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從“運河時代”向“長江時代”躍升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3月05日 17:30 財經界 | |||||||||
——專訪揚州市委書記孫志軍 孫志軍,湖北武漢人,從武漢交換過來的干部,曾在武漢大學當過老師。2001年到揚州就任現職。他很有激情,有關揚州的各種數據好象印在他心中,談起來是如數家珍。印象最為深刻的是他的吏治之嚴,無論是招商引資的指標還是官員的績效考評都有嚴格的評價體系,在他手下當差不易。
《財經界》:揚州對新一輪沿江開發是如何定位的? 孫志軍:首先我想簡要地介紹一下揚州的基本情況,2003年揚州GDP 645億,增長13.4%,是1995年以來的最高增幅;財政收入72.9億元,增長30%;2003年實際利用外資4.8億美元,增長90%;利用民資120億元,比2002年增長1倍以上。我們的整體經濟總量提升了,人均收入也增加了,整體情況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 我們一直強調注重實際效益的協調發展。之所以這樣講,是因為在經濟指標增長的同時,2003年揚州獲得了國家級園林城市的榮譽,在江蘇省13個市中,又被評為2003年惟一最佳人居環境城市。我們在布局沿江工業板塊的同時,也積極推進沿江生態農業的開發。 2004年我們又遇到新的發展契機,一個是省里沿江開發大戰略,確實提供了好的機會;第二長三角成為實際利用外資主要的聚集地;第三就是2004年4月18號揚州將通鐵路,同時開通北京、上海、武漢、廣州、西安5條黃金線路30列車,是長江北岸鐵路客運的樞紐。今年10月1日跨長江連接鎮江、揚州的潤揚大橋也將全線通車。 2003年我們在沿江基礎設施總投入已超過25億元,今年又有鐵路、大橋通車的交通優勢,所以我們的定位是:把沿江建設成為新型工業化的先導區,產業聚集的承載區,可持續發展的示范區,構建沿江現代經濟走廊和現代城市走廊,使揚州成為長三角地區實力雄厚、人文發達、生態優美、特色鮮明的區域中心城市。我認為揚州在未來3-5年再造一個新揚州,實現從“運河時代”向“長江時代”的躍升是沒有問題的。 《財經界》:揚州作為蘇中經濟板塊的重要成員,如何在沿江開發中協調好與上海、長三角及沿江其他城市的發展? 孫志軍:沿江開發必須突破行政區劃界限,變行政區域為經濟區域,推進資源和要素市場的一體化、基礎設施和生態保護的一體化。揚州在聯動開發的思路上是東接上海、西靠南京、融入蘇南、市縣聯動。重點做好“4個對接”:一是交通對接。加快鐵路、大橋的建設,盡快形成以上海、南京為中心的2小時、1小時都市圈;二是產業對接,與上海、南京的經貿合作要更緊密;三是園區對接,揚州儀征化學工業園已掛靠南京化學工業園,我們要強化園區規劃的聯動機制,共同打造寧揚化工產業帶;四是體制對接,儀征化學工業園作為南京化學園的專區就是一個體制創新,這大大提升了沿江市際間聯動開發的層次。 《財經界》:揚州的發展確實如火如荼,您認為政府在其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孫志軍:從上到下,我們提出來要聚全市之力招商引資。主要經濟部門官員不僅有指標,有壓力,而且有獎勵,按照規定可以獎勵10萬元以上。但還要考核,第一年完不成任務要匯報情況,第二年完不成任務自己說怎么辦,自己不說怎么辦就離開崗位,這是第一條。 第二有明確的招商引資的措施。比如揚州市經濟開發區,2001年招商引資到賬2000萬美元,我們就調整了園區的領導班子落實具體措施,2002年引資額超過1億美元,2003年超過2億美元。 第三就是有考核,也要創造條件。我們加大了基礎設施投入,2003年一年基礎設施沿江的投入,相對于過去10年總和的10倍。 第四招商引資要舍得把有回報的項目推出去,舍得把比較好的資產拿出去跟人家重組,而不僅僅是甩包袱。比如亞星股份,2003年與格林柯爾就進行了成功重組。 同時我們對政府有關部門進行公開評選,我們設置10個方面的人打分,包括企業、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領導干部等。三個最不滿意單位公開點名登報,如果第二年再不滿意,局長就得免職。只有全面樹立服務意識,才能真正改善投資環境,使外來資金落地生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