構筑全國經營銷售網絡體系,他們還發展競爭力強、殺傷力大的新型業態,進一步創新業態。外商獨資商業企業將會有所增加,并且還會出現外資并購中國本土商業企業的趨勢。外資的采購和集中配送中心將加快建設步伐。隨著銷售網絡的發展和完善,對生產商的控制也會進一步增強。 內地零售業今年底大幅開放后,國外零售業將長驅直入,內地企業似乎還未認識到所面臨的挑戰的緊迫性。 百貨業是一個資金密集、人才密集的行業。既有先進技術和管理、又有完整采購體系及完善規劃的跨國零售集團大規模進入市場后,必將對內地零售企業產生強烈沖擊。 上海百貨市場重新整合 上海百聯集團百貨事業部總經理湯建華介紹,上海在發展百貨業零售市場上已經得出了一些經驗教訓,現在正是上海要發展百貨業的優良時機。因此,上海市政府對資產進行了整合,百聯集團的組合就是一個例子,這也是證券市場上首例把3家上市公司的資產融為一體的改革。6月底將完成統一招商、標識、人才、營銷、平臺操作等事務。 他說,整合資產是一個問題,其次還要整合品牌,整合業務,整合資源。上海將在拓展中國百貨業市場上只用一個商廈去發展,命名為東方商廈,將會通過參股、收購、兼并的形式來拓展全國市場。 他講到,上海的百貨市場戰略,主要考慮以高檔商品經營為主的經營方向,統一商號,賣品牌、賣信譽、賣服務,實現“四個幫助”,幫助客戶實現生活品質,幫助職工創造職業理想,幫助公司創造資產,幫助社會創造文化。其他的老字號如一百、友誼、華聯要保存,不參與全國連鎖。 國際金融報實習生 鄭莉莉 發自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