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方銀行集體躁動?能否助推地方經濟待解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3月29日 11:07 中國《新聞周刊》 | ||||||||||
從去年年底至今,渤海銀行、東北振興銀行、海南發展銀行、淮海銀行等地方或區域銀行的新建計劃紛紛在媒體曝光。這是1996年國家冰封新建商業銀行之后的第一波興建熱。 但這輪地方辦銀行的熱潮,能否不辱使命,成為地方經濟的助推器,而不是產生新的金融包袱,卻是一個待解的謎
2月28日,海南省新任省長衛留成表示要重振海南金融,年內恢復關閉6年的海南發展銀行。此前的全國“兩會”上,天津市市長戴相龍表示,國務院批準建立渤海銀行后,天津將成為中國北方重要的經濟中心,目前已成立渤海銀行籌建領導小組。 與此同時,遼寧省金融辦主任葛樂夫透露:“使東北振興銀行如愿落戶是今年政府金融工作的主要任務,現在我們正在加緊操作此事。” 而東北最大的港口城市大連也在組建以民營資本為主的“東北開發銀行”;先前定址沈陽的“民營瑞豐銀行”也因股東的變動而有望遷至長春,東北金融升級已是箭在弦上。 事實上,自1986年作為金融改革試點的交通銀行獲國務院批準成立,到1995年中國民生銀行獲得批準,九年間中國成立了11家全國性的股份制商業銀行。此后,為了抑制投資過熱,實現經濟的軟著陸,中國的商業銀行建設進入冰封期,8年來未有一家獲準建立。 “現在封條撕掉了,大家都來爭取,希望蜂擁而入。”國家開發銀行專家委員會常務副主任王大用評價說。 但這輪地方辦銀行的熱潮,能否不辱使命,成為地方經濟的助推器,而不是產生新的金融包袱,卻是一個待解的謎題。 新模式的設計風險 擺脫舊模式,以市場化的標準籌建,已成為這幾家新銀行的共識。 1986年至1995年,國內先后成立的11家股份制商業銀行,一直被稱為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第二梯隊”這些銀行相當部分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控股,常常要為支持地區經濟和國企脫困提供金融支持,甚至直接受到某些行政性的干預。 “有的銀行實際上是地方政府的小金庫。”中國銀河證券有限責任公司高級經濟學家苑德軍說。 而目前新一輪地方銀行的籌建,打出了股權多元化的旗號。在明確政府不參股的前提下,天津市長戴相龍近日透露,渤海銀行將實行多元化股份制經營模式,股東結構既包括天津的企業、天津以外的國內企業,也包括境外投資者,既歡迎國有企業入股,也歡迎民營私營企業加入。 “初步的想法是,通過重組、引進外資,或者讓民間資本參與進來,組成一家新的股份制商業銀行,讓它重新掛牌運營。”海南省長衛留成也對媒體強調。 為了避免新的銀行重蹈地方政府“小金庫”的覆轍,創立股權多元化的商業銀行似乎是這輪銀行熱的一個特點。然而市場化的股權結構不過是銀行良性運營的第一步,誰來設計和掌舵銀行,還是一個難題。 作為經營債權債務的實體,銀行的經營風險內疊加了市場的風險,利率的風險,幣種之間的匯率變化風險,對管理者的要求是非常高的。“這是科學。成立新的銀行,產權問題,治理結構問題,人員隊伍,企業文化,必須是很內行的人才能建立。”王大用說。 據本刊了解,目前,在各地方銀行的籌建過程中,活躍的多是學者的身影。據此前媒體報道,天津渤海銀行的公司治理設計,交給了南開大學的“澤爾騰實驗室”,而遼寧大學的學者,則成為籌建東北振興銀行的主力研究者。 “他們幾乎都沒有實際的金融工作經驗。方案的可行性很難說。”王大用表示,“另外湊齊一個合格的銀行管理團隊,這件事情的難度并不比湊足幾十億實收資本容易,因為目前中國的銀行家市場是零。” 但這些風險似乎都不能減少地方興建銀行的熱情,因為從地方經濟的發展來看,它們非常需要有自己“掌控”的地方金融。 “這次地方銀行‘沖動’的背景是去年開始,中國各地出現了自1992年、1993年以來的又一個投資熱潮。”王大用說。 模式不同目的相同 80年代開發建設深圳時,開辦了深圳發展銀行。90年代初開發浦東時,建立了上海浦東發展銀行……國家的大開發舉措,總是與地方金融機構的建立相輔相成。 “和它們一樣,東北老工業基地要振興,要培養自己的造血功能,必須利用市場金融吸收和盤活閑置的民間資本,因此建立東北開發銀行勢在必行。”遼寧大學經濟學院院長林木西對記者說。 他是遼寧省政府組建的“關于加快發展區域性地方銀行”研究課題組的主要牽頭人之一。 地方企業融資難似乎是地方經濟發展的瓶頸。 據發改委統計,目前中國共有302萬家中小企業,占全部企業數的99%以上、國內生產總值的50%。但這些對GDP貢獻不少的中小企業,總資金占有額卻僅有20%。 黑龍江省社科院院長曲偉對記者算了一筆賬:該省金融部門主要服務于國有企業,個體、私營企業貸款門檻高。以2000年為例,黑龍江省民營企業在銀行貸款額是12.7億元,只占當年全省銀行貸款總額的0.4%多一點。 在這種情況下,黑龍江省如果成立地方發展銀行,一年至少可以吸儲資金40億元,可以增加在本省民營企業使用貸款28億元。 海南發展銀行提出重組也是打出了振興海南經濟的招牌。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率先提出了重組海南發展銀行的方案,其副院長鄭彪接受采訪時說,目前海南經濟發展面臨著資金嚴重匱乏的問題,許多中小企業融資十分困難,嚴重地制約了海南經濟的快速發展。很多當地企業,如海南馬自達,海南椰樹集團,都期待海發行“復活”。“因此,海南金融業要千方百計為海南企業“輸血”,提高海南企業的“造血”功能,進一步促進海南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鄭彪說。 目的似乎都是明確而單純的,但地方銀行的建立真能擔負起為地方企業融資的重任嗎? 新銀行難解地方困境 “全國有幾千萬家中小企業都存在貸款難的問題。但不是因為缺少金融機構,而是對現有金融機構利用不力。”王大用說。 據了解,我國現有的銀行體系共有三家政策性銀行,四家國有商業銀行,十家全國股份制商業銀行,一百多家城市商業銀行。單純就數量而言,金融機構并不算少。 “中小企業融資難有各種客觀原因,但信用擔保體系是很關鍵的一點。”王大用說。據有關調查,中國中小企業60%以上信用等級是3B或3B以下,而為了規避風險,銀行新增貸款的80%都集中在3A和2A類企業。 據國家發改委中小企業司對中小企業發展較好、信用擔保機構較多的省(市)所作的調查顯示,中小企業因無法落實擔保和抵押原因,總拒貸額達56.1%。這說明,解決地方企業的融資問題,更重要是制度設計,建立起維持信貸鏈條最重要的信用體系。 “比如建立中小企業的擔保體系,然后國家建立再擔保,把這個體系做強做大。或者國家以現有的政策性銀行做后盾,支持地方的商業銀行向中小企業貸款。這些安排如果落實,能解決很大的問題。”王大用說。 因此,對地方政府著力促成,地方企業翹首期盼的地方銀行的建立,王大用并不抱樂觀態度:“新的金融機構如果缺乏制度安排,組織不好,一樣不能解決地方企業的融資問題。” 另一方面,地方經濟是地方金融機構建立的土壤。土壤的肥沃還是貧瘠,很大程度上會決定地方銀行的經營業績。 當初海南發展銀行的關閉似乎就印證了地方經濟的虛弱和泡沫,最終將釀成金融風險,擊垮金融機構。1998年的海南,底子很薄,經濟總量太小。大量放貸后隱藏的支付危機,在東南亞金融危機的外力作用下,幾乎毫無抵御能力。 “金融從屬于經濟,經濟決定金融。這是銀行機構與地方經濟關系的一個鐵律。”苑德軍說。城市本身的經濟生態不好,設立金融機構的另一個可能就是資金外流。 據資料顯示,黑龍江省每年新增存款200億元左右,每年可新增貸款140億元,但當地企業只能貸出50億元左右,多余部分都被上級銀行收到北京總行,再投入到沿海發達地區。“因為沿海地區的企業贏利前景好,還貸能力高。”苑德軍說。 果真如此,這些地方銀行的初衷很可能依然是“鏡花水月”。 作者 陳曉 王晨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