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體育 娛樂 游戲 郵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點卡 天氣 答疑 交友 導航
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內財經 > 正文
 
徘徊“保鮮”“常溫”間 2004年乳業會淘汰誰?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3月27日 12:42 21世紀經濟報道

  不論采用哪種模式,今年在奶源建設方面,各路諸侯開始從原先的以擴張布點為主,轉向在質量控制上做“文章”。

  三元的“困惑”

  北京城里的乳業老大——三元股份如今很擔心的一件事情就是“落伍”。

點擊會看到更多的新聞 粉紅女郎緊急招募!
中國網絡通俗歌手大賽 用搜索登陸一個城市

  “我們計劃今年5月份在市場上推出奶片(即干吃奶),現在已經上了這種產品的生產線了。”三元華東地區一位負責人透露。

  早在多年前就有不少乳品企業生產并一直作為一種輔助產品的奶片,今年突然成了眾多乳品企業尤其是一些乳業巨頭眼里的“寵兒”——今年年初,光明在市場上推出奶片;伊利也是剛剛加入奶片這一行。隨即,蒙牛開始發揮自己一貫的“市場作風”——將大把鈔票砸進對其奶片的廣告等市場推廣里。

  盡管業內人士認為,奶片的生存空間比較狹窄,因為該產品主要的消費群體是白領女性及兒童,且市場主要集中在大城市,但三元在上這個項目時,似乎沒有太多的猶豫。

  “沒辦法,就像常溫奶(超高溫牛奶)一樣,當年三元認為常溫奶沒有保鮮奶有營養所以不重視,但是被蒙牛一推,整個市場都帶上去了。萬一奶片也是這樣,我們不上不就倒霉了嗎?”言語之間,這位負責人顯得頗為無奈,“中國的市場很難預測。”

  這種無奈,在某種程度上也是眼下三元心情的寫照。

  3月12日,三元股份的全資子公司——澳大利亞三元經貿有限公司簡稱三元經貿與澳大利亞凱萊乳業合作有限公司簡稱凱萊公司簽訂了《股份出售協議》約定將三元經貿持有的澳大利亞三元凱萊乳業有限公司簡稱三元凱萊50%的股權以261萬澳元的價格轉讓給凱萊公司。

  世事變換之快有些出人意料,就在一年前的3月25日,三元股份總經理郭維健還向公眾宣布,中國乳業在海外創辦的首家生產性合資企業——澳洲三元凱萊乳業股份有限公司于2003年4月1日正式開業。按照設想,這個總投資額為2700多萬美元,合資經營期為20年的乳業生產基地,作為三元實施國際戰略的重要舉措,年加工鮮奶30萬噸,主要產品為奶酪和各種配方奶粉。

  但隨后,由于匯率變化及國際市場變化澳洲干旱、奶價上漲等原因導致三元凱萊連續虧損并且短期內很難實現扭虧為盈。三元不得不將其甩掉。

  “該項轉讓對三元非但沒有什么影響,還讓他們丟下了一個大包袱——這本來就是個好大喜功的項目。”一位業內人士坦率地批評道,“事實上,現在三元有比這個更值得關注的問題。”

  與當時眾多新股上市后利潤增長相反,去年9月上市的三元在今年1月突然預警:公司預計2003年全年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與2002年同期相比將下降50%以上。

  種種跡象表明,2003年不僅讓三元過得不太順心,甚至是危機重重。

  在北京,三元的龍頭地位正面臨挑戰:2001-2002年,三元牛奶的北京市場占有率一直保持在70%左右,2003年則下降到了50%左右。而在上海,盡管2002年5月三元就收購了上海第二大乳品企業——上海全佳,一年半之后,三元董事會有關人員不得不承認:上海全佳仍然處于整合期,未能產生利潤擺脫虧損。

  “產品結構相對老化,沒有比較好的市場戰略是三元失利的重要原因。”這位業內人士分析,“比如保鮮奶一直是三元的‘王牌’和主要產品,但現在由于蒙牛等公司的常溫奶搶占市場份額,加之愈演愈烈的價格戰,三元在保鮮奶上的利潤已經下降了不少。”

  壓力之下,三元現在開始打算往常溫奶上轉——問題是,就是與光明相比,三元在常溫奶上也顯得有些晚了。

  “我們的重點肯定還是保鮮奶,但現在非常困惑的是,到底該怎么辦。”三元有關負責人很坦率,“對于常溫奶,我們眼下已經不是要不要投的問題,而是要不要大規模地投。”

  但問題是,作為上市公司,由于擔心虧損而戴上ST的帽子,三元現在并不敢拿出太多的錢來大規模打市場,特別是在北京的市場份額下降之后。

  “保鮮”還是“常溫”?

  對此,三元現在的策略是“走一步看一步”。

  比如華東市場,三元已經開始在杭州、溫州等中小城市啟動常溫奶,但由于市場推廣方面支持不大,目前三元常溫奶在華東地區僅有幾百萬人民幣的銷量。

  這離三元在華東常溫奶市場的“三年計劃”——銷售超過1億尚有極大的差距。

  盡管如此,但眼下三元常溫奶并沒有進軍華東市場的核心——上海——的打算。三元華東地區一位負責人算了筆帳,“進上海需要投的資金太大,先不說其它的,光是零售終端的進場費就高得嚇人。再說我們現在進去,也就是多一個品牌而已,所以我們先在上海周邊地區做,雖然競爭也很激烈,但比上海好一些。”

  而光明乳業在上海的老大地位,加上蒙牛的強勁勢頭,更讓三元、伊利等公司有種“虎口拔牙”的感覺——據了解,伊利做得最好的常溫奶——利樂磚,已經占領了包括浙江、廣東、福建等不少南部城市的陣地,但在上海,至今似乎還沒有什么“大動作”。“進來了也是拼,現在牛奶公司的利潤已經很薄了,伊利也覺得上海的費用太高。”業內人士分析。

  不過,蒙牛這個“異數”讓光明在大本營感受到了越來越大的壓力。

  統計數字顯示,去年蒙牛已占據了上海液態奶市場25%的份額,光明則由早些年的80%下降到了50%。蒙牛方面表示,今年蒙牛在上海的增長不能低于去年的增長速度——去年,蒙牛在上海比前年增長了2倍。

  與此同時,蒙牛開始進入上海的酸奶市場——今年2月,蒙牛在北京工廠生產的酸奶在上海上市。“我們覺得上海的酸奶市場還是非常有機會的,競爭非常小,特別是優諾在去年年底的退出。”上海蒙牛乳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江紅顯得很有信心。

  前不久,伊利集團市場總監靳彪向媒體宣告:“根據AC尼爾森9月份的數據,伊利已坐上中國乳業頭把交椅,提前兩年實現了行業第一的目標。”

  緊隨其后,蒙牛集團市場總監孫先紅也宣稱:AC尼爾森9月份數據顯示,蒙牛已從原先的乳品行業第四晉升為榜眼之位。他還表示:“就液態奶市場而言,蒙牛到年底將奪得霸主之位。”

  光明新聞發言人則表示,除了競爭對手增多的原因,光明在上海市場份額的下降與光明的近年來的“全國戰略”也有很大關系。“實際上,2003年光明的毛利潤比2002年有2位數的增長。”

  但無論如何,伊利、蒙牛的快速上升,常溫奶可謂“功不可沒”。

  “今年乳業市場上一個非常大的熱點,就是巴氏保鮮奶在下降,常溫奶后來居上,大有超過保鮮奶的趨勢。”三元有關負責人估算,目前市場上保鮮奶與常溫奶的比例應該達到了五五開。

  “但常溫奶肯定是個過渡期。”福建長富乳業副董事長蔡永康認為,未來隨著消費者越來越理性,會越來越追求營養新鮮,“從消費者的理解來說,喝新鮮的東西會成為主流,所以保鮮奶會成為一個趨勢。”

  帕瑪拉特的一位管理層則有不同的看法:“保鮮奶在運輸方面要求比較高,并且中國不少消費者對保鮮奶的口味并不太認可。”所以,目前中國市場還將以常溫奶為主,“至少五年之內不會改變”。

  蔡永康分析,常溫奶在將來會逐步退出成熟的一級城市市場,但在二、三級市場,其生命力會很強,因為包括保鮮奶在內的冷鏈產品有個最致命的問題就是,在二、三類市場特別是廣大的農村市場,它的銷售和物流配送問題很難解決。“應該說,未來保鮮奶是以中心市場為主,但二、三類市場還是以超高溫為主,但到達這個階段短則5年,長則10年——因為,最起碼得5年時間,中國乳業市場才能進入一個相對比較成熟的階段。”

  顯然,伊利、蒙牛等也意識到了這一點:在北京,光明、伊利、蒙牛都投了保鮮奶生產線。

  但種種跡象表明,在北京,惡性的價格戰使保鮮奶這碗飯變得越來越不好吃。消息靈通人士透露,2001年開始在北京做保鮮奶的伊利,因為虧損,如今已經在內部宣布基本上不再推了。

  本報記者 丁琳 上海報道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乳業新聞




評論】【財經論壇】【推薦】【 】【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一
關鍵詞二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3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