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習記者張子鵬上海報道
美國商務部在8月19日就正式受理了由美國紡織品制造商協會ATMI等組織提出的對中國產針織布、胸罩和袍服實施保障措施的請求。按照程序,商務部就應該在10月下旬左右做出決定。美國商務部11月18日的判定顯然遲到了。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一位中層官員說:聯想到最近中國派出采購團在美國采購了近60億美元的工業產品,原以為美國對中國三種紡織品特保調查可能還要再等一段時間。
目前,美國要對中國三種紡織產品與中國進行設限磋商。如果設限請求被最終批準,從中國進口的紡織品包括針織面料的最高增長幅度將被嚴格限制在7.5%,這將對中國紡織品出口企業產生巨大沖擊,而且可能引發對中國不利的連鎖反應。
潛在的連鎖反應
實際上,此次設限涉及到的我對美出口的紡織品品種和金額都不算大。據美方統計,2002年我對美出口針織布、胸罩和袍服三類紡織品總額為4億美元,中方統計不到2億美元。
而同年我紡織品服裝出口總額為623億美元,對美出口總額為76億美元,上述三類產品即便按美方統計也不占多大比重。況且,明年只是要在這4.4億美元的基礎上最多增加不超過7.5%。受損數額只有幾個億。以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總額看,并不太嚴重。
但按照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新聞中心主任孫淮濱觀察,這個問題沒有這么簡單。“對這個事情,我們擔心的是可能會出現連鎖的反應。”
孫淮濱對記者介紹,“美國開了頭,會不會再提出新的品種;別的國家會不會學美國。這很難說。如果出現這種現象,對我們的影響就比較大了。”
孫淮濱說,面對“強敵”,我們現實的做法是,首先表明我們的態度。美國此次重新恢復配額,違反了追求自由化貿易WTO的基本規則。而中國對美國紡織品出口的增長也是一種競爭力的合理表現。過去沒有加入WTO,對美國出口產品需要配額,現在配額取消,中國紡織產品的競爭力得到了比較充分的釋放,而自由貿易就要承認競爭力,這才是為什么中國紡織企業出口迅速增加的原因。
中國紡織品對美國出口比較多,主要原因是美國市場存在著巨大的需求。中國低價的紡織品對他們的商業和消費者都有很大的利益。所以換一個角度,設定限額是一把雙刃劍,中國紡織業獲損,美國同樣也會獲損。實際上,美國采用恢復配額的方式保護他們落后的產業是不明智的。隨著世界產業轉移,產業的格局也在劇烈變化。紡織業在美國已經成為事實上的夕陽產業,因為中國勞動力成本低廉,所以中國的產品獲得了更大的競爭力。
從另外一個方面看,美國把自己的產業損害和擾亂市場歸結到中國是不全面的。企業受損的原因很多,可能是因為管理不善,也可能是設備老化等原因,美國自己的紡織企業受損和擾亂市場,不能怪罪到中國企業的身上。
市場應多元化
“實際上美國這次這么做,完全是一種政治目的,配合布什的大選,拉一些選票。”北京某相關協會人士告訴記者。
“這個問題的出現,反映了我們在入世之后,未來的國際競爭環境是不太平的,會有更多的新的障礙麻煩來找我們。”他說,“紡織品的出口比較敏感,可能會引起一些政治矛盾。所以我們要冷靜地看待入世之后的國際上紡織品的形勢。”
他認為,紡織行業也要做一個調整。首先是要把我們產品的附加值做得更高,不要刻意地追求數量,把產品的檔次提升上去——因為配額限量不限質。
國內紡織企業現在發展的主要動力實際上是在于國際市場的拓展。對于此次事件,國內的紡織企業也要做好打算。不要總是過高地依賴少數幾個市場,我們的市場應該再多元化一些。我們也希望把外國企業都在拼力爭奪的國內市場,這塊很大的蛋糕更好地運作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