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救4大國有銀行:關于“振興東北”的另類解讀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11月09日 10:06 中國經營報 | ||
本報記者胡朝輝北京報道 自從今年中央將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列為國策以來,相關研究和考察一直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據記者了解,中共中央和國務院《關于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若干意見》的文件已經于10月底下發東北地區,該文件除了提出包括稅收優惠在內的多種扶持政策以外,還特別指出將通過國家財政轉移支付,幫助解決大型國有企業技術改造和不良資 事實上,與其說解決不良資產問題是振興東北的第一關,不如說是振興東北的重要出發點之一。據有關高層人士在不久前一次內部會議上透露,東北地區的不良資產率已達37%左右,而且在全國的不良資產總額中也占有相當大的比重。 不良資產阻礙四大銀行上市 東北地區成為重中之重 東北地區一直被視為共和國的“長子”。資料顯示,1980年,遼寧GDP相當于廣東的兩倍。而到了2002年,廣東GDP約為遼寧的兩倍,相當于東北三省的總和。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政府集中了300多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創建了以能源、原材料、裝備制造業為主的“新中國工業搖籃”東北工業基地。國家在塑造東北優勢的同時,也給東北留下了后遺癥———所有制結構單一,國有經濟比重過高。僅以吉林為例,國有經濟占82.5%,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21.6個百分點。 到了上世紀90年代,曾經位居全國前列的東北3省工業生產發展緩慢,經濟位次不斷后移,相當一部分國有大中型企業陷入困境,工業總產值占全國的比重猛跌了9.7個百分點。與此同時,企業資產負債率和銀行不良貸款率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有數據顯示,目前國際上優秀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多在3%以下,中等商業銀行在5%左右。而到去年底,官方統計四大國有銀行的不良貸款比例加權平均已高達26.12%。 對此,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長夏斌就曾表示,不良資產問題已是當前金融改革要解決的首要問題。 而中國銀監會主席劉明康上任伊始就給四大行下達了“硬指標”:年內不良資產率下降3~4個百分點,不良資產余額下降700億元~800億元。 其實,對四大銀行來說,即使沒有所謂的“硬指標”,單單是為了順利完成股改上市,提高資產質量也是迫在眉睫。有關專家指出,商業銀行要在境內上市,其不良貸款率必須在10%以下;海外上市條件更高,如香港地區對上市銀行不良貸款率的要求是低于8%,而且其計算方法與內地也不盡相同。據媒體報道,中國工商銀行曾表示,不良資產率要在2006年下降到10%以下;中國農業銀行今年的目標則是按五級分類下降4個百分點;而資產質量最好的中國建設銀行也試圖按每年2至3個百分點的速度壓縮不良貸款率。 從金融業改革的角度來看,在此背景下,振興東北經濟顯然又被賦予了一層新的含義。 處置不良資產要嘗試新模式 盡管振興東北政策的正式提出不過是近年的事,但是一個不可忽視的事實是,中央支持東北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的政策由來已久,以往采取的三個最重要的手段就是財政、信貸、投資,其中還包括“九五”后期實行的債轉股政策和國債資金拉動內需政策。 因此,據記者了解,對于此次“振興東北”的具體做法,一些專家存在一定的顧慮,顧慮集中在擔心對東北的再次投入會形成新的不良資產,果真如此,銀行改制上市都可能會受到牽連。 針對這種顧慮,一位曾參與政策調研的人士分析,此次振興東北國策與以往的最大區別是,中央所能給的主要是鼓勵地方體制創新的政策,而并非財政或信貸資金。溫家寶總理在有關座談會上就曾特別強調,要“用新思路、新體制、新機制、新方式,走出加快老工業基地振興的新路子”。 針對已有的不良資產,1999年為促進和支持中國國有商業銀行特別是四家國有獨資商業銀行的改革、降低國有銀行不良資產比例、維護中國金融體系的穩定運行,國務院成立了四家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從國有商業銀行接收不良資產1.4萬億元。 截至2003年6月30日,四家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累計階段性處置不良資產3618.41億元(不含政策性債轉股),回收現金792.29億元。但是不良資產的處理規律往往是先易后難,因此處置任務仍重。 有鑒于此,今年4月,農業銀行與國聯信托投資有限責任公司達成協議,國聯信托將為農行提供不良資產盤活、清收和證券化等服務。6月,工商銀行與美國高盛集團公司宣布就處置工行不良資產建立戰略性伙伴關系,雙方將在合適的時候建立合資公司,共同處置工行價值人民幣80億元至100億元的不良抵債資產。在隨后的7月里,建設銀行與摩根士丹利公司也就“不良資產處置試點項目”舉行了交易合同的簽字儀式。摩根士丹利在中國不良資產市場上首次采取“一對一”方式協議收購了國有商業銀行的不良資產。 有專家認為,東北的不良資產處置問題是“振興東北”的關鍵,除了予以核銷,目前還急需探索新的處置模式,而此前四大銀行的一些做法無疑具有借鑒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