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漩渦”中的馬富才 傳言曾稱其將出任山東省長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1月13日 09:48 《財經時報》 | ||
作為中石油的最高領導者,低調的馬富才過去一年多次處于輿論的關注之中 □本報記者田予冬 馬富才目前或許正在經歷他入主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以下簡稱“中石油”5年多來最大的一次考驗。因為中石油川東鉆探公司“12·23”特大井噴事故,使這位中國最大 那場突如其來的事故無疑是一場空前的災難,截至今年1月5日下午3點,“12·23”特大井噴事故死亡人數為243人。從此次事故被公開報道始,對中石油甚至馬富才本人的詰責便撲面而來。 馬富才仍在正常工作 “馬總現在不方便接受采訪。”2004年1月6日,中石油總經理馬富才的秘書何京音在電話中對《財經時報》說。 中石油宣傳處處長張萍則針對有關“將對馬總進行相應處分”的傳聞告訴《財經時報》:“目前沒聽到有這方面的消息,馬總還在正常工作,具體如何處理,要國務院事故調查小組弄清全部經過后才能做出!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HK0857公關處處長畢建國則對《財經時報》表示“無權回答此問題”。馬富才同時兼任這家在香港的上市公司的董事長。 據香港報紙1月8日披露,中石油日前召開2004年工作會議(北京娛樂信報的報道確認會期為1月6日),馬富才出席了會議,并在會上做了題為《全力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跨國企業集團》的工作報告。報告披露,2003年集團利潤總額超過700億元,增長30%,他希望2004年集團實現利潤總額比上年增長3%-5%;在海外業務初具規模之時,中石油今年也將致力拓展海外業務。 報告還公布,中石油2003年共生產1.2242億噸(9億桶)原油,年增長4%,生產天然氣262億立方米,增長12%。馬富才指出,集團已具備加快推進跨國企業集團建設的實現基礎,但也面對諸多困難,包括國際石油公司對油氣資源爭奪日益激烈,以及根據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承諾,成品油零售和批發業務將相繼在2004年12月和2006年12月全部對外商開放。 令人關注的是,馬富才還在會上宣布了中石油新的人事任免。據北京娛樂信報1月9日消息,根據國資委最新任免決定,免去吳耀文中石油副總經理職務,任命周吉平、段文德、王宜林等三人出任中石油副總經理,和此三人一起履新的還有廖永遠、徐文榮、汪東進等三位總經理助理。香港媒體也證實了這項人事任免,并引述中石油發言人的話說,吳耀文只是到了退休年齡,是正常離職安排,其離職與較早前發生的井噴事故無關。 此前,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節目曾在1月2日報道,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副局長孫華山指出,“12·23”井噴事故是一起特大責任事故,事故直接原因現已基本查明。但當《財經時報》就此采訪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和中石油相關部門時,被訪者均表示“調查報告目前并沒有出來,如何處理責任人現在還不好說”。 曾參加國務院組織的事故調查組的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監管一司的一位羅姓處長在接受《財經時報》電話采訪時表示,調查報告還要等一段時間才能出來。他拒絕就如何處理中石油相關責任人發表任何評論。 針對《財經時報》“中石油為何沒有舉行一次直接面對新聞媒體的見面會”的提問,中石油宣傳處處長張萍回答:“從一開始就是由國務院調查組牽頭的,我們沒有這個權力。”他表示,中石油近期也不會就此事舉行新聞發布會。 過去一年多次身處“風暴眼” 在中國三大石油集團中,原中石化集團公司總經理李毅中于2003年4月正式出任新成立的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任之職;2003年10月初,原中海油集團公司總經理衛留成也被正式任命為海南省代省長。李毅中為十六屆中共中央委員,衛留成和馬富才則同是中共中央候補委員。 在媒體將中海油總經理衛留成出任海南省代省長稱為“空降”而一番“熱炒”后,有關馬富才——這位掌管著總資產7000多億元國有企業的領軍人物——其仕途也給人們留下了廣闊的想象空間。 一度有傳言稱,馬富才可能會出任山東省省長。《財經》雜志2003年12月曾報道:“業內人士猜測,如果說李毅中出任國資委副主任,將有利于從產權上更好地掌控和利用好能源行業龐大的國有資產的話,衛留成赴海南走馬上任,顯然意在南中國海以及整個東南亞地區的能源合作,而如果馬富才齊魯之行實現,則很可能意在山東所臨的渤海、黃海以及整個東北亞地區的能源合作! 然而,由于“12·23”事故的發生,以及由此造成慘重的人員傷亡,對中石油詰責的聲浪早已湮沒了上述傳聞。 一位熟悉馬富才的中石油員工告訴《財經時報》,馬富才“是一位很低調的領導人,不喜歡拋頭露面”。但不管如何低調,作為中石油的最高領導者,馬富才在過去一年仍不得不多次處于輿論的漩渦之中。 2003年,馬富才第一次被輿論廣泛關注是在4月7日,作為在香港上市的“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長,這一天他率先遇到了“套現難題”詳見《財經時報2003年4月5日相關報道》。 在此之前,中國國有海外上市的大型國企,或者股價長期低于發行價,或者晚于中石油上市,以馬富才為代表的中石油高層,率先遇到了套現的機會,“如果他愿意,他所持的230多萬股,按當時中石油1.65港元左右的股份,他當天可以套現80萬港元”。 安大線之爭親赴俄談判 當年中石油分拆上市后留下的輔業公司,讓中石油實行激勵機制時頗有顧忌;而中石油上市后,與輔業公司的收入水平漸漸拉開檔次,輔業公司又頗有怨言。如果中石油高層的股票期權得以套現,當年同樣級別的輔業公司領導會有更大的失落感。另外,身在集團公司而不兼任股份公司職務的高層領導,收入也將遠遠落后。總之,股票期權這種符合國際慣例的激勵機制,對中石油高層而言,當時還有些燙手。 據悉,如一些證券分析師所預測的那樣,包括馬富才在內的中石油高層此后并沒有很快套現他們的股份。但馬富才又因中俄安大線石油管道的建設問題再次為公眾關注。 他先是在2003年3月底代表中石油對外宣布“正與俄羅斯有關公司就購銷協議進行談判”;隨后在5月陪同國家主席胡錦濤出訪俄羅斯,與俄方簽署安大線框架合約。而隨著日本“安納線”從中作梗,馬富才作為重要陪同成員于9月隨國家發改委主任馬凱再赴俄羅斯進行談判。此案至今仍懸而未決,但在圍繞安大線的中日俄三國博弈中,馬富才無疑是核心人物之一。 2003年年底,馬富才再次為輿論關注是在“12·23”事故發生后,他作為出事公司的主要負責人,前往現場直接指揮了壓井封堵。 馬富才的秘書何京(音)告訴《財經時報》,馬富才從1月7日開始,去華北地區視察中石油下屬企業,“主要內容是年度工作會、安全檢查和慰問工人!睋,此次是中石油高層領導的一次集體行動,共分10個組,將分別奔赴全國各地中石油下屬企業進行檢查和慰問,時間將持續到2004年春節前。其中,馬富才將視察華北地區的中石油下屬企業,因為“距北京近,有什么情況發生好處理”。 而新華社1月7日的一則報道也從另一個側面證實了這一消息。報道稱,為深刻吸取“12·23”特大井噴事故的教訓,中石油集團近日在全集團范圍內廣泛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督促加強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組的主要檢查范圍包括:安全生產責任各項制度規章的建立健全和實施情況;安全生產監管體系的建設與落實情況;元旦、春節期間安全生產工作的安排部署、工作重點及落實情況;突發緊急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編制、健全和落實情況;安全生產和操作技能知識培訓及預練情況;以及石油天然氣開采企業、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企業安全生產狀況評估工作情況等等。 海外媒體目前似乎更關注中石油對“12·23”事故的后續賠償問題:一是賠償總額,目前有說法是中石油總共將賠償3000萬元人民幣,還有一種說法是不止3000萬元,還有800萬元以及涉及的物業賠償2000萬元;二是由誰來出這筆賠償金,是由集團總公司出,還是由在香港的上市公司分擔。 海外有分析師稱,由于賠償數額很小,所以即使全由上市公司承擔,中石油的財政也不會受影響。但值得注意的是,事件凸顯公司沒有購買第三者保險的問題,公司日后在這方面的開支,可能增加營運成本。 據中央電視臺1月6日報道,由于中石油提供的賠償金及時到位,賠償工作進展順利。 □馬富才小檔案 馬富才,高級工程師,畢業于北京石油學院,在中國石油天然氣行業擁有逾30年的經驗 1990年2月至1996年12月任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下屬的勝利石油管理局副局長、常務副局長、局長 1996年11月至1996年12月任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總經理助理 1996年12月至1998年4月任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副總經理 1997年6月至1998年11月兼任大慶石油管理局局長 1998年4月起任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總經理 1999年11月起兼任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