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體育 娛樂 游戲 郵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點卡 天氣 答疑 交友 導航
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內財經 > 關注“通脹” > 正文
 
內生投資推動中國經濟 “經濟過熱論”可以休矣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2月26日 12:57 南方周末

  經濟月評 高輝清(國家信息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

  有關統計表明,30年前全球發達國家和地區有24個,20年前則有28個,現在依然是28個。今后的20年將是中國進入發達國家行列的最后機會

  以2003年為起點,未來20年對中國經濟而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發展時期。從國際經
驗看,人均GDP超過了1000美元的國家或地區面臨著兩種發展趨勢,一是經濟繼續騰飛,十幾年后邁入發達國家和地區的行列;二是始終在小康水平線上下徘徊,一不小心,來一場經濟危機,社會財富就被洗劫一空——“一夜回到了解放前”!

  有關統計表明,30年前全球發達國家和地區有24個,20年前則有28個,現在依然是28個。換句話說,自從亞洲四小龍加入到這個行列之后,整整20年過去了,居然再也沒有一個新的經濟體邁進過這個門檻!而且對絕大多數發展中國家和地區而言,從目前的發展趨勢看,要想實現這種飛躍,再過20年,依然希望渺茫!!

  作為發展中行列的佼佼者,中國是惟一的可望經濟再保持快速增長20年的國家。于是,人們的目光都不約而同地轉向了中國。日本學者關志雄先生曾在他的“事實求是”專欄中寫有評論:今后的20年將是中國進入發達國家行列的最后機會。

  現在,我們想問這一問題:時隔40年之后,中國大陸能否成為繼四小龍之后第一個邁入發達行列的經濟體?

  轉折時期的一場特殊爭論

  展望未來不妨先看眼前,因為它是將來20年的起點。2003年無疑是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在這一年中中國邁入了重化工業時期,民間資本的力量以前所未有的姿態第一次得到了充分的表現;人均GDP超過了1000美元,第一次擺脫了窮國的身份;為全球經濟的復蘇作出了巨大貢獻,在全年世界經濟3.2%的增幅中,中國貢獻了1.1個百分點,比美國還高出0.4個百分點。

  然而,在這一重要的轉折時期,國內經濟界爆發了一場特殊的爭論,這就是關于“中國經濟是否過熱”的大辯論。這一口水仗從去年初吵到現在,不僅幾乎所有的大牌經濟學家介入其中,而且到后來只要是開宏觀經濟會議,此問題必成會議爭論的焦點。盡管如此,迄今為止依然沒有一個明確結論!我們之所以重提此話題有兩個原因:一是2004年1月份工業數據已經出來,剔除春節因素,到達了近8年來之最,使得人們更加加重了“經濟是否已經過熱”的疑慮。這種情況下,宏觀調控部門已經開始在擔心“投資已經偏快”,與此同時開始強調“防止通貨膨脹”。二是不搞清此問題,就沒法搞清楚當前中國經濟的真實發展態勢,進而無法對未來經濟運行作出準確判斷。

  目前,學界關于“經濟是否已經過熱”的爭論出現了一種很奇特的現象:正方和反方雖然談論的題目為同一個,但強調的論據卻各不相同。前者強調的是投資、貸款、貨幣和部分生產資料價格變化,后者則舉證失業率、商品零售額、消費物價等另一些重要數據。實際上,他們之間進行的是“一場沒有接觸的交鋒”!之所以會出現上述情況,有兩個主要原因:(1)迄今為止,經濟界關于“經濟過熱”并沒有一個公認的衡量標準(實際上,不僅“經濟過熱”,一些在經濟界甚至已經談論了幾百年的概念,如泡沫經濟,按《新帕爾格雷克經濟學大辭典》的話來說:“理論界尚未達成對泡沫狀態的一致同意的定義”)。經濟學家們經常被稱為是診斷經濟疾病的醫生,但實踐表明這個醫生并不好當。就“是否過熱”這個問題來說,醫院里真正的醫生只要拿一根溫度計測量一下,就可以解決了。但是,經濟學家們卻沒有這樣的溫度計!(2)經濟界缺乏一個共同遵循的討論問題的方法論。當年,在延安整風初期,大家對各種問題都爭論不清。毛澤東同志說,我們別再就具體問題進行糾纏了,先來學一下方法論,學一下辯證法。現在,我們的經濟學家在“經濟是否過熱”的問題上同樣糾纏不清,是否也應該學一學方法論?!這樣一來,雖然沒有一個具體的衡量標準,但至少可以在同一個邏輯框架下談論問題,就不會出現現在這樣論據各異的混亂局面!

  按照辯證法的觀點,看待問題顯然需要有大局觀,不能只片面地強調哪一方,要正反兩面都看,找出矛盾的主要方面。而且要有普遍聯系的觀念,看問題不能只看現象,不分析本質。以此邏輯來分析,我們認為,當前的“經濟過熱”是個假命題,或者說,當前我們所面臨的只能說是一個“在被扭曲了的經濟過熱”!

  首先,有四個理由說明“經濟并未過熱”。一是并未出現通貨膨脹。目前物價雖然出現明顯上漲,但總體幅度較小、涉及商品范圍不太大,而且缺乏持續快速上漲的動力。這種狀況不僅不能說經濟已經過熱,相反在我們看來,這是有利于經濟健康發展的最佳物價環境。二是前幾年民間資本沒有啟動時,經濟增長已經“七上八下”,今年民間資本剛啟動,雖說有點猛,但如果因此就說已經“過熱”,就未免太輕率了,因為以此邏輯推理,經濟則除了“偏冷”,就只有“過熱”了,不冷也不熱的正常態就永遠不會出現了!!三是從經濟周期的視角看,當前經濟增長速度還遠未達到過熱的水平。我們只要考察上一個經濟周期(按谷-谷方法劃分)中歷年的經濟速度,就會發現從1990年至1998年9年中只有3年的GDP速度低于9.1%,換句話說,2003年經濟增長雖為近7年來最快,但實際上還不到上一個經濟周期的正常水平!四是高投資率有合理性。經濟結構調整和升級,重化工業發展需要高投資來支持;城市建設、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建設既是投資需求,也是最終需求,另外,計入房地產投資的絕大部分也是最終需求,所以,現在投資需求大于消費需求,似乎不相匹,實際上沒有必要擔心。

  其次,有三個理由說明,所謂的“局部過熱”跡象在一定程度上是因非經濟因素帶來的扭曲表現。一是“三荒(煤、電、油)”主要由電荒引發,而它主要來自重化工業、高能耗和宏觀調控的失誤。二是糧價上漲部分地也是由一些地方在這方面的工作失誤所導致,因為前幾年糧食產量就持續下降,而且一些地方撂荒嚴重,但沒有得到及時糾正。三是行業產能過剩不等于經濟過熱。因為在過剩經濟時期,產能過剩的行業永遠存在,這很正常,所以,不應該認為產能過剩就是經濟過熱,否則將永遠沒有不過熱的時候。更不應該用供給制時代的觀點來看待它,以為“產能過剩并不等于經濟過熱就是浪費,浪費就是犯罪”!而之所以會出現這些扭曲,筆者認為主要原因在于:人們對中國經濟發展的規律還沒有獲得較好的認識,缺乏預見性,以至于當經濟轉折點突如其來地出現在我們面前的時候,我們卻沒有做好準備;猶如在一個孩子降生的時候,大人們卻沒有備好包衣,以至于孩子遭受了不必要的風寒。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歷時一年多的“經濟過熱論”之爭可以休矣!與其將精力浪費在沒有結果的爭吵上,不如想些招數來治理被扭曲的環境,以便經濟在充分發揮增長潛力的同時,不再為一些被扭曲了的過熱現象所干擾。有研究表明,如果沒有這些扭曲制約,中國的資源得到充分利用,中國的潛在的GDP應當在12%以上。

  中國經濟可持續增長的潛力

  要了解中國經濟增長的奧秘,關鍵的一點在于,要分析清楚推動中國經濟的主動力——投資。從增長的格局看,2003年中國經濟單輪驅動特征非常明顯,如果上述“經濟過熱”能夠成立的話,那也就只能說是“投資的過熱”了!但是投資過熱了嗎?下面,我們從四個角度、八個方面來分析一下“中國投資增長的動力”。

  第一個角度是投資主體。2003年投資主體毫無疑問是民間投資和地方政府。在中央政府投資下降的情況下,民間投資唱了主角,地方政府是配角。(1)民間投資過去一直為人們所忽視,曾經以為它只能起一些拾遺補缺的作用,但現在這個觀點被徹底地改變過來了。2003年,在許多領域,地方政府優惠招商和新一輪經濟上升周期開始形成的刺激,民間投資的力量在短時期內集中地爆發了出來。(2)政府投資力量依然非常明顯。尤其是因為對現行的土地批租行為,沒有一個規范的條例進行約束,導致了有關土地開發的非理性膨脹。

  第二個角度是改革,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1)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國有經濟從競爭領域退出的速度越來越快,而民營資本和外資可介入的領域越來越多,其中,一個集中的體現就是,在過去幾乎全部由國有經濟壟斷的公用事業領域,民間資本和外資進入的速度非常快。(2)在戶籍制度改革推動下,過去被抑制的城市化建設速度明顯加快。有人估算,2003年基礎項目投資對中國整體投資增長的貢獻在40%左右。

  第三個角度是產業發展。(1)產業轉移越來越普遍,除了以制造業為代表的國際產業向中國的轉移之外,在中國境內產業的梯度轉移也漸成趨勢。(2)中國工業基本上已經由輕紡工業升級到重化工業,而重工業較長的產業鏈條帶動了一系列相關產業投資的增長。

  第四個角度是調控政策。(1)2003年貨幣政策是前松后緊,但總體上看還是比前幾年明顯偏松。銀行貸款對固定資產增長的支持作用非常明顯。(2)2003年,從經濟發展的角度看是出人意料地好,但從宏觀調控的角度來看,則可以說是表現不盡如人意。這其中原因有幾點:一是在中國經濟不斷融入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過程中,政府顯然還缺乏在新環境下調控經濟的經驗和有效手段;二是政府改革沒有到位,一些宏觀調控傳導機制不完善;三是民營投資突然快速增長,政府找不到給它們降溫的市場手段。

  在上述八大動力中有合理因素,也有不合理因素。隨著今年政府改革和金融改革的加速推進,這不合理因素將逐步得到化解。其中,產業轉移、重化工業、民營化、城市化、民間投資基本是經濟發展內生的動力,一般不會產生負面影響,因而可持續發展,從而使得高投資將在較長時期內成為推動中國經濟保持高速增長的最直接動力。

  20年后中國有可能成為一個發達國家`

  通過國際比較可以看出,高投資率是經濟起飛伴生的必然現象,要保持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在消費需求增長相對平穩的情況下,就要有持續快速增長的固定資產投資來支持。在這一時期,投資率比一般年份將明顯偏高。當年,日本經濟在高速增長時期,投資率就比一般年份高出4-5個百分點;韓國在經濟騰飛時則比一般年份高出7個百分點左右。在高投資的支持下,中國經濟應該可以繼續保持平均8%以上的速度增長,即使人民幣匯率保持現有水平不變的情況,人均GDP也幾乎可達到5000美元,正好與現在發達國家中最低水平相當。

  當然,要成為一個發達國家,不僅需要人均GDP可達到5000美元較高水平,還需要滿足其他一些條件,它們包括:(1)強大的工業實力和技術力量,(2)強大的科技教育力量,(3)一個日趨開放民主的社會發展環境。在這些方面,我們與發達國家和地區相比目前還存在著一些差距,但從亞洲四小龍成功經驗看,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這些方面將逐步得到完善。

  當然,與亞洲四小龍相比,我們也有不可比之處。比如說,當年四小龍騰飛之時得到了歐美大力支持,可以很容易地引入大量先進技術,但中國卻沒有這一優勢,別人不會心甘情愿地轉讓技術給我們:一是因為我們的制度與他們有些不同,對方還存有一定的戒心;二是中國太大了,一旦成為發達國家,將撼動歐美在國際中的主導地位。然而,中國也有自己獨特的優勢,比如具有巨大潛力的市場已經越來越成為稀缺資源,“以技術換市場”將越來越顯示出它的威力。再比如,中國制造業構成了較完善的體系,每個產業發展容易得到上下游產業的支持,容易形成產業聚集效應。

  總之,今后20年對中國實在太重要,如果把握得好,我們很可能順利進入發達國家行列,反之,我們也可能在有生之年永遠地錯過機會,因為20年以后,中國將進入老齡化社會,那個時候,再去追趕難度將會加大。






評論】【財經論壇】【推薦】【 】【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一
關鍵詞二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3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