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目送2003年,財經界人士感慨良多。2003年中國經濟,幾經波瀾,風雨兼程,但天不負人,笑到最后。全年財政收入超過2萬億元,預計GDP增速會達到8.5%。有人說,這一年是多少年來未有的好年景。也有人說推動中國經濟自主增長的內生性因素漸成氣候,中國經濟一只腳已邁進良性市場。增長中的財力和逐步優化的體制,成為2004年的基礎。
站在這一基點上,我們期待著我們已經置身于其中的2004:中國經濟能夠承接2003年
的發展勢頭繼續保持高增長態勢,積極財政在繼續中能夠成功轉型,貨幣政策在穩健中能夠更見藝術,保險在為改革保駕中能夠發揮更大作用,全流通討論能夠塵埃落定,還證券市場一個長治久安。為此,本報開設《期待2004:趨勢與看點》,與讀者共同關注新年財經大勢。
積極財政政策已經伴隨國人6個年頭,2004年還將繼續實施。但是,今日之積極財政已非昨日之積極財政。由于政策的調整和變化,坊間有人稱之為新積極財政政策。
財政杠桿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舉足輕重。了解2004年財政政策新在何處,方能看清楚宏觀經濟政策的著力點。
積極財政政策是1998年我國在亞洲金融危機的特殊時期,為了引導經濟走出低谷而采取的特殊政策,它的主要特點是增發國債,帶動投資需求,進而拉動消費需求,對經濟進行反周期調節。1998年,我國增發1000億元長期建設國債,主要用于基礎設施建設專項資金,積極財政正式啟動。1999年增發1100億元;從2000年到2002年,每年增發1500億元;2003年,增發1400億元。6年累計發行近8000億的國債資金,每年拉動GDP增長1.5到2個百分點。在這期間,國債資金顯示出四兩撥千斤的作用,據財政部測算,1元的國債投資可以拉動10元的社會投資。六年里,城市基礎設施的改善、農村的電網的改造、交通通信發展、中央儲備糧庫的增多,都是這一政策帶來的結果。
目前國際國內經濟形勢已經不能和5年前同日而語,1998年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是經濟低迷,消費不旺,投資不火,出口不暢。而2003我國的經濟增長速度預計達到8.5%,已經走出了經濟低谷。與此同時,投資增速過快跡象已經初步顯露,局部過熱也成為經濟學界的主流觀點。
亞洲開發銀行最新的一份報告顯示,扣除物價因素,目前中國投資的實際增幅已經超過了1992年到1993年經濟過熱時的水平,如不做調整,經濟過熱的現象也許會重現。與此同時,由于積極財政政策的核心是增發國債,6年來我國已經累積增發國債8000億,這些錢是要還的,人們普遍擔心長期下去會因為償付風險引發財政整體風險。另一個令人擔心的問題是中國經濟增長已經形成了對財政支出擴張的嚴重依賴:在過去的5年的經濟增長里,每年都有1.8個百分點來源于積極財政政策的支撐。
來自權威人士的最新判斷是,當前我國經濟發展正處于經濟周期的上升階段,既要防止通貨膨脹,又要防止通貨緊縮,既要治“冷”,又要治“熱”。在這一新形勢下,為了鞏固經濟發展的好的勢頭,中央決定近期既要保持積極財政政策的連續性,又要適當調整。
那么,新積極財政政策新在哪里?財政部長金人慶認為其內涵基本上可以概括為三點:一是繼續實施積極財政政策,赤字規模近期還難以作大的壓縮,但隨著經濟總量和財政收入總量的不斷增長,赤字占GDP和財政收入的比重都會持續下降;二是豐富和完善積極財政政策的有效實施方式;三是在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的同時,整合國債投資和預算內基本建設資金,并對財政資源配置提出新的要求,大力調整其使用方向和結構,逐步減少對一般競爭性和經營性領域的直接投資,增加用于公共服務和公共產品方面的投入,促進經濟和社會的全面發展。
這三點構成了新積極財政的完整內涵,也引來了2004年的幾個看點。
其中引人注目的是,豐富和完善積極財政政策的有效實施方式。也就是說,國家使用國債資金的著眼點不再僅僅是刺激投資,帶動經濟增長,而是更加注重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過去幾年因為致力于經濟增長而忽略的一些問題將得到充分的資金支持。如: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公共醫療衛生體系;基礎教育、基層政權和公檢法司設施;煤礦安全改造、采煤沉陷區治理;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這些項目都是第一次出現在國債資金的扶持清單上。另外,財政支出將預留充足的資金,支持重大改革項目的出臺,如:在東北增值稅轉型的試點、農村合作醫療的試點等。
轉型后的財政要解決的另一個問題是讓中國經濟發展擺脫對國債的過度依賴。有專家指出,伴隨著積極財政政策的調整和向公共財政轉型,以降低稅負為主要內容的稅制改革,應成為下一步刺激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手段。2004年我國國債的發行規模將不超過今年的1400億,投資方向也會有進一步的調整,國債投資的功能也從主要防止速度下滑、拉動經濟增長轉到更加注重結構調整、促進協調發展上來。今年國債和新增財政資金的使用,重點向“三農”傾斜,向社會發展傾斜,向西部大開發和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傾斜,向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傾斜,向擴大就業、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和改善困難群眾生活傾斜。
作者:王迎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