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實施灌溉計費改革 為農民減負3600萬元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3月25日 12:11 新華網 | |||||||||
新華網西安3月25日電 (陳鋼、冀華鋒) 農民澆灌農田用上電腦小票,用多少水交多少錢,“明白水”交上了“明白價”。陜西省推行“灌溉計費到田頭”農業用水改革,每年為農民減少不合理負擔約3600萬元。 記者近日在陜西省銅川市耀州區華原村采訪時,村民孫保才給記者展示了一張從微機里打出來的農業灌溉供水收費小票,他家澆地的時間、流量、總用水量和每立方米水的單
陜西省有20多萬處水利工程,30萬畝以上的大型灌區就有12處,有效灌溉面積超過了2000多萬畝。陜西省水利廳廳長譚策吾介紹說,水利是農業的命脈,水價就成了灌區農民種地的重要成本。在近兩年的農業水價改革中,陜西省針對基層用水管水中間環節多、亂收費亂加價問題嚴重的實際,以砍掉水費計收中間環節,遏制搭車收費為著眼點,推進機制創新,改按畝收費為按量收費,制定了水到農民地頭的價格標準,實行“一價到田頭”。 經過探索試驗,如今陜西大中型灌區已全面實行了“計量到斗口、價格到地頭、統一票據、開票到戶、收費到戶”的管理機制。目前陜西灌區到農民地頭的水價每立方米最低0.12元,最高0.45元,一般在0.20元至0.25元之間,而且其中已經包含供水過程中各個環節的費用。水利部門統計表明,由此一來,灌區每年減輕農民用水不合理負擔約3600萬元。 “一價到田頭”不僅使陜西灌區水費收繳率達到了97%以上,而且促進了水資源的有效利用。據統計,去年陜西五大灌區平均每畝每次用水量98立方米,較用水改革前的122立方米下降了19%。(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