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風景如詩的美麗海濱,更有位置優越的天然良港;有繽紛奪目的各款盛裝,更有效益出眾的大型企業;有風格獨特的城市建筑,更有朝氣蓬勃的高新產業……僅有百余年歷史的大連,而今正以其“北方明珠”的獨到“內涵”吸引著世人的關注。“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這一重要決策為大連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機遇和挑戰,也使遼東半島上這座魅力四射的都市再次成為全國乃至世界的焦點。
11月17日至19日,《北京晚報》、《新民晚報》、《羊城晚報》等全國13家知名晚報的近30名總編輯和記者齊聚大連,對大連的老工業基地進行了為期3天的采訪考察。本報記者隨采訪團走訪了大連港、大連西太平洋化工公司、大連新船重工、大連重工·起重集團、大連軟件園、大連理工大學等一批著名企業和院校,目睹了這座充滿活力的城市的欣欣生機,切身感受到了面對機遇她那蓄勢待發的勃勃脈動。
擴良港造巨輪發揮口岸優勢全力打造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
作為東北地區最大的外貿口岸和物流平臺,大連重要交通樞紐的地位不言而喻。大連港是1899年建港的老港,66個生產泊位中半數以上是1944年以前投產的,大型專業化深水泊位明顯不足,10萬噸級以上的深水泊位只有一個,直接影響到港口的吞吐能力,進口礦石、進口糧食、進口原油等高效益貨種無法停靠老舊碼頭接卸作業。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必須先讓東北地區最重要的出海口——大連港重振雄風。
11月17日,晚報采訪團來到正在建設中的大連港大窯灣新港區,這里是國家重點開發建設的四大國際深水中轉港之一,遠期規劃建設80至90個泊位。集裝箱碼放成海、載重車穿梭如流、建筑用材堆積如山,如火如荼的建設場面吸引了采訪團的每一名成員,而初具規模的大型深水碼頭更令記者們欣喜非常。已有20余年港齡的大連港副總指揮王巨輪向記者介紹說,總投資規模達270億元的大連新港在建基礎設施中,多項重點工程都是全國之最,如集裝箱碼頭中有全國水深最大的集裝箱泊位、30萬噸級原油碼頭是國內最大的原油碼頭、30萬噸礦石專用碼頭是國內最大的礦石專用碼頭等。王巨輪說,到2010年,大連港將依托大型專業化深水泊位建成油品、集裝箱、糧食、汽車、雜貨、散礦等六大轉運分撥中心,全力打造大孤山半島、大連灣和大港區三大物流基地,并進一步完善海上中轉、高速公路、鐵路疏運、電子商務四大網絡系統,從而全面提升大連港的核心競爭力,將大連建設成為東北亞重要的國際航運中心。
不僅擁有天然良港,大連的造船業在全國乃至世界也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大連新船重工有限責任公司就是國內規模最大的現代船舶總裝廠之一。據介紹,新船重工是國內最早開始建造10萬噸級以上大型船舶的出口基地企業,擁有30萬噸船塢、15萬噸半塢式船臺、900噸門式吊車等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設備設施,平均每年的造船產量約占全國的四分之一。
新船重工在國內造船行業先后創造了多項第一,目前手持船舶合同21艘(價值人民幣70.5億元),是國內手持訂單最多、生產任務最飽滿的船廠。
在新船重工,記者有幸目睹了兩艘尚未完工的30萬噸巨型油輪的風采,龐然大物足有十幾層樓高,吃水線就達24米。乘電梯登上巨輪放目遠眺,大連港景色歷歷在目,不覺豪氣頓生。新船重工人驕傲地告訴記者,去年8月,新船重工為伊朗船東設計制造了國內首艘30萬噸超大型雙殼體油輪,從而結束了日本、韓國在這一市場的長期壟斷,實現了幾代中國造船人的夢想,新船重工由此被稱為中國造船業的“旗艦”,是中國“最具國際競爭力的船廠”。
據了解,到2020年,大連有望成為中國的造船基地,造船能力將達到1000萬噸,將占國際造船業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
引進先進管理模式和競爭機制建成一流的石化業和裝備制造業基地
大連素以石油化工、電子信息、裝備制造三大產業聞名全國。以往老工業企業機制松散、產品滯后等不利因素制約發展的現象是否仍在大連的企業中上演?記者在對大連西太平洋石化公司和大連重工·起重集團采訪后得出結論:政府的優惠政策大力扶持,企業決策者的不斷改革出新,在機遇和挑戰的雙重壓力下,大連的老企業不但沒有落伍,反而生出勃勃生機,不斷做大做強。
漫步在西太平洋石化公司花園般的廠區中,整潔的廠容和有序的生產環境令記者們不禁欽佩企業領導者的管理有方。作為我國第一家大型中外合資石化企業,目前該公司原油加工能力已達到每年800萬噸,而且毗鄰深水港灣,還擁有成品油和原油專用碼頭,其系列無鉛汽油及航煤、聚丙烯、硫磺、高等級道路瀝青等多種產品遠銷十多個國家。令記者們感到驚訝地是,如此大規模的化工廠僅有1100名員工,是國內同等規模企業中工人數量的三分之一。先進的體制帶來了高效的工作效率,這家公司的經濟指標連年增長,今年預計銷售收入可達154億元,而人均創稅可達74萬元。
據了解,目前大連正在旅順雙島灣投資建設1400萬噸煉油項目和130萬噸乙烯項目,到2005年可達到2000萬噸的生產能力,屆時,大連將成為國家重要的石油化工產業基地。
大連重工·起重集團的成功崛起可以稱得上是“振興老工業企業”的范例。2001年底,大連重機行業曾邁出具有戰略意義的關鍵一步———大連重工集團和大連起重集團重組為大連重工·起重集團,這一步盡管率先走在東北地區新一輪工業調整改造的前列,但也頗有風險。在兩年的時間里,企業經歷了大搬遷的“磨難”———廠區從市內遷到市外,耗資10多億元進行新廠區建設;經歷了設備的更新過程———原有的3000多臺高能耗、低效益的老舊設備只留下三分之一,再投入近5億元購回近300臺國際領先、國內一流的數控機床;經歷了人員優化重組的“陣痛”———徹底解決企業冗員問題,或分流,或下崗,企業由最初的2.4萬人減至4300人……體制理順了,管理規范了,效益自然就顯現了。大連重工·起重集團董事長祁玉民向記者介紹自己的企業時充滿自信:大連重工·起重集團是國家520戶重點企業之一,我們已成為全國重機行業中經營規模最大、納稅最多、勞動生產率最高、運行質量最好的企業,許多世界500強企業都已開始與我們進行高層次的合作。
在大連重工·起重集團泉水港口廠區,這個與國際先進水平接軌的新廠區讓采訪團為之驚嘆,在3座跨度108米、長度288米的新建廠房中,工人們正對2000噸油壓機、大型卷板機、雙柱立式車床等數百臺先進數控設備緊張安裝調試;在港口,大連重工·起重集團的產品———兩臺50余米高的裝卸船機正準備總裝吊運上船,出口澳大利亞……眼前的一切向記者再一次證明,大連重工·起重集團,這艘國內重機行業的“航母”正在破浪起航。
興建軟件園區發揮人才優勢高新產業助推老工業基地振興
大力發展電子信息軟件產業,引進并儲備高端專業優秀人才,以高新技術及產品服務于傳統老工業,并為老工業基地的振興和改造發展提供助力。記者在采訪了大連軟件園和大連理工大學后深切感到,高新技術產業在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今年3月,大連市被國家科技部正式批準成為中國惟一的“軟件產業國際示范城市”,而大連軟件園一直是其核心項目。在大連軟件園采訪,那里濃重的科技氛圍給記者留下深刻印象。據介紹,1998年興建的大連軟件園是專業化軟件園區,已被國家命名為“國家軟件產業基地”,五年來,大連軟件園創下了多項“第一”:第一個采取“官助民辦”,由民營企業開發管理的高新技術園區;創辦了第一所民辦專業軟件學院,也是國內規模最大的專業軟件人才培養基地———東北大學東軟信息技術學院……目前,大連軟件園入園企業已超過140家,其中外資企業比例超過三分之一。據悉,大連市即將建設的旅順南路軟件產業帶,將以大連軟件園為核心,向西延伸30余公里,建設成為以發展軟件、智能信息服務、高等教育及相關培訓為主的專項產業功能區。
東北老工業基地如何振興,大學在這一進程中如何發揮科技和人才的優勢?這是大連理工大學長久以來一直思考的問題,同時,這所曾經創造了共和國多項科技第一的全國重點大學也再次成為眾多老企業關注的焦點。全力推行校企合作,三年來,大連理工大學為大連以至遼寧的數十家大中型企業提供了技術支持和服務,解決了120多個技術難題,校方的研究成果成功應用于企業,為企業節省了大筆資金。記者在采訪中還了解到,大連理工大學已拿出100萬元專門設立了“振興遼寧老工業基地研究基金”,在軟科學和基礎研究、應用研究領域開展有針對性的工作。據悉,為全力助推老工業基地振興,大連理工大學還將在物流研究、海水淡化、先進機床和電子制造裝備、精細化工行業及高技術船舶設計研發等領域開展全方位的科研工作。
采訪考察大連老工業基地雖短短3日,但這顆“北方明珠”所展現出來的魅力和活力卻足以讓人留連忘返。大連市高效且睿智的領導集體已為大連的未來發展繪出了美好藍圖。接見采訪團時大連市市長夏德仁充滿信心地表示:大連一定會抓住振興老工業基地的契機,加快臨港產業的發展步伐,使大連在振興老工業基地中先行一步,為東北經濟的發展起到帶頭作用。
本報記者杜新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