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元錢能買到什么?
對一個北京城里的人來說,它可以在八里橋買到約5公斤大米;對一個農民來說,它可以買到遼寧產的尿素約7公斤。
它僅相當于2002年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的1/247(當年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為
2476元),以及一個大學新生2002年學費的1/500(當年多數大學學費已達5000元)。
但這10元錢卻是財政對農民每種一畝糧食的補貼。
按照近日江蘇省的糧食生產直接補貼辦法,豐縣、灌南、宿豫、盱眙和阜寧這5個產糧大縣的農民每種一畝糧食(水稻、小麥、玉米)將得到10元補貼。江蘇省希望這一做法可以“調動農民生產糧食的積極性,保護農民利益,增加農民種糧收入,保證糧食安全”。
一畝地補10元,以一戶家庭四口人、人均耕地一畝、每年兩造計算,一戶農民家庭一年可得80元。
那么,80元會否讓一個在外打工的農民返回農村重新耕田呢?
“10塊錢基本沒什么用”
這筆補貼對農民到底有多大吸引力?記者問了問廣東陸河縣東坑鎮的一位彭姓農戶。彭先生家有一畝多田,因為“種田效益差”,5年前給了別人種,一家人現在靠開塑料品家庭作坊為生。
記者問他:“如果每畝田給你補貼10元錢一造,你是愿意回去種田還是繼續在外面做點副業?”
“10塊錢基本沒有什么用啊,肯定是不夠的。他要是給我也好,沒有也是這樣,我還是不愿意回去種。”
“那要是每畝給你補到100塊錢呢?”
“那就很難說了,有點吸引力吧。”
“如果每畝補貼到500塊錢,相當于你到珠三角打工一個月的收入呢?”
“那我肯定愿意回去種糧食了。我不種田,那是因為一畝多田沒什么收益,所以就給別人種了。”
彭先生告訴記者,村里像他這樣把自己的田給別人種的情況很多,種田的人都不用交地租。“以前還幫我交農業稅,最近兩年連農業稅也不替我交了,都是我自己交。”
為什么還有人愿意種田呢?
“那也是沒辦法,家里有小孩子,走不了,不然肯定是出去打工了。”
早些時候,農業部政策法規司副司長張紅宇披露,全國農民收入17%來自勞務收入,而農民收入增長的41.8%依靠外出務工,外出務工已經成為許多地區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
在比較效益面前,世代以耕種為生的農民很自然地選擇了離開耕地。
直補無異于杯水車薪
綜合今年各方面的消息,把對流通環節的間接補貼改為對農民的直接補貼已成為必然。從今年夏糧收購開始,安徽全省以及河南、江西、吉林等省的部分地區已經開始了“直補”的試點工作。但是對農民補貼多少、如何補貼,仍然沒有統一的方案。
記者粗粗算了一筆賬。按廣東省農業人口約5000萬人、一人補貼10元、且直接補貼轉移效率為100%計算,則財政需支出5億元。
如按糧食種植面積計算,每畝補貼10元,則一共需補貼4.2億元(2002年廣東省糧食作物總計4211萬畝),人均8.42元。
而當年廣東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137.2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則為3912元。僅以讓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一半來計算,則每位農民需要補貼約2000元,假設直接補貼轉移效率為100%,財政需要為此支出1000億元,這是當年廣東全省一般預算支出實際完成數額的60%多(廣東2002年全省一般預算支出完成1521.08億元)。
即便以令陸河彭先生“有點心動”的補貼100元標準計算,財政仍需支出50億元。
無論是5億元還是50億元,對財政都是一筆不小的數目,但對農民來說,卻并不能對改善其生產、生活起到實質作用,期望通過這筆錢來使農民全力種植糧食多少顯得有些力不從心。
能否考慮全面取消農業稅
省農業廳一位負責人也曾對記者表達過同樣的憂慮,不論是以人頭為標準進行直接補貼,還是以糧食種植面積為標準進行補貼,相對于我國龐大的農民群體這個基數來說,這筆錢恐怕都是杯水車薪。如何使農民增收,又不致于對財政造成太大負擔,讓農業補貼真正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仍需要細細考慮。
據廣東省財政廳的監測,廣東省今年7月全面鋪開農村稅費改革之后,農民人均年負擔稅費從改革前的93.27元降為24.27元,減負率達到74%,部分地區的減負比例更高。從廣東省農村稅費改革的試點方案來看,目前農民負擔中主體部分便是農業稅,以此來推算,即便全部取消農民所負擔的稅費,其總額應在12億元上下;而以廣東在稅費改革前每年征收農業稅7.7億元的標準來看,事實上取消農業稅后財政稅收減少不會超過7.7億元這個數字。這個數字并不太大。記者在采訪中也不斷聽到這樣的聲音:對農民進行直接補貼最為直接的辦法也許可以是全部取消農業稅。
農業部部長杜青林此前在廣東調研時曾透露,農業稅在今年已下調的基礎上將逐年降低(詳見本報11月7日報道)。從各方面消息來看,明年降低農業稅的可能性極大,而全面取消農業稅也已成為學界討論的焦點。
考慮到我國農業稅征收過程中所付出的龐大成本,取消農業稅不僅可以給農民帶來直接的好處,激勵農民從事農業生產,還可以為財政節省一大筆征收成本開支,同時亦可以緩解由于征收農業稅而造成的地方干群緊張關系。
本報記者王暉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