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因素推動糧價上漲 新一輪通貨膨脹影響有限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11月17日 07:28 新華網 | ||
新華網北京11月16日電(記者陳芳)似乎沒有哪一樣商品漲價,能比糧食漲價更讓人敏感。 近期,國內糧食市場價格呈現6年來的首次全面上揚;玉米、小麥、大豆等價格上漲。 糧油價格的波動,引發了農產品產業鏈上的連鎖反應。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9月份食品價格的上漲勢頭十分明顯,當月鮮菜、油脂、肉禽及其制品價格分別上漲了12%、7.7%、5.1%。人們不禁要問,這次漲價,是短期的非理性行為,還是預示著長期物價的上漲?它向人們傳遞了哪些信號? 糧油價格上漲是一種合理復歸 在北京玉泉路糧油批發市場,5升的“綠寶”牌色拉油一桶批發價由34元漲至41元,5升的“魯花”牌花生油則由60元上漲到68.5元,面粉價格漲幅超過20%。但記者在采訪中發現,消費者大多對此并不緊張,市場表現平靜。 國家糧油信息中心監測,由于農業結構調整和產量的降低,我國糧食已經連續3年產不足需,今年繼續呈現降低趨勢,市場供求關系正由過去的供大于求向供求基本平衡轉化。在此過程中,市場價格發生波動屬于正常現象。 農業部部長杜青林表示,中國近期出現的糧價上漲現象不是因為短缺,而是正常的市場調節。他說,這一輪糧價上漲只增長10%到20%,是正常的波動范圍。中國的糧價已經連續6年負增長,近期的糧價是恢復性增長。 “盡管這次糧價在短時期內上漲幅度較大,但目前的價格僅相當于1998年的85%,與2000年的糧價基本持平!眹鴦赵喊l展研究中心農村研究部部長韓俊認為,價格變化是產銷變化的必然結果,這次糧價上漲是合理回歸,帶有一定的必然性。這表明糧價低迷周期結束,正進入反彈階段。而食用油價格上漲,主要是對中國和美國的大豆減產的反應,但反應強度有人為放大因素。 這一輪農產品漲價并非沒有先兆。國家統計局農調總隊公布的8月調查結果就指出,糧、棉、油、蔬菜、水果、主要畜產品和水產品價格與去年同期相比均不同程度上漲,農產品低價局面出現轉機。到了10月中旬,幾種大宗農副產品放量齊漲,隨后,地方政府不同程度地介入。而到10月底,城市農副食品、部分糧食產區的糧價均有所回落。 近幾年,政府不斷調整收購保護價水平,糧食價格已接近生產成本。專家分析,價值規律對糧食的調控作用加強,糧食市場改革措施的不斷深化,是近兩年糧食價格止跌回穩并逐步上升的根本原因。自然災害的影響,加快了糧食市場價格止跌回升的步伐。這次的糧油價格波動,市民并未產生恐慌心理,這體現了人們的購買承受力的增強。 多重因素推動價格上揚 糧油價格上漲反映的是供求關系的變化。專家分析,導致糧食價格上漲的原因主要有三: 一是糧食減產。從1995年開始,我國連續4年糧食豐收,出現了階段性供過于求的局面。近年來耕地面積不斷減少,并逐年減產,今年更是出現了三大谷物(小麥、粗糧、稻谷)同時減產的局面。專家預測今年糧食總產量再度減產已成定局。 二是國家退耕還林還草、農業種植結構調整等因素的影響,加之自然災害等原因,導致糧食產量逐年下降。 三是國際市場糧價大幅上漲。去年加拿大、美國、澳大利亞糧食大幅減產后,小麥價格猛漲。今年歐洲糧食也嚴重減產,世界糧農組織再次調低世界糧食庫存,創30年來的最低紀錄。來自美國地球政策研究所的研究表明,由于氣候變暖、地下水下降的影響,美國、加拿大等主要產糧區難以在短期內提高產量,這些都影響到中國國內糧油加工企業的成本。 另有一些非常規性因素。10月份是我國新糧上市的高峰期,新糧品質好,上市后價格高是正常的;近期國內大豆進口減少54萬噸,由此導致國內食用油價格大幅度上漲;部分食品在省內產區與銷區、省內與省外之間的供給不協調,對市場價格波動更產生了放大效應。 中國平安保險公司專家陳加榮分析,生產周期的相對剛性使得糧食產量難以在短期內得到恢復,而調整種植結構、收回非法侵占的耕地等一系列農業政策的實施,都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見效。這些因素都可能推動糧價溫和上揚。 糧價上漲對經濟的利弊影響 近日的市場觀察表明,糧油價格平穩,沒有進一步波動。也就是說,糧食及相關商品的價格趨勢尚未對宏觀經濟產生重大影響。與此同時,人們也注意到,自1985年至1995年間,我國曾發生過三次較嚴重的通貨膨脹,都是由于上年或當年的糧價大幅度上漲引起的。那么,這次糧價上漲,是不是新一輪通貨膨脹的前兆呢?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總隊的有關人士分析,當前的部分農產品價格上漲,會直接或間接帶動食品價格、其它商品生產成本的提高,對價格總水平有一定影響,但與20世紀90年代不可同日而語。當時的價格上漲是在計劃經濟情況下發生的,政府為了農村的穩定與發展,采取農產品提價措施,價格是剛性的,一旦上漲,農產品產量就會提高。與現在的農產品價格溫和上揚不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今天農產品價格漲了,明天可能會跌,它按市場需求調節,根據供求關系走。 廣東商學院金融學院教授林文俏認為,同10年前上一輪通貨膨脹時期相比,這次漲價不會對老百姓造成大的影響。從恩格爾系數可以看出,近年來居民用于食品的消費所占比重越來越小,食品價格上漲對居民消費價格水平的影響力度已經大大減弱;隨著我國經濟整體上從短缺轉變為過剩,商品供應充足,糧價上漲對價格總水平的拉動作用也比10年前明顯減弱;目前的糧食庫存依然較為充足,通過調節庫存仍可控制價格上漲幅度;目前主要糧食品種的國內價格仍高于國際價格,這也會對國內糧價的上漲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研究部部長韓俊說,在糧價連跌6年的情況下,市場糧食價格的回暖,讓飽受“谷賤傷農”之痛的農民有機會增加收入,這沒什么不好。農民種糧的積極性說到底是得讓農民有錢掙,讓市場因素主導糧食價格,促進糧食產業持續升溫。需要注意的是,防止人為操作市場,炒作價格,要穩定人們的心理預期,必要時可考慮對城鎮特困人口給予暫時補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