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席十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代表談“三農”問題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3月03日 16:33 新華網 | |||||||||
關注農業、支持農村、愛護農民 新華網北京3月3日電(記者謝登科)農村稅費改革、耕地保護、糧食生產、農民外出務工…… 這兩天在采訪即將召開的十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時,記者深感代表們有關“關注農
在河南省代表團駐地,記者與河南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王明義代表進行的兩次對話,中心都是“三農”的話題。王明義說,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全會把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建設現代農業,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大任務。2004年的“一號中央文件”從實際出發,提出了解決農民增收的具體措施和辦法,可以說,解決好“三農”問題,無疑為我們國家的發展增添更加強大的動力。 河南駐馬店市委書記宋璇濤代表說:“我國有9億人口在農村,如果他們的生存狀態得不到應有的改善,國家的長遠發展就失去了基礎和動力,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就會成為海市蜃樓,紙上談兵。他說,中國是一個經濟大國,但人口數量龐大、并不富裕的農民又使得中國距離真正意義上的經濟強國相距甚遠。 全黨、舉國上下對解決“三農”問題的高度關注和共識,為農業和農村經濟實現新突破創造了難得的機遇。當前,保護耕地,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政策,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正成為各級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推進農業結構調整、進行農村稅費改革、增加對農業和農村的投入、引導農村勞動力合理有序流動,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正引起全社會的密切關注。 新一屆政府施政的第一年,我國農民人均純收入比上年增長4.3%,達到2622元。這個成績來之不易,但是,其收入水平仍然只相當于城鎮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約三分之一,差距并未減少。農業是安定天下的戰略性產業,農民收入不上去,生活不改善,國家就難以長治久安。河南省信陽市市委書記劉懷廉代表為記者算了一筆帳,目前,信陽市外出務工的農民近200萬人,如果全部回來依靠當地創造就業崗位,按照每個崗位投入5萬元計算,需要投入1000個億,這對信陽這個農業大市而言,是個天文數字。大力實施非農化戰略,鼓勵農民脫下布鞋換皮鞋,走出田間到工廠、到城市,是富農強農的必由之路。 當前,我國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的實施和優勢農產品向優勢產區的集中,深化了人們對農業比較優勢的認識,為加快農業結構調整開辟了新的途徑。農村稅費改革的全面鋪開,初步規范了農村稅費關系,確立了農村新的稅賦制度框架,農民負擔明顯減輕。王明義代表說,所有這些,都為農民增收,農業和農村經濟的新突破提供了寬闊的平臺。 南陽市委書記何東成代表說,可以預見,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全面發展仍將是今年政府工作的重要主題。回顧我國改革開放的歷程,農業和農村經濟的每一次突破性發展都極大地推動了國民經濟的發展。1998年,中央提出要把擴大內需作為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立足點和長期戰略方針,而擴大內需的重點在農村。去年我國民航客運量近億人次,但乘飛機出行的旅客絕大多數是城市居民,如果廣大農民能成為航空客運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民航和相關產業的拉動是顯而易見的。 春天的盛會,給希望的田野帶來希望。讓我們共同期待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