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中國經濟是否“過熱” 眾經濟學家評說不一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12月13日 10:45 《財經時報》 | ||
盡管對經濟是否“過熱”,經濟學家各持己見評說不一,但都認為,對目前中國經濟生活中存在的貸款過快、投資增速較快等現象尤其要警覺 本報記者郭大鵬 聚會時間:2003年12月7-9日聚會地點:北京聚會名稱:第五屆中國經濟學家論壇暨2 12月7日至9日,第五屆中國經濟學家論壇暨2004年中國社會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國際研討會在北京召開。中國社會科學院特邀顧問劉國光、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劍閣、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所長汪同三、中國改革基金會國民經濟研究所所長樊綱、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副所長李培林、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研究所副所長齊建國、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所長張曉山等學者分別針對當前中國經濟形勢做了報告。 論壇背景 此次論壇是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支持下,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研究部、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經濟分析與預測中心、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中國國際經濟技術交流中心、中央電視臺經濟部聯合主辦的。 論壇分為主題報告、部長論壇、經濟學家論壇、市長論壇、企業家論壇5個分論壇,就以下議題展開深入探討: 2004年中國宏觀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2004年中國社會發展形勢分析與預測、2004年中國農業發展形勢分析與預測、2004年世界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2004年中國出口貿易的形勢預測、聯合國千年發展計劃、金融證券與資本市場、財稅體制變革與積極財政政策、就業與社會保障、區域經濟統籌發展重新定位、“三農問題、對策與可持續發展”、國有資產管理體制變革、公共管理與災害經濟、城市化與小城鎮建設、循環經濟與可持續發展、民營經濟扶持與中小企業發展戰略、經濟結構調整與國有企業改革振興計劃、典型省市地區經濟發展經驗交流和企業家商戰經驗交流等。 該論壇和研討會啟始于1999年,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承擔的、1990年總理基金資助的“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課題組最早發起,每年舉辦一次。現在該課題已轉為國家專項課題持續進行滾動研究,世界銀行通過國家財政部對這個項目進行了大力資助。課題組每年還出版《中國經濟藍皮書》。 各執一詞評“過熱” 今年以來,各持己見的經濟學家們對于中國經濟是否過熱的評說一直沒有停止過。在本屆論壇上,持兩種觀點的經濟學家再次表明了自己的觀點。 劉國光認為,中國經濟生活中存在過熱現象,如銀行貸款過多,鋼材、水泥等行業很熱,但與總體過熱還有相當距離。中國經濟潛在增長率9.5%左右,目前中國經濟現實增長率正向潛在增長率提升,但仍低于潛在增長率。 他分析說,現在中國經濟還沒有擺脫通縮的陰影,但又存在通脹的苗頭。投資過快增長會導致低水平的重復建設,可能出現劇烈的價格競爭,會由此導致價格的進一步下降。在此情況下,應保持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可以采取上下微調、適度松緊的經濟政策。提高現實經濟增長率向潛在增長率靠攏,應該控制貸款的過快增長。防止未來可能的通貨膨脹擴大的局面,防止通貨緊縮。 今年以來一直認為中國經濟存在過熱苗頭的樊綱,在會上又一次明確提出目前中國經濟過熱的傾向比較明顯。他分析說,今年1至9月中國投資的實際增長已經超過了30%,是改革開放以來投資增長率最高的時期。樊綱認為,在經濟還沒有真正過熱時提出防止經濟過熱,是為了避免經濟的較大波動,避免企業因此遭受經濟損失。 盡管對經濟是否“過熱”,經濟學家各持己見評說不一,但都認為,對目前中國經濟生活中存在的貸款過快、投資增速較快等現象尤其要警覺。 明年經濟風向標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副所長、社會學家李培林在論壇上大膽預言,2004年中國經濟很可能出現新一輪高增長期,中國經濟與社會發展可能出現十大社會特點: 第一,統籌、協調的新發展觀和新發展戰略將進入具體的實施、落實過程,并將對經濟、政治、社會資源的配置產生全局性影響,但經濟發展本身已經進入主要由市場推動和調節的軌道; 第二,經濟增長進入新一輪高潮,增長率可能會超過近幾年來保持的7%-8%的平均水平,消費市場有望走出近年來的低迷和通縮,個別領域甚至會出現過熱現象,從而導致原材料、能源和資金市場的緊張。為防止經濟增長出現新的不平衡和生產過剩狀況,政府會采取一些新措施來防止經濟過熱; 第三,投資向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集聚的勢頭將更加明顯,在東西區域發展差距進一步擴大的基礎上,南北區域發展差距也將進一步擴大; 第四,經濟增長與社會發展不協調的狀況,在新一輪增長高潮中將進一步加劇,經濟增長與股市行情、就業狀況、低收入人群體收入增長脫節甚至背離的情況,將成為如何分享改革成果的棘手問題,但消費市場的多年低迷有望得到扭轉; 第五,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發展戰略將成為一個新的亮點,并與東南地區的加快發展、西部大開發形成三足鼎立的發展戰略; 第六,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將更加突出,就業緊張將使大學生的初職收入預期進一步降低,并由此迫使高校改革專業和課程設置; 第七,工業化和城市化的加速發展,以及土地價格上漲的預期,將引發新一輪“圈地運動”,并有可能帶來各種糾紛增多; 第八,城市水資源緊張狀況將越來越明顯,城市的普遍缺水將成為城市發展的嚴重制約因素,農村中的一些傳染病以及地表飲用水污染,會成為公共健康安全的潛在威脅; 第九,人力資本建設的重要性變得更加突出,人才工程和能力建設將成為一個新的重要議題; 第十,糧食等農產品價格近期出現上漲,雖引起廣泛關注,但糧食安全不會成為影響全局的重要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