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0億美元外匯注資背后:中央政府改革思路轉變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1月15日 14:48 南方周末 | ||
從財政無償注資到成立匯金公司用外匯儲備有償注資,中央政府在國有銀行改革思路上發生了重大轉變:不再為四大國有銀行提供免費午餐,也不再采取“排隊分果果”式的同賞同罰 本報記者夏英 出人意料的并非是對國有商業銀行的注資——此舉早在預料之中,不在預料之中的是注資方式:居然采用了罕見的外匯儲備,而非傳統的財政注資。 1月6日,國務院宣布選擇中國建設銀行和中國銀行為股份制改革試點,并動用450億美元外匯儲備對二者注資,同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宣布注資已經于2003年的最后一天完成。 上述消息立即引起舉世關注,在國內,新浪網在兩日之內就出現了1萬多條的網發評論,滬深兩市的銀行類個股則應聲而漲,出現了一波行情。 1月7日,標準普爾信用評級機構宣布把兩家銀行的長期外幣評級展望由穩定提升為正面。1月8日,穆迪宣布將財務評級為D-的中國銀行和E+建設銀行確定為穩定。 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亞洲首席經濟學家陶冬說:“此舉給中國銀行改革注入新活力,使中國銀行改革重新邁開步伐。”花旗環球金融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黃益平則簡明扼要地評價說:“這意味著中國的銀行改革提速。” 很明顯,改革路徑的選擇凸顯了中央政府一石二鳥的戰略意圖:加快國有商業銀行改革,同時緩解人民幣升值壓力,而前一個意圖又居于核心地位。 對籌劃良久的國有商業銀行改革來說,這是一個激動人心的開始。 不再有免費午餐 2003年末,中國外匯儲備規模達到4032.5億美元,比2002年年末激增11684億美元,是歷史上外匯儲備增加最多的一年。但是,外匯儲備的增加并非全是利好,它會增加中央銀行的壓力,并且在國內出現經濟過熱苗頭的情況下,又會助長通貨膨脹。 同時,財政情況并不樂觀。去年中央財政的收入為2萬億元左右,赤字在3000億元左右,需要財政掏錢的地方越來越多,諸如填補社保基金窟窿、建設足以應對諸如SARS這樣的緊急疫清所需要的快速反應醫療體系和基礎醫療體系等事情都需要財政掏出大量資金。 采用罕見的外匯儲備,而非傳統的發行次級債、特別國債或者財政直接撥款,這是本次注資不可忽視的背景之一,但顯然并非問題的全部。 在注資方式的表面變更之后,實際上隱含著中央政府在國有銀行改革思路上的重大轉變:中央政府不再為四大國有銀行提供免費午餐,也不再采取“排隊分果果”式的同賞同罰。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在長達10年的國有銀行商業化改革——這一改革在1993年啟動——中,這種改革方式被證明效果不彰。 1998年和1999年,中央政府曾經啟動一次大刀闊斧的改革。1998年,財政向四大銀行注資2700億元,1999年,又通過四大資產管理公司剝離1.4萬億元的不良資產。中央政府當時曾經警告說:“這是最后的免費午餐” 但是從那以后到現在的5年內,留在四大行體內的未剝離不良資產和新增不良資產的累計又已經達到2萬億元。經濟學家們把這種現象視為“道德風險”的典型。 這種并不成功的改革,促使中央銀行改變思路,新方法是:利用四大行對競爭的擔心,區別不同情況給予獎勵。那些獲得關鍵性獎勵——比如第一個得到資金注入,第一個獲準上市——的國有銀行,將獲得先發優勢,成為行業領頭羊,這一點對四大行來說,具備致命的誘惑力。 方案的設計已經彰顯這一思路。 45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3800億元——的外匯儲備并非澤惠全部四家國有獨 資商業銀行,而是給予了其中的兩家——建設銀行和中國銀行,它們備獲得225億美元的注資。此前—年,建設銀行、中國銀行和工商銀行已經展開激烈的上市競賽,上報了股份制改革方案,但是,前二者最終勝出,原因在于二者有更好的資產質量,相對充足的資本金規模。 注資并非免費獲得,兩家銀行必須向新成立的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支付利息。中國銀行的新聞發言人王兆文表示:“從收到這筆錢的第一個小時起,我們就必須為其支付利息。” 必須指出的是,中央匯金是作為出資人身份出現的。國家外匯管理局負責人強調說:“用外匯儲備向銀行注資不是財政撥款,而是一種資本金投入。”也就是說,一旦建設銀行和中國銀行成為股份公司,匯金公司就可以將這些注資轉為股權,從而成為兩家銀行的股東。而匯金公司的既定職責,按照外管局負責人的描述,是“督促銀行落實各項改革措施,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力爭股權資產獲得有競爭力的投資回報和分紅收益”。 這家去年12月16日才成立的公司,將由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銀監會擔任董事和監事。 顯然,上述改革方案設計與1998年和1999年的注資和剝離大不相同。前者設計了明確的返還和約束機制,并且在四大行內部引入了競爭,而后者對四大行的扶持是“一視同仁”的,四大行享受到的是“免費午餐”。國有獨資商業銀行在中國銀行體系內處于事實壟斷地位——四大行資產占銀行業資產總量的60,國有重點企業貸款份額的80,國有重點建設項目貸款的70,在這種清況下,后者的改革并不能形成自發的競爭動力。 央行研究局前研究員陸磊說:“這次改革提了兩句話,一是在處置不良資產時要嚴肅追究銀行內部責任人,一是要嚴厲打擊逃廢債。這是第一次注資和剝離時沒有明確過的。” 注資僅是第一步 450億美元的外匯注資,將使中國建設銀行和中國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在2002年末兩家的資本充足率分別是6.91、8.15——提升到約15左右,但由于這些注資不被允許用來核銷不良資產,在短期內,兩家銀行的不良資產率——截至2003年9月末,兩家的數據分別是11.92和18.07——都難以迅速大幅下降。 這樣的不良資產率水平,高于央行的降到10%以內的要求,也遠高于外資銀行的普遍壞賬水平,比如花旗銀行和匯豐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就分別只有27和3。 也就是說,資本金的補充,僅僅是完成兩家國有商業銀行改制的第一步,如果不良資產問題不能得到解決,那么二者在國際資本市場上的吸引力仍然十分有限。 按照常規,核銷壞賬的資金首先來源于撥備(呆賬準備金),其次來源于撥備前利潤,再次來源于資本金。 建設銀行2002年必須計提100準備金的損失類不良資產就達到569億元,但是相應的準備金只有350億元;中國銀行的損失類不良資產為1874億元,準備金也只有900億元。以2002年的情況來看,兩家銀行的撥備都不足以核銷不良資產。 至于撥備前利潤,陶冬介紹說,依據他們的測算,按照現在四大行的利潤增長水平,至少需要20年時間才能化解不良資產。顯然,這也不是快速降低不良資產率的捷徑。 剩下的途徑就是用資本金沖抵了。由于四大行是國有獨資商業銀行,所有者權益人是財政部,因此用資本金沖抵壞賬必須經過財政部批準。 根據《財經時報》報道,財政部副部長樓繼偉日前透露,將允許兩家試點銀行用原有的3000多億元所有者權益對不良資產損失進行沖銷。如果此言不虛,那么建設銀行和中國銀行的不良資產難題將很快迎刃而解。 如果此言為虛,那么建設銀行和中國銀行仍需與不良資產打一場硬仗。這場戰斗可能包括向中央銀行爭取不良資產證券化、自主處置不良資產、中外金融機構合作處置不良資產等方面的新措施和優惠措施,以及加強對新增貸款風險的控制。 對新增貸款的風險控制可能是重中之重。黃益平警告說,得益于宏觀經濟好轉和巨大利差,過去兩年,銀行獲取了大量利潤,并因此勾銷了大筆壞賬,但是同時,銀行也迅速發放了大量貸款,并且這些新貸款中的很大部分進入了帶有很大泡沫的行業,比如房地產和汽車行業,必頓警惕經濟增長放慢的影響。 從“輸血”到“造血” 最近兩個月,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副行長李若谷、銀監會主席劉明康多次在不同場合闡述中國國有獨資商業銀行的改革思路。 這一改革思路,大而言之,是要先選擇一到兩家國有獨資商業銀行進行改革試點,具體來說,則是所謂的“三步走”:第一,解決不良貸款和內部經營機制問題;第二,把它們改組為股份制公司,按照公司治理的原則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結構;最后是在時機成熟之際,讓它們上市。 這個“三步走”的第一步,現在看來,為四大國有銀行“輸血”的成分多些,而后兩步則著重于“造血”機制的建設。顯然,如何“花錢買到機制”,實現從“輸血’到“造血”的平滑過渡是改革的關鍵。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魏加寧認為,這個機制包括:補充資本金后的國有商業銀行,能否真正建立起規范的現代公司制度,能否建立起完善的公司治理結構,能否建立起真正的董事會,能否成功引入戰略投資者,以及最后成功上市。 顯然,這些機制的建立和完善會牽涉到諸多復雜問題,比如改革國有銀行過長的管理鏈條,削減龐大的員工隊伍,重新對銀行進行戰略定位,設計新的績效考核和薪酬體系,以及建立有效的風險控制體系等。因此,從“輸血”到“造血”勢所難免,但還有一段長路要走。 不管如何,45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往資畢竟啟動了新一輪的國有獨資商業銀行的大規模改革。1月8日,周小川對外強調,國有商業銀行改革將全面提速,下一階段的改革將出臺若干“重頭戲”。 分析人士相信,中國建設銀行和中國銀行會在未來的12個月到18個月內接踵上市。建設銀行有望拔得頭籌,通過上市籌集超過50億美元的資金。 之前,中保財險和中國人壽接踵在國際資本市場上市,特別是后者,籌資規模達到30.1億美元,為2003年國際資本市場最大的公開招股,民生銀行也將于近期在H股上市。如此大密度的國內金融機構海外上市,會不會使國際資本市場的投資者失去興趣或者失去承受能力? “大家都在看中國市場,這是毫無疑問的,承受能力也不是問題,關鍵是投資者對你有沒有信心。”黃益平說。 國際投資者和評級機構對中國的銀行業一向比較悲觀,他們總是抱怨無法依據公開信息來判斷銀行的真實問題和真實業績。黃益平說:“中國銀行業要扭轉國際投資者的這種悲觀看法,必須改變外在形象,增加透明度,另外要改善資產質量。” 除了要致力于贏得投資者信心外,兩家銀行上市還面臨著是分拆上市還是整體上市,是在內地、香港還是紐約市場上市的系列問題。 而上市的最終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還要依賴于大規模的資產重組是否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