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我國怎樣構筑銀行業風險防波堤?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3月30日 11:03 《經濟》雜志 | |||||||||
文/鄧智毅 我國大部分商業銀行準備計提比例都沒有達到政策要求,特別是歷史包袱較重的四家國有獨資商業銀行出現巨大準備計提缺口銀行業經營管理的核心是風險管理。損失準備金制度作為國外銀行審慎經營的一項長效制度,長期以來在化解風險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這個制度簡單講就是銀行針對各種風險建立起一套及時化解和消化損失的應對機制。過去由
近年來,政策制定部門和商業銀行越來越認識到損失準備金制度的重要性,相關政策和制度也逐步建立起來,但與國外先進銀行相對,仍有許多地方需要進一步完善。 目前,出臺準備金政策的部門有兩個:一個是財政部,一個是銀行業監管部門(以前是人民銀行,現在是銀監會)。過去幾年,兩個部門先后出臺了一些制度和辦法。 財政部2001年5月18日下發了《財政部關于印發〈金融企業呆賬準備提取及呆賬核銷管理辦法〉的通知》。該通知規定:“金融企業應當根據提取呆賬準備的資產的風險大小,確定呆賬準備計提比例。呆賬準備期末余額最高為提取呆賬準備資產期末余額的100%,最低為提取呆賬準備資產期末余額的1%。呆賬準備必須根據資產的風險程度足額提取。呆賬準備提取不足的,不得進行稅后利潤分配。”該通知的進步性在于明確要求“金融企業建立統一的呆賬準備制度,不再提取壞賬準備和投資風險準備”,將以往分散的壞賬準備和投資風險準備規定上升到統一的呆賬準備制度;不足之處有兩點:一是以四級分類為基礎,與現行貸款五級分類標準不吻合;二是對呆賬的認定做了嚴格的規定和審批程序,銀行沒有自主性。 財政部2001年11月27日又下發了《財政部關于印發〈金融企業會計制度〉的通知》。該通知明確規定:“貸款損失準備包括專項準備和特種準備兩種。專項準備按照貸款五級分類結果及時、足額計提;具體比例由金融企業根據貸款資產的風險程度和回收的可能性合理確定。特種準備是指金融企業對特定國家發放貸款計提的準備,具體比例由金融企業根據貸款資產的風險程度和回收的可能性合理確定。”該通知比前一通知的進步之處是按五級分類來計提準備,并明確規定準備分為專項準備和特種準備;不足之處對準備計提比例沒有硬性規定,只要求暫在上市金融企業中實行。 中國人民銀行2002年4月2日下發了《中國人民銀行關于印發〈銀行貸款損失準備計提指引〉的通知》。該通知進一步與國際接軌,按審慎會計原則,在貸款風險分類的基礎上,要求銀行合理估計貸款可能發生的損失,及時計提貸款損失準備。規定“貸款損失準備包括一般準備、專項準備和特種準備。一般準備是根據全部貸款余額的一定比例計提的、用于彌補尚未識別的可能性損失的準備;專項準備是指根據《貸款風險分類指導原則》,對貸款進行風險分類后,按每筆貸款損失的程度計提的用于彌補專項損失的準備。特種準備指針對某一國家、地區、行業或某一類貸款風險計提的準備。”人民銀行文件比財政部文件要求更高,對尚未識別的風險也要計提“一般準備”。并規定一般準備年末余額應不低于年末貸款余額的1%;專項準備包括以下四項準備:對關注類貸款計提2%、對次級類貸款計提25%、對可疑類貸款計提50%、對損失類貸款計提100%;特種準備由銀行自行確定按季計提。 從上述幾個通知可以看出,甚至準備金的名稱都一直在變化,沒有一個規范的叫法。當然這也反映出政策制定部門對損失準備金制度的認識在不斷深化,政策制定也在不斷細化。從實際執行情況看,我國大部分商業銀行準備計提比例都沒有達到政策要求,特別是歷史包袱較重的四家國有獨資商業銀行出現巨大準備計提缺口。造成這種情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商業銀行自身體制上的原因,還有相關稅收政策不配套等外部原因,使得損失準備金制度執行實際上不到位。 2003年末,中央政府動用450億元美元外匯儲備對中國銀行和中國建設銀行注資,付出了巨大成本,以期從根本上改善這兩家銀行的財務狀況。但國有獨資商業銀行要從根本上轉變經營管理機制還有許多功課要做。從2004年2月1日起正式實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第二十一條明確規定,商業銀行要按審慎經營的原則,建立起損失準備金制度。如果我國的商業銀行都能真正建立起這一制度,就如同建立起一道銀行業風險防波堤,銀行業長治久安就有了制度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