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中美紡織品貿易之爭背后的政治因素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11月21日 15:54 中國新聞網 | ||
8月19日,美國商務部宣布正式受理由美國紡織品制造商協會(ATMI)等組織提出的對中國產針織布、胸罩和袍服實施保障措施的請求。按照程序,負責執行的美國紡織品協議執行委員會(CITA)將在30天內公開征詢各方意見,并在60日內作出是否對上述產品設限的判定。如果設限請求被最終批準,從中國進口的紡織品(包括針織面料)的最高增長幅度將被嚴格限制在7.5%,這將對中國紡織品出口企業產生巨大沖擊,而且可能引發對中國不利的連鎖反應。 ATMI等組織提出設限請求是于7月24日正式提交美國政府的。此前,CITA于5月份在聯邦紀事上公布了對中國紡織品實施特別限制措施的實施程序。僅僅兩個月后,美國紡織品界就依此提出了設限申請。 其實,不僅是紡織品,今年以來,美已對中國多種商品提出貿易設限要求,如彩電的反傾銷、電池的知識產權調查等。幾乎與提出對紡織品設限請求同時,今年7月,由美國14家家具生產企業組成的美國家具生產商合法貿易協會也聯合向美政府遞交了反傾銷申請,聲稱中國產品已對美國家具行業造成嚴重打擊。該協會還表示,將于秋季遞交關于臥室家具的反傾銷保護。 種種跡象表明,隨著布什政府貿易保護主義政策的不斷強化,美國對華貿易保護勢力又重新抬頭,中美貿易可能又將進入一個多事之秋。 “中國威脅論”的紡織品貿易版 紡織服裝業作為勞動密集型產業,既是中國的傳統產業,也是目前中國國際競爭力較強的產業之一。而在美國,受產業結構調整影響,已經退化為夕陽產業。隨著近些年發展中國家的崛起,美國的紡織行業正不斷走下坡路。失業問題在紡織行業表現尤為突出。據美勞工部的統計資料顯示,今年7月美紡織成衣業平均每天有587人失業,單月失業人口達1.82萬人。與去年同期相比,就業人數減少60400人。平靜了兩年多的中美紡織品貿易爭端再起,正是在這樣一個產業大背景下展開的。中國紡織服裝業成為目標并不奇怪。 為解決中美紡織品貿易發展的問題,自1972年至今,兩國先后簽署了五個紡織品貿易協定,美國均表現出了很強的貿易保護主義傾向,通過雙邊協議中的配額限制等措施,阻止中國紡織品大量出口美國。在《中美WTO入世協議》中,又明確規定如果中國輸美紡織品激增擾亂了美國市場,中國要對相關產品的出口增長速度控制在7.5%(羊毛類產品為6%)的幅度以內。盡管如此,中美紡織品貿易還是取得了快速的發展。不過,與出口美國的數量相比,我國從美進口紡織品相對較少,對美紡織品貿易存在較大的貿易順差。 對于中國紡織品快速增長的原因,ATMI指責中國人為操縱人民幣匯率,降低了美國紡織品的競爭能力。今年6月25日,ATMI向美國小企業委員會聽證會提交了題為《外幣的人為操縱對美國紡織業的影響》的證詞,認為“中國將其貨幣貶值40%,然后其他亞洲競爭對手的貨幣也貶值約40%,最終導致美國制造業經歷美國經濟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衰退”,“對美國紡織業而言,亞洲貨幣貶值的效應不亞于一次‘浩劫’”。 而實際上,中國紡織品輸美增長只是替代了部分其他國家的對美出口額而已,根本談不上對美國的紡織品行業造成了重要損害。這一點連許多美國機構和組織都不得不承認。如美國勞工部就指出,盡管美國喪失了整個紡織行業26%的工作崗位,但要證明其與中國紡織品之間存有直接關系,也并非如某些人想像的那樣簡單。 業內分析人士指出,美國紡織行業提出這個申請,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阻止中國在“北美自由貿易區協定原產地規定”中獲得好處。由于美國許多勞動密集型的紡織工業例如美國聚酯纖維和織物等遷往墨西哥和加勒比海地區,美國的紡織品制造商把他們的產品運往該地區進行加工,然后再作為免稅進口商品銷回美國,這種貿易方式被看作是美國大紡織工廠的救星。中國奪取墨西哥等國的紡織品市場份額,使得以上獲利貿易方式變為不可能。二是ATMI把此次對中國限額申請作為一次嘗試,看看此類限制是否會對2005年被取消配額的那些產品也有作用。一旦此次申請獲準,今后在其他領域也將會出現一系列類似請求,中國更多的產品遭受配額限制的可能性將大大增加。 縱觀整個事件的發展過程,可以清楚地看到美國部分制造商對中國部分優勢行業快速發展以及國際競爭力增強的一種固有的敵視心態,他們的一系列做法只不過是從經濟上“遏制中國”的另一種表述。中美紡織品貿易之爭再次說明,“中國威脅論”在美國不但沒有消失,在時機到來時還會不斷興風作浪。 貿易之爭的選舉因素 對于ATMI等組織的要求,去年布什政府給予了低調處理。然而面對他們越來越強硬的請求,政府已顯然無法回避。8月19日美商務部宣布受理這個申請,表明政府在此問題上政策的微妙變化。如今,中美紡織品貿易之爭已正式擺在政府面前,如何使該問題的處理達到雙贏甚至多贏的結果,成為布什政府不得不做的一道難題。 隨著2004年美國總統大選日益臨近,布什政府無法忽視國內紡織行業的呼聲,因此可能會在進行完相關調查后,依照既定程序作出某種對中國不利的判定。 為達到保護國內紡織業不受損害的目的,美國紡織業希望布什政府采取三大措施:一是對中國進口紡織品實施保障措施,明確要求中國政府實行浮動匯率并禁止人民幣對美元的低估;二是在中美洲自由貿易協定和其他自由貿易協定中禁止給予國外特惠關稅政策;三是在世貿組織多哈回合談判中堅持美國的紡織品關稅政策,拒絕紡織品進口的零關稅政策,以減少由于中國產品的大量進口而受到的損害。為了給布什政府施加更大的壓力,ATMI公開聲稱,如果布什政府不采取行動,協會不會支持布什政府明年進行的總統選舉。 面對以上壓力,布什政府一方面采取措施盡力協助美國紡織產業提升國際競爭力,另一方面美商務部在5月份就在法律和操作程序上為給中國紡織品重新設限做好了準備。“盡管可能破壞美中兩國經貿關系,但在使用針對中國的紡織品特別保障措施問題上,美國不會對中國讓步。”美商務部副部長阿爾多納斯的講話讓人對事件發展難以樂觀。 因此,由于政治和經濟的需要,布什政府很可能從現行的貿易立場后退,以迎合制造界和商界,從而為明年的大選撈取選票。 另外,按照世貿組織的規定,從2005年1月1日起,任何成員國都不能再對紡織品的進口實施限制,美國對此心知肚明,也因此深感時間緊迫。根據《中美入世協議》的“進口潮”機制條款,雖然授權美方在中國對美紡織品出口激增導致美同類行業或產品受損的情況下,可以對來自中國的紡織品繼續實施配額限制,但美國的自衛措施最遠只能保留到2008年12月31日。在這種情況下,美國要真正達到保護自身利益的目的,也只有在剩余的時間內加快自身產業結構的調整,而這種調整顯然不是美國紡織行業愿意看到的。 綜合上述分析,盡管美國紡織業的申訴報告并沒有提供多少新的證據,但美國紡織業的訴求依然很有成功的可能。而且,從美方制造界、商界直至政府所制造的浩大聲勢來看,似乎已是志在必勝。ATMI一方面大力宣揚中國紡織品對美國的威脅,他們聳人聽聞地表示,如果不對中國進口加以限制,到2005年1月1日美國將失去63萬個紡織業就業崗位,1300家工廠被迫關閉。另一方面7月24日的遞交申請還刻意選在美國國會舉行,公然把它與明年的總統大選聯系在一起,使布什政府的壓力陡增。 目前,中國紡織業(包括服裝業)的國際依存度約在40%以上,如果剔除部分來料加工貿易,實際的國際依存度也在30%以上。而服裝業的國際依存度更是高達50%以上。一旦美國對中國紡織品的設限申請生效,據有關部門測算,如果中國服裝出口下降1個百分點,全國服裝生產就要下降0.5個百分點,全國就會有3.6萬人失業。負面影響顯而易見。 據悉,在19日美商務部宣布受理ATMI的設限申請后,中國紡織服裝出口業界代表已奔赴美國,就此問題與美方進行溝通、協商。但美方也應認識到,中美紡織品服裝貿易的發展,是中國產品質量和服務不斷提高的結果,是中美兩國業界共同努力的結果,也是美國進口商、分銷零售商和消費者自主選擇的結果。中美紡織品貿易的發展不僅僅對中國有利,而是對中美兩國雙贏的現實選擇。在解決貿易摩擦問題上,雙方都應頭腦冷靜,要合作、要發展,而不是對抗導致兩敗俱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