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斌
《孫子兵法》“勢篇”有曰:正合奇勝。綜觀中國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的宏觀經濟管理政策,可謂奇招迭出。從改革開放初的聯產承包責任制,到價格雙軌制,再到漸進式的國有經濟產權改革方案,都不是在一般教科書的宏觀經濟管理政策工具箱中能夠找到的“標準工具”。但是事實表明:明確了朝著市場經濟制度發展的“正道”,再配上這些貼切中國國
情的“奇招”,封閉、管制的中國經濟逐漸平穩、高效地走上了市場經濟之路。
今年1月6日,國務院公布了動用450億美元外匯儲備向中國銀行和中國建設銀行補充資本金的決定。國家外匯管理局在同一天宣布,截至2003年12月31日,注資已經完成。筆者以為,這可謂宏觀經濟管理當局的又一項帶有中國特色的“奇招”。
國外政府向金融企業注資并非沒有先例,但大多是在金融企業遇到信用危機,甚至瀕臨破產的時候,政府為了防止恐慌,迫不得已而為之。中國這兩家接受注資的銀行尚未面臨信用危機,按照官方的說法,注資的目的是為了改善它們的資產負債結構、推動它們的股份制改革、幫助它們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商業銀行。和國外經驗相比,中國的做法更有些未雨綢繆的意思,不是等到金融機構發生信用危機的時候再救助它們,而是盡早地幫助它們擺脫舊體制的舊賬,幫助它們改造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商業銀行,進而從根本上減少金融機構危機發生的可能性。
不僅如此,利用外匯儲備注資國有商業銀行還降低了中國外匯儲備的存量,可謂一石二鳥。曾幾何時,外匯儲備是中國經濟改革成功的重要標志,是衡量政府官員的政績之一。時過境遷,日益龐大的外匯儲備遭到了學術界的質疑,也成為外部經濟攻擊人民幣匯率政策的口實。因為巨額的外匯儲備意味著外匯市場上不斷積累的超額供給,意味著中國外部經濟的不平衡,有悖于宏觀經濟管理目標。一些學者還指出,一路上揚的外匯儲備意味著中國把自己的儲蓄用很低的價格借給了美國等國。中國處于經濟發展初期,正是需要資本的時候,把大量資本通過外匯儲備的形式借給發達國家有悖發展中國家普遍的發展規律。除了國內的不同聲音,規模龐大的外匯儲備也成為國外學者挑戰當前人民幣匯率的重要依據。因此,利用外匯儲備向商業銀行注資,等于把以前大家認為收益低下的外匯儲備激活成為能推動中國金融體系改革的活性元素,此謀不可謂不奇。
但是,無論是推進國有商業的股份制改革,進而降低中國金融體系中的潛在風險,還是降低外匯儲備存量,利用外匯儲備向商業銀行注資都只能是短期的輔助性措施,絕非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辦法。如果政府這次注資行為讓國有銀行預期他們會得到政府無比強大的外匯儲備支持,難免會加大國有商業銀行的道德風險。反正最終有政府在后面撐腰,銀行也不會破產,管理層為什么不制造一些有利于內部利益集團的壞賬呢?所以,注資的目的不單是為了提高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也不單是為了減少商業銀行壞賬比率,只有商業銀行的股份制改革通過注資得到推動之后,注資的目的才算真正達到。畢竟,解決中國金融體系安全的根本途徑是制度建設。
另一方面,降低外匯儲備規模,最終也還是要從匯率和外匯管理體制改革入手。匯率和外匯管制體系是出現問題的原因,外匯儲備僅是其中一項結果。目前的匯率是10年前制定的,當時中國的生產力相對低下,很多商品需要進口。10年當中,中國經歷了民營企業崛起,外資企業大量進入,國有企業改革也不斷推進,很多以往靠進口的商品不僅能自己生產了,而且還大量出口。但與此同時,許多含辛茹苦的打工仔并未合理分享中國經濟的繁榮,靠他們廉價出賣勞動力換來的外匯又通過國家外匯儲備的方式變成了富國發行的債券,而他們自己的生活水準與10年前相比卻變化不大。
(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