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東北觀察報告:“新東北”究竟靠什么振興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3月02日 08:50 中華工商時報 | ||
本報記者張志勇 李愛明 譚力新 張文學 在東北的上上下下看來,有了項目,就解決了“錢從哪里來,人往哪里去”的問題。抓項目成為東北三省各級政府的工作中心。其實今日的抓項目和昨日的跑項目是“一脈相承”。 在東北三省的各省兩會上,記者發現這樣一個現象,在振興東北的話題中,政府領導談得最多的是項目,而代表和委員們談得最多的、最關心的話題是如何改善經濟環境。一方是抓項目,一方提出要抓環境,這形成極大的反差。 腐敗,這一“新東北現象”,不能不說是在權力和利益下的一個特殊“產物”。難怪東北的一些老百姓說:東北干部腐敗像“走馬燈”式的,都成了“連續劇”了。 由于東北三省的腐敗現象,使得一些企業家把東三省視為投資的“高風險區”,其原因很簡單,腐敗給投資帶來很多不確定性,成本太高。 引子 2004年,對于東北三省來說是全面實施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的開局之年。 一元復始,萬物復蘇。 早春的2月,雖然廣袤的黑土地還銀裝素裹,但東北大地到處都能感觸到春回大地的氣息。2月9日到26日,正值東北三省各省的兩會召開,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成為各省兩會的主旋律。我們無論是在黑河、齊齊哈爾、大慶、哈爾濱,還是在長春、吉林以及沈陽、鞍山、營口、大連,都能感受到“振興東北”激蕩著黑土地上的東北人。 東北人已經很久沒有這樣振奮了:十六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發改委首批東北老工業基地的100個項目,總投資額約610億元;東北八行業稅制改革的試點;以及2月13日國資委公布的《關于加快東北地區中央企業調整改造的指導意見》,“堅持五項原則,實現一個目標”的調整改造思路,等等,一場變革的大幕已拉開。 “新遼沈戰役”的“戰前”預熱各地已基本完成,目前東北三省都在相繼拿出振興老工業基地的規劃綱要,但很多問題仍在爭論中。 客觀的說,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已不是一個新話題,東北的很多問題依然是“老生常談”,但在中國改革開放25年后的今天,在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我國已加入世貿組織后,實現中國經濟發展“東西互動”、“協調發展”的國內國際大背景下,振興東北就成為中國經濟發展戰略上重要的一著棋。 東北三省有著“共和國長子”的稱謂,很顯然這是一個帶有歷史感的“命名”。然而十六大重提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很顯然有著它眾多的新含義。對于東北三省這樣一個區域的老工業基地而言,重提振興,其“新”又在何處,如何實現振興。其總體要求正如去年8月溫家寶總理在東北三省明確提出的:“用新思路、新體制、新機制、新方式,走出加快東北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和振興的新路子!焙茱@然,溫總理提出的“四新”,是寄希望東北三省在振興中“脫胎換骨”,一個“新東北”凸現在中國經濟的框架中,由此“新東北”成為續“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唐”之后又一重要的經濟增長級。而這也正是國人企盼的一個“新東北”,也正是1.1億東北人夢寐以求的夙愿。 “新東北”顯然不是原來意義上的東北,它是在市場經濟體制下的東北,是融于經濟一體化的東北。記者在東北三省采訪,所到之處人們都洋溢著振興的“澎湃”,人們渴望著突變和涅□,但“積勞成疾”的現實已“積重難返”,一切又都不可能在一夜之間就什么問題都解決了!芭炫取敝螅枰氖欠此己屠硇缘恼J識。經驗和教訓,會教會我們把握未來,而未來取決于我們對今天的認知。 我們正是帶著這樣一個出發點,來對今日的東北試圖做理性和建設性的梳理,從而去認知一個更加真實的今日東北三省。 戰略定位之惑 在中國大的區域經濟框架中,很難找到象東北三省這樣一個產業結構、經濟結構、知識結構、商業結構、文化結構,市場、體制、人文,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等等都十分相似的這樣一個地區。去年記者曾到長江三角洲采訪,上海、浙江、江蘇總的來說,三地彼此之間“個性”鮮明。而此次的東北之行,感覺對遼寧、吉林、黑龍江來說,共性的東西實在是太多,黑龍江省所存在的問題,同樣也是遼寧和吉林所存在的問題。三省之間沒有本質性的差異,只不過是誰先走了一步、兩步的問題。總的看是遼寧好于吉林,吉林好于黑龍江(這里所說的“好”,是指市場化程度),就仿佛是越往北,春天來得越晚一樣。 在計劃經濟一統時期,東北地區是一片充滿太多驕傲和輝煌的熱土,無論是在遼寧、吉林還是黑龍江,都自譽自己是共和國的“長門長子”。客觀的說,東北三省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做出過特殊的貢獻,然而當中國選擇改革開放,放棄“計劃”,奔向令人鼓舞的“市場”時,昨日的東北老大哥,而今已“不做大哥好多年”,窘迫遮掩了驕傲,蹣跚遮掩了輝煌,市場經濟帶給東北三省的是迷惘。上一世紀90年代前后,東北大批的工程技術人員紛紛南下,沈陽變壓器廠就有上百個技術人員和技工在溫州打高工。 東北老工業基地主要形成于我國國民經濟恢復時期,當時完全是出于國家戰略角度的考慮,將前蘇聯幫助我國建設的156項重點項目中的58個安排在東北三省,這些重點項目主要集中在機械、石油、化學和冶金等行業!耙晃濉逼陂g,國家在東北三省的固定資產投資總額高達124.34億元,占全國的20.33%!岸濉逼陂g,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為183.67億元,比“一五”增長了42.5%,工業總產值達到1413.4億元,比“一五”時期增長了120.5%。同時東北地區圍繞“一五”、“二五”的重大項目,又投資基礎建設資金316.6億元,建成了各類國有企業5683個,涉及八大部門,三十多個行業,工業體系更趨完善,老工業基地基礎更加牢固。在這之后,國家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根據發展的需要,仍然在投入,一直到1985年的“撥該貸”。這一工業發展史,使東北三省的重化工業結構被“固化”。 然而對于吃慣了指令性計劃“飯”的東北三省來說,市場經濟使東北成了“棄兒”。到上世紀90年代,產業結構、產品結構等諸多矛盾全部呈現出來。外電把東北三省的工業稱為“夕陽工業”,視為現代工業的“恐龍”。也就是在這以后,東北三省開始懷疑“源”字號工業,同時三省在戰略定位上開始左右搖擺。 在采訪中記者發現,從1993年到2003年的10年時間里,三省幾乎都先后調換了4任省長,一任省長有一任省長的發展戰略和發展思路,由于篇幅的限制,不可能把每一個省的每一任省長的發展戰略一一列出。而正是戰略定位的不確定性和迷惑,加上各種問題的突出,破產、倒閉、大量的產業工人下崗、開工不足、設備老化、三角債、銀行呆賬資金等等,使東北三省在戰略定位上始終找不到自己的感覺。在外人看來,昔日東北老大哥已走向沉淪。 然而記者無論在沈陽、鞍山、大連,還是在長春、哈爾濱、大慶等地采訪,僅從外表來觀察,看到的是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這里的活力和城市張力尚在,完全不像外地人想象的那樣落魄。 表面的判斷畢竟代替不了現實。據資料顯示,改革開放初期東三省人均GDP不同程度地高于全國人均水平。1978年遼寧、黑龍江、吉林的人均GDP相當全國人均GDP水平的179%、149%和100.5%。但到了1992年,遼寧、黑龍江已分別降為162%和110%,吉林大體不變。2002年,遼寧、黑龍江、吉林人均GDP相當于全國平均數的163%、128%和104%;1978年東北三省人均GDP高于廣東和福建,但到2002年浙江、江蘇、廣東和福建人均GDP都先后超過遼寧,并明顯高于黑龍江和吉林;1978年東三省GDP占全國GDP總量在13.5%,1992年下降至10.9%,2002年為11.33%。 數字是枯燥的,但它為東北三省的定位提供科學依據。從這一組數字中不難發現由高到下降,后又有所上升。顯然這不能判斷東北是從輝煌走向衰落。著名經濟學家胡鞍鋼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如把東北三省的定位搞清了,就不難發現東北三省是在何處喪失了競爭力。 21世紀初,隨著西方制造業向中國內地的轉移,遼寧率先明確了自身的定位,要加快機械裝備制造業和重化工業的發展,黑、吉也緊隨其后,只可惜東三省對自身定位的困惑認識來得太晚了一些。 熱衷于項目的成因 東北老工業基地所存在的問題,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就已顯現出來,那時全社會就開始關注“東北現象”。迄今為止,提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任務已經過去了10年?陀^地說,10年來,東北經濟也實現了較快的增長,但沒有突破性的進展,到2003年,東北三省的經濟總量僅相當于廣東省。 早在7年前,當時曾任遼寧省省長的聞世震就明確提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其關鍵就是要解決兩個問題:錢從哪里來,人往哪里去。這其實是整個東北面臨的問題。 針對這一問題,無論是來自上層和下面,幾乎都形成一個共同的結論:“有項目,什么問題都解決了!闭窃谶@樣一個出發點上,致使在很長一段時間里,省里到中央各部委去跑項目,各市到省里去“靠”項目,由于近幾年中央的項目也在相對的減少,同時東北三省也不在戰略考慮之內,所以近幾年到部委跑項目的熱情也不同以往那么高了。但靠項目來振興已成為東三省一個固定的“振興之路”。 記者在東三省采訪,無論是來自企業的領導者,還是企業的產業工人和普通的市民老百姓,不少都存在著這種傾向: “這回東北好了,中央要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給項目,給政策”。 “我們是親兒子,國家能不把項目給我們國企嗎?” “有了項目就有了錢,這回東北的國有企業日子就好過了! 去年10月底,國家支持東北老工業基地政策啟動,2003年第一批東北老工業基地改造國債項目計劃的通知剛剛下達,就對東北三省的100個工業固定資產投資項目批準立項,第一批100個項目,總投資額為610億。遼寧占52項,總投資額達442.1億元,占全部投資額的72.5%;黑龍江獲得37項,吉林獲得11項。這些項目中有些是新上的,有些是設備更新、技術改造的專項資金和項目。 然而就是這100個項目,在東三省所引起的反應也各不相同。在吉林省的政協會上,有的委員認為吉林獲得的項目少,在發言中說:“拿不到項目,體現吉林省政府無能!薄斑是遼寧的薄熙來有本事,100個項目,遼寧占了一半還多!痹2月11日的兩會上,黑龍江的省領導督促各市的領導,趕緊向省里報項目,各市也要有一批好項目,越多越好。目前黑龍江省已謀劃了近700個大的調整改造項目,總投資規模超過了3500億元。 很顯然,在東北的上上下下看來,有了項目,就解決了“錢從哪里來,人往哪里去”的問題。抓項目成為東北三省各級政府的工作中心。其實今日的抓項目和昨日的跑項目是“一脈相承”的。有一點是不能回避的,抓項目是最能讓人看到政績的,同時也是經濟工作中最直接了當的工作。項目一確立,就可以大干快上,并能熱火朝天,一年下來也便于檢驗工作的成績。在很多領導看來,項目還能直接體現在GDP的增長上。去年初,沈陽市政府把2003年定為“項目年”,年底,政府把經濟工作所取得的成績歸于“項目年”。有人對“項目年”提出異議,政府領導理直氣壯地說:“政府不抓項目誰來抓!边有的領導說:“有了項目,就有了發展的基礎;沒有項目,美好的愿望只能是空中樓閣! 東北三省,正是在這樣一個上下都普遍認同的理念下,比學趕幫超的“抓項目”。 然而,有經濟學家直言不諱地說:抓項目不是市場經濟,是計劃經濟的另一變種。吉林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宋冬林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說:人為的搞項目,抓項目,會更加的遠離市場。宋冬林擔心,如搞不好,中央批的100個項目,還將會使東北三省的鐵三角結構更加“固化”。 遼寧社會科學院社會學家武斌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幾十年都是在指令性計劃運行的東北三省,不僅僅是形成了一種經濟運行方式,同時還是一種生活方式、行為方式、思想方式,它的基本原則、它的運作方式和規律、它的精神本質已經深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深入到人們的行為方式和思想觀念之中,并成為一種“習慣”,這不會隨著經濟體制的改變而立即發生改變,還在潛移默化中發生影響,我們還會不自覺地用計劃經濟的思想方式來思考市場經濟的問題,還會用計劃經濟的原則方法來處理市場經濟的問題,這就不難理解我們的政府為什么熱衷于抓項目了。 政府角色的錯位 項目是經濟發展的載體。抓項目、謀發展,這本身無可非議,技術改造項目要上、招商引資的項目要搞、各類工程建設項目要干,而問題的關鍵是這些項目的主體是誰。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其實早在去年8月3日,在溫家寶總理與東北三省的黨政領導關于東北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座談會上,就項目問題就有過很激烈的交鋒。在那次座談會上,三省都拿出一些需要中央批的項目。溫總理在聽了這些項目的匯報后說:“今天,所有這些項目我都不能作回答,我希望把這些項目都交給企業去論證。”也就是在那次座談會上,溫總理就項目和政府的關系談了很多自己的觀點,他說:“每一個項目都得主要靠市場來決定和選擇,最終效果還得靠市場來檢驗。政府主要制定規劃和政策,營造投資、創業和發展的良好環境。政府不能代替企業定項目!彼說:“要認真總結以往的經驗和教訓,從根本上擺脫計劃經濟的思想羈絆和傳統的做法,改變那種單純地靠增加投入上新項目、主要靠政府運作和國家支持的思想和做法! 據說,在那次座談會上喊著“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要準備上大項目,以項目帶動”口號的一些人,最后被搞得灰溜溜的。 然而,東三省各級政府對抓項目仍是熱情高漲。在東北三省的各省兩會上,記者發現這樣一個現象,在振興東北的話題中,政府領導談得最多的是項目,而代表和委員們談得最多的、最關心的話題是如何改善經濟環境。一方是抓項目,一方提出要抓環境,這形成極大的反差。 改善市場環境,顯然是說給政府官員們聽的。其實這一話題的實質是指在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中政府應該如何定位,政府應該擔當什么樣的角色。 2月13日,記者在齊齊哈爾市采訪,記者隨處可見這樣的標語:“全黨抓企業,全民搞招商”。很顯然,當地政府是要表達一種對經濟工作的重視,但從另一方面不難看出政府對自身角色的定位。 至于環境建設,各地政府更熱衷于硬環境的建設,當誰提到軟環境時,政府官員們振振有詞:該下放的審批權力都下放了,再下放權力,那只有我們什么也不管了。其實官員話中的一個“管字,就活畫出東北一些地區對政府在市場經濟中的位置的認識誤區。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在東北三省中存在著一種誰也不愿“碰”的問題,即在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中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是什么。一方說是體制問題,一方說是結構問題。誰都承認兩個問題都存在,但政府在選擇上,就體現出藝術的高超性了。首先政府不否定體制性問題,但在兩個問題的排序上政府首先是把結構性問題放在第一位。 而現實,結構性的矛盾和眾多問題掩蓋了體制問題,體制改革的滯后又嚴重地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政府已習慣和適應對一切的“大包大攬”,這在政府看來是他們“天經地義”的角色。 2001年12月12日,時任遼寧省省長的薄熙來帶領全省14個市6800人的龐大隊伍到外地去招商,這樣的招商隊伍可稱得上是“史無前例”了。近年來,在東北各地,招商已經成為政府的主要工作。這不難看出東北三省的政府是一個強勢的政府,政府成為配置資源的主體,而這一角色的錯位,使很多經濟工作最后都變得“事與愿違”。 2月20日,遼寧大學哲學與公共管理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邵曉光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政府不能替代市場。政府要做的是推動市場化的建設,尤其是東北三省的政府必須要有這樣的市場理念。為什么要讓市場配置資源,而不讓政府配置資源,這是市場經濟的規律所決定的,同時在東北經濟的轉型時期,政府來做成本是很高的。 據有關人士透露,到2002年,遼寧省的呆賬資金高達1910億元,而中央政府可認賬的也就100多億元。很顯然更多的是政府在“管”中所支出的成本。 記者無論是在大連新船重工、鞍鋼、一汽、哈電集團等國有企業采訪,還是與三省的一些民營企業老板交談,來自企業經營者的普遍看法是:東北振興其關鍵是體制的創新、政府職能的轉變,越位的退出來,錯位的調過來,政府更要先解放思想,研究振興主要還是研究研究政府,找準自己的定位。 邵曉光教授還說:東北振興,政府不能大有作為,政府施展宏圖是在非市場領域,這才是政府所要擔當的角色。 權力和利益下的“產物”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就是要把應由市場行使的權力還給市場,切實轉變政府的職能,從而實現政府體制的創新。然而在東北三省的現實經濟活動中,面對與市場經濟體制不匹配的政府權力體制時,面對政經合一的權力壟斷和利益驅動時,市場失靈,局部利益和部門利益得以發揮。 體制上與市場經濟體制的背離,就直接表現在生產關系上,而生產關系變革的核心是利益格局的變化及利益再分配。 管得越多,利益就越多,這在東北三省已是一個眾所周知的現實。 沈陽的一位民營企業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大量的資源仍掌握在領導者手中,雖然近兩年沈陽在出讓土地上更加公開和市場化,但政府仍有大量可尋租的余地,信息資源、政策資源、支持和傾斜的力度等等還很多。 “管”和資源都在政府手中掌控,尤其有的當權者把這種權力不斷地放大,這自然而然地就為權力帶來了“租金”,尋租的市場發揮著效應。 在東北三省采訪期間,有很多人對記者說: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首先要反腐敗。腐敗成為東北現象中的“新東北現象”。 沈陽的“慕馬大案”震驚全國,涉及副局以上干部近50人。沈陽的蓋子被揭開之后,遼寧省副省長劉克田等人也相繼被查處。2月24日,中紀委又公布了對湖北省原省委副書記、省長張國光查處決定。對于張國光,很多人都不陌生,他在2001年前曾任遼寧省省長,還擔任過多年的沈陽市市委書記。在黑龍江省,有關買官賣官等腐敗問題被中紀委查處,在吉林省也有高官被“雙規”和查處。據中紀委公開的查處案件和官員來看,東北三省所占的比重遠遠高于國內其它地區。 由于東北三省的腐敗現象,使得一些企業家把東北三省視為投資的“高風險區”,其原因很簡單,腐敗給投資帶來很多不確定性,而且其成本太高。 今年1月8日,國務院新聞辦在京舉行記者招待會,遼寧省省長薄熙來、吉林省省長洪虎、黑龍江省省長張左己就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有關政策、措施和最新進展情況,分別回答了中外記者的提問。在三位省長的講話中,都談及到一個共同的話題———關于反腐敗。薄熙來說:“如果不能建立一個清明、廉潔、法治的社會,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將會困難重重!痹谶|寧工作20年,先后做過縣官、市長、市委書記、省長的薄熙來對這一現實的問題是再清楚不過的了。 腐敗,這一“新東北現象”,不能不說是在權力和利益下的一個特殊“產物”。難怪東北的一些老百姓說:東北干部的腐敗像“走馬燈”式的,都成了“連續劇”了。 在由官本位、崇尚權力、完全遵循什么都由政府出面和來管、權力可以交換成既得利益所構成的社會里,其市場經濟的發展也是扭曲的。全民創業的環境不具備,而是具備一夜暴富的環境。個人創業太難,其交易成本太高。記者在東三省采訪中發現一個帶有三省共性的現象,具有規模的大的民營企業不多,三省的民營企業大都從事餐飲、娛樂、桑拿、流通和房地產等行業,很少有從事制造業的。按理說,對于東三省這樣一個工業門類相對比較齊全,資源、人才、技術、工業文化都占有絕對優勢的區域,民營企業本應該進入制造業領域,可這里有上游,沒有下游,為什么東三省的民營企業竟遠離這些行業呢? 吉林大學經濟學院宋冬林教授對這一現象分析說:其關鍵在于東北民營企業進入市場靠的是和政府的關系。甚至,東北一些民營企業的發展靠的是黑、白兩道,一種是涉黑,一種是找官員。 很顯然,在以沈陽劉涌為代表的涉黑“經濟”,在東北是最為典型的了。而房地產、娛樂業等“一夜暴富”的行業,不能不說和權力有著密切的“因果關系”。用權力交換,彼此都可得到的利益,這一市場顯然是畸形的。而這一“市場經濟”狀態下的“產物”,對市場經濟體制的建設和確立、對社會公正和社會穩定都是具有破壞性的,同時把民營經濟引向了歧途,因為市長比市場更靈驗,權力主導著市場。 揮之不去的“國企”情結 在東北三省采訪,無論是政府的官員層面,還是在企業層面,或者是在普通百姓的社會層面,一提到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人們自然而然就想到的是國有企業和重化工業,仿佛振興東北就是振興國有企業和裝備工業。 哈爾濱電機廠重型車間主任智忠生,1971年進廠,今年已51歲了,近兩年企業效益好,加上時下振興東北熱潮,他仿佛又找到了東北老大哥的感覺。他說:“國家要強盛,只有靠國有企業,我們已等待了好多年了,這回東北人的日子該好過了!逼鋵嵲跂|北,很多人的心態都和這位車間主任一樣。 一度被稱為“中國工業搖籃”的東北三省,從鋼鐵、化工、重型機械、汽車、造船、飛機到軍工,各類工業大項目是星羅棋布。而主宰這些工業體系的絕大部分是國有企業。東北老工業基地國有經濟比重大,國有企業量大、面廣,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資產總額占全國15%。這就使東北人“與生俱來”有一種國家“離不開大兒子”的感覺,由此相當多的領導習慣于用傳統工業的思想模式來思考區域發展和振興東北的戰略及策略。 遼寧省政協副主席、省工商聯會長王植時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如果把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立足點僅僅放在國有企業和重工業上,這對振興東北是一種障礙,這本身就是一種計劃經濟的思維模式。” 在一些人看來,中央既然決定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就肯定會給錢、給項目、給政策,而受益的就是國有企業。同時很多地區為了跟上振興的步伐,把“寶”都押在了裝備工業和國有企業上。 據資料顯示,截止到2002年底,東北三省的中央企業及三級以上工業企業有400多戶,資產總額6096億元,實現銷售收入5092億元,利潤總額470億元。企業戶數只占東北三省國有及國有控股工業企業戶數的9.5%,資產總額、銷售收入和利潤總額分別占46%、72.1%和81.5%。而首批的100個項目,大都落到這些企業。 從這一組數字中不難發現,大量的國有資產,重化工業支撐著國有經濟。幾十年來始終提的結構調整的問題,解決的效果并不明顯,反而可能被固化。從數字中不難看出,東北三省與沿海發達地區的差距就在非公經濟上。 有人說:東北三省的經濟是“運動”式的經濟,是“戰役”式的經濟,習慣大干快上的“大躍進”式的“趕超”經濟。在很多人看來,國家大投資,上大項目,這樣就帶動整個經濟的發展。而實現這樣的經濟形態,也只有在有組織、有單位的群體中展開,而國有企業也正是實現這一經濟形態的最佳“載體”。國企“情結”是根深蒂固的。 在振興東北中,東北人走進一個誤區,那就是“比肩”西部開發。然而只要有心人稍微冷靜一點就不難發現,兩地是有本質差別的。一個是西部“開發”戰略,一個是東北“振興”戰略。而國家早在十六屆三中全會之前,對東北就明確指出:新形勢下調整、改造和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不僅僅是解決國有大企業的問題,也不僅僅是振興裝備工業的問題,而是促進東北的區域經濟進一步發展的問題。既要解決國有企業問題,同時要大力發展非國有經濟,發展國有與非國有相互融合的混合經濟。 其實,中國20多年的改革開放實踐早已證明,國有資本的比重正是以每年2個百分點下降,才有今天的成果的。 來自三省的很多有識之士,希望媒體給予強烈的呼吁: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真正的希望就在中小企業這一塊上。中小企業的發展,才意味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市場才有活力。有權威人士說,大企業從來就是和市場經濟不合拍的,大的國有企業困難期基本已經渡過,不給它政策,它也一樣會好,決不能被一些人打著大國有企業的旗號所迷惑,給中小企業的政策是雪中送炭,給大企業的政策是錦上添花,大企業歷來是“會哭的孩子”,政府在振興中重點就是把軟環境搞好。 由此,有人總結,在振興東北中出現了三種新現象,即重國有的,輕民營的;重外,輕內,如很多招商引資、改組、改造的項目,外資高于內地的,外地的高于本地的民營企業;重大,輕小。致使三省的民營企業對振興興趣不大,一位民營企業家說:“政府一直把我們看成是局外人,有機遇我們也沾不上邊,人家不帶我們玩,對發展民營經濟是虛的多,實的少。”而在國有和民營企業的對待上,吉林省國土資源廳的一位干部竟公開說:難道我們不保護國有企業的利益,還要保護個人私人企業的利益? 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需要激活的是市場的力量,而國企“情結”,人為的“畫地為牢”,使振興仍是在舊體制、舊框架、舊思路上運行。外表看起來“振興”搞得很熱鬧,而來自市場本身所能激蕩的力量和“勃勃生機”找不到。 無法回避的“包袱” 昨日的行業老大,今天很多都虛而不實。齊齊哈爾第一機床廠、第二機床廠,都曾是我國機床行業的“十八羅漢”和“八大金剛”之一。近兩年市場有了需求,企業有活干了,一線工人每月也能拿到上千元的工資。然而兩個企業是一個什么樣的狀態呢,二機床是上萬人的企業,目前下崗的有4000多人,退休的3900多人,在崗有3800多人。第一機床廠和第二機床廠的銀行呆賬之和,已達13.1億元。第二機床廠的資產負債率幾乎遠超過100%,早已資不抵債。 哈爾濱的“三大動力”———哈電集團,有著中國“動力之鄉”的美稱。哈鍋爐廠、哈電機廠、哈汽輪機廠是中央直屬管理的國有骨干企業集團,截止到2002年底,集團員工總數4.2萬人。近年來隨著市場的好轉,哈電集團去年實現銷售額和利潤額都是歷史最好的,實現銷售收入57.37億元,然而這樣大的銷售額,利潤僅為4480萬元。目前已簽定的正式合同為522.79億元,合同已簽到2006年的了,足以干5年。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上世紀90年代期間,哈電集團進行了股份制改造和重組,將三大動力廠和哈電站組成股份公司,并于1994年12月在香港H股上市,而原生活、后勤等服務部門組成實業開發總公司,企業的眾多包袱由集團背著。由于計劃經濟時代所形成的“企業辦社會”,在集團中職工的生老病死、婚喪嫁娶,企業無所不包,學校、洗澡堂、公檢法、醫院等社會機構,就連理發店都有,這些包袱企業已背了多年。據了解,三大動力廠每年每家要拿出2000萬元來解決這一現實問題,3家就是6000萬元,而這6000萬元是企業的純利,所以哈電集團銷售額很高,而利潤高不上來。 類似這樣的國有企業,在東北三省很普遍。有的企業領導對記者說:“企業除了火葬場沒有,剩下只要社會有的,企業都有! 客觀地說,對東北三省歷史所造成的問題是不能回避的。孤立、片面地看待問題,不是應有的態度。東北老工業基地的“震蕩”不能不說與1984年的“撥改貸”有著最直接的關系,而“撥改貸”也是在國家認識到再也不能走“管吃管填”的老路子而做的“自我割腕”的痛苦抉擇。撥款改為銀行貸款,這使很多在建項目背負起沉重的銀行債務。僅吉化30萬噸乙稀工程,總投資達196億元。后來被證明,這種沉重的銀行債務負擔,成為東三省企業走向衰落的重要原因。之后的“三角債”幾乎把企業拖垮。到1993年,國家逐步取消了計劃調撥和價格管制,放開了產品市場,東北老工業基地的企業被徹底地推向了市場。而這時,國有企業多年積累的“痼疾”顯露出來:產品已被新興企業所占領;國企設備老化,已不適應市場競爭要求;長期積累的應收賬款難以收回,銀行債務壓得企業抬不起頭;資源趨于枯竭,整個產業步入衰退期,等等。在“不改造等死,改造找死”的環境下,只能苦苦等待,等待國家支援、等待政府幫助、等待市場能分一杯羹。在“等、靠、要”的觀念支配下,東北的企業一步一步走向衰落。 東北曾創造過輝煌,為全中國做出過巨大的貢獻。同時,東北也承受著改革的壓力,為此付出巨大的成本。尤其是東北三省的產業工人,付出的代價可以說是巨大的。目前,東北國有企業有近500萬的下崗大軍。遼寧省省委書記聞世震說:“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最根本的是落實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中央作出振興老工業基地的決策,給東北的產業工人帶來希望,也是對幾代產業工人無私奉獻的回報! 近年來,遼寧在振興老工業基地中,應該說是先走了一步,加快了主輔分離的步伐,相繼落實債轉股、核呆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僅鞍鋼“債轉股”達64億元。用3年的時間,全面完成社保試點工作,累計實現并軌175萬人,累計做實個人賬戶基金88億元,兩年來實現就業和再就業180萬人。老工業基地初現生機,開始走上振興之路。 然而,在黑龍江和吉林兩省,關于冗員、關于債務、關于分離企業辦社會等問題仍沒有解決。兩省需解決社保人員就有300多萬人,即使是分攤,企業和當地政府也很難籌集到錢,但這又是必須卸的“包袱”。哈爾濱市社會科學院經濟學研究員楊明遠說:“項目可以用市場的辦法,但社保這一塊,中央即使是勒緊褲腰帶,也要多拿些錢,幫助東三省把這一門檻邁過去,這不是索取、不是伸手,這是對歷史的補償! 尾聲 從山海關上火車,一路北上,坐在列車里,會經?吹接骈_來的一列又一列滿載著原木、糧食、原油、鋼鐵、汽車、煤炭……的列車,由關外開往關內。每天不知有多少這樣的物資運往全國各地,東北三省是一片富饒的黑土地。 1959年,大慶油田第一口基準井噴油,中國一舉甩掉貧油的帽子。迄今為止,大慶油田累計上交稅金4061億元,承擔原油價差4190億元。與此同時,大連機車車輛、大連造船、鞍鋼、沈飛、一汽、東重等大企業同樣成為東北經濟的重要象征。每年600億公斤的糧食產量舉足輕重,黑土地還是共和國的天下糧倉。 據資料顯示,東北三省原油產量占全國40%,木材的產量占全國的50%,汽車的產量占全國的25%,其中重型卡車的產量占全國的50%,造船的產量占全國的1/3,重型裝備制造業和重要軍品生產的地位十分突出,農業商品糧占全國的1/3,這就是東北三省的父老鄉親對共和國的付出。 在這片富饒的熱土上,在新中國的偉大建設中不知上演了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東北貢獻了“工業憲法”,貢獻了老孟泰精神,貢獻了鐵人榜樣,貢獻了雷鋒精神。而即便是在改革開放的關鍵時刻,第一個“租賃企業”,第一個“破產企業”,第一個境外上市的國有企業,第一個國內A股上市的民營企業……,這里不知創新了多少個中國第一。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的宇航員楊利偉是遼寧人,最近榮獲國家最高科技獎的“黃土之父”劉東生、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總設計師王永志也是遼寧人。東三省無論是科技,還是體育、文化等領域都向全國輸送了大量的人才和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而即使在東北三省承受著改革巨大的震痛的時候,東北的小品和笑星不知給全中國帶來多少歡笑。 有著率真、豪放、勤勞、善良品格的東北人,在經受了變革和轉型的一次又一次的陣痛之后,變得更加堅韌、務實、果敢,他們深知這片熱土最缺的就是商業精神,東北人正以百倍的勇氣和信心去融入這偉大的變革時代。人們完全可以相信,在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過程中,東北人會展現他在市場經濟中的力量。 一個“新東北”一定能在振興中崛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