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為什么要發布《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管理辦法》?
答:資本監管是商業銀行審慎監管的核心內容,實施嚴格的資本監管制度,有利于提高銀行體系的穩健性,促進金融市場的公平競爭,保護存款人利益。制定并發布《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具有重要意義:
一是有利于強化資本監管的有效性。雖然《商業銀行法》明確規定了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但中國現行監管法規一直未對資本不足銀行規定明確的監管措施,并且在資本充足率計算方法上也放寬了標準。這些問題不利于反映銀行的真實風險狀況,也難以有效控制商業銀行資產快速擴張,客觀上導致中國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明顯偏低。建立完整的資本監管制度,修改現行的資本充足率計算方法,有利于強化對商業銀行的資本監管,健全商業銀行資產擴張的約束機制,為貨幣政策的實施奠定堅實的微觀基礎。
二是有利于縮小中國資本監管制度與國際標準的差距。1988年巴塞爾資本協議已被100多個國家采用,并寫入《有效銀行監管核心原則》,成為資本監管的國際標準。新資本協議在總結發達國家資本監管成功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最低資本要求、監管當局監督檢查和市場約束的三大支柱。銀監會借鑒國際銀行業資本監管的成功經驗,建立適合中國國情的資本監管框架,將逐步實現中國銀行監管制度與國際慣例接軌,促進銀行業公平競爭。
三是有利于實現與近年出臺的各項監管法規的銜接配套。近年來,中國先后出臺了《金融企業會計制度》及《貸款風險分類指導原則》、《銀行貸款損失準備計提指引》等監管規章,最近全國人大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并修訂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這些法律為制定審慎的資本管理制度奠定了基礎。修改現行資本充足率計算方法,有利于提高各項規章制度之間的一致性,并逐步建立一套相對完整的銀行審慎監管規章體系。
問:與現行資本充足率計算方法相比,《辦法》在信用風險資本要求計算方面有哪些變化?
答:與現行資本充足率計算方法相比,《辦法》在確定各類資產的風險權重方面采取了更加審慎的態度,同時對1988年協議不合理之處進行了調整。變化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一是《辦法》借鑒新資本協議標準法,使用外部信用評級公司的評級結果確定商業銀行境外債權的風險權重。二是取消了對國家特大型企業、國家大型企業、非銀行金融機構的優惠風險權重。三是嚴格按照1988年資本協議認可實物抵押品,取消了土地房屋產權、居住樓宇、動產物業抵押貸款的優惠風險權重。四是表外業務風險資產的計算,采用1988年資本協議兩次轉換的方法,通過表外項目的信用轉換系數和交易對手的風險權重確定風險加權資產。
問:為什么《辦法》將市場風險納入資本充足率監管框架?
答:1996年巴塞爾委員會發布的《關于市場風險資本監管的補充規定》是1988年資本協議的組成部分。發達國家以及一些發展中國家都已經對市場風險提出單獨的資本要求。近年來中國商業銀行交易業務種類和規模逐年擴大,市場風險也不斷增加。監管當局適時要求商業銀行對市場風險計提資本,有利于提高商業銀行對市場風險的防范意識。考慮到中國部分商業銀行市場風險的總體規模較小,《辦法》只要求交易賬戶總頭寸達到一定規模的商業銀行針對市場風險計提資本。
問:為什么《辦法》提出要在貸款損失準備計提充分的基礎上計算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
答:一般準備是用于彌補尚未識別的可能性損失的準備;而專項準備是針對貸款損失程度計提的用于彌補專項損失的準備,應該視為商業銀行經營成本的一部分。貸款損失準備提取不充分,不僅將降低商業銀行抗風險能力,也會造成商業銀行利潤虛增。因此,只有在充足計提貸款損失準備的前提下,資本充足率計算才真實可信,在各行之間才具有可比性。
自今年開始中國商業銀行已全面實行貸款五級分類,監管當局要求商業銀行2005年底前提足貸款損失準備,為真實計算資本充足率奠定了基礎。《辦法》要求在貸款損失準備充分計提的基礎上計算資本充足率,有助于保持監管規章之間的一致性,健全銀行審慎監管的規章體系。
問:為什么《辦法》就監管當局對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的監督檢查規定的如此詳細?
答:1988年巴塞爾資本協議問世以來,許多國家的監管當局都在不同程度上同時使用資本充足率、資本充足率監督檢查和信息披露這三項手段,強化資本監管,確保銀行穩健經營。
《辦法》參考新資本協議第二支柱和《銀行業監督管理法》第四章的有關規定,明確了監管當局的監督檢查職能,在資本充足率的監督檢查方面建立了一套操作性強、透明度高的標準和程序,目的是做到監管工作有法可依,確保各項監管措施的落實。《辦法》有關資本充足率監督檢查的核心內容是按資本充足率的高低,把商業銀行分為三類,即資本充足、資本不足和資本嚴重不足的銀行,并分別采取相應的監管措施。為防止資本充足銀行的資本充足率降到最低監管標準之下,監管當局可采取干預措施;對資本不足的銀行,監管當局可采取糾正措施;對資本嚴重不足的銀行,監管當局還可要求商業銀行調整高級管理人員,并依法對商業銀行實行接管或促成機構重組,直至予以撤銷。
問:為什么《辦法》對資本充足率的信息披露提出了具體、詳細的要求?
答:《商業銀行信息披露暫行辦法》對資本充足率方面的信息披露只做了粗線條的規定。《辦法》借鑒了新資本協議第三支柱的要求,在《商業銀行信息披露暫行辦法》的基礎上,從風險管理目標和政策、資本充足率計算的并表范圍、資本、資本充足率、信用風險市場風險五個方面細化了披露要求,進一步提高商業銀行經營信息的透明度,有利于公眾和投資人了解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的真實情況,強化對銀行經營行為的市場約束。
問:根據巴塞爾委員會最近發布的新聞公報,新資本協議將在2004年年中公布,2006年底在十國集團開始實施,為什么中國還按照1988年資本協議制定《辦法》?
答:中國銀監會充分肯定巴塞爾新資本協議的總體框架及各項目標,并通過各種渠道對新資本協議的修改提出意見和建議。中國大多數銀行不屬于新資本協議界定的“國際活躍銀行”,現階段也缺乏實施新協議的內外部環境,因此,按照新協議三大支柱框架構建的《辦法》,是中國銀行業的現實選擇,也有助于我們循序漸進地達到新資本協議的各項目標。
國際金融界普遍認同中國對新資本協議的反映,認為中國在1988年資本協議的基礎上,實施新資本協議的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制定中國的資本監管制度,是符合中國銀行業實際的現實選擇,是積極的、務實的。巴塞爾委員會主席卡如納曾明確表示,中國推遲實施新資本協議,出臺新的資本管理制度,符合中國國情,這也與巴塞爾委員會的觀點完全一致。各國應采取靈活、務實的策略向新資本協議過渡,巴塞爾委員會支持一些國家在以后幾年繼續執行1988年協議,同時鼓勵加強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
問:《辦法》的實施對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的影響如何?銀行業將如何應對帶來的挑戰?
答:由于《辦法》要求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的計算建立在貸款損失準備足額提取的基礎之上,并在計算信用風險資本要求時采取了更為審慎的標準,部分銀行還要對市場風險計提資本,因此《辦法》實施后,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都會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鑒于中國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總體偏低的狀況,在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的基礎上,《辦法》規定2007年1月1日為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的最后達標期限。在過渡期內,未達標的商業銀行要制定切實可行的資本補充計劃,銀監會將監督各行資本補充計劃的落實情況,并采取相應的監管措施。
我們認為,商業銀行一方面通過強化內部約束,提高資產質量,加大不良資產的處置力度,改善經營狀況,增強自我積累能力,提足貸款損失準備,從內部補充資本;另一方面通過敦促股東增加資本、引進戰略投資者、發行長期次級債券、可轉債,符合條件的商業銀行還可發行股票等工具,從外部渠道補充資本。大家可能注意到,最近國務院決定動用45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補充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資本,推進國有商業銀行改革,部分股份制商業銀行通過發行次級債務工具籌集資本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我們相信通過政府有關部門、監管機構和商業銀行的共同努力,絕大多數的商業銀行都將在規定時間達到8%的資本充足率要求,屆時銀行體系抵御風險的能力將得到明顯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