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馬威搶得清產核資第一單 建設銀行上市沖刺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11月05日 08:13 21世紀經濟報道 | ||
本報見習記者 李振華 北京報道 雖然只是一個前奏,但市場上已經聽見了其中暗蓄的風雷。畢竟,作為一個力圖在資本市場上舞蹈的大象,它的每一步都不可小看。 9月初,位于長安街東方廣場的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北京辦事處各審計部人煙稀少 建設銀行總行一人士表示,建設銀行審計工作共分三期完成:第一期已于9月初開始,畢馬威審計師已開拔到西北和東南沿海,包括寧夏、青海、新疆、甘肅、西藏、內蒙和蘇州在內的建設銀行10余家分行:第二期審計隊伍在10月份開始已經分批進駐北京、廣西和上海在內的10余家分支機構:第三期審計目前尚未正式啟動,全部三期審計將囊括建設銀行國內的全部38家分支機構。 更值得注意的是,盡管這次審計工作回避了上市和股份制改造等敏感話題,但是有關建行上市的三個方案卻一直在市場的視野中,它的每一次轉變,都讓人側目。 建行2億元審計費爭奪 自從四大銀行上市的消息傳出后,來自官方和坊間的猜測就一直沒有停止過。 在京城廣為流傳的、最具黑色幽默的版本是,經常在四大行總部附近停泊的出租車司機是知情者之一。他們每天接載的客人中,經常有人在車上以移 動電話商量工作,這些內情不知覺就送到了司機們的耳朵里。 最早嗅到四大行上市氣息的還有一幫早起的人——幾大國際會計師事務所。去年年中,中國銀行和建設銀行均向外發布審計招標公告,建行和中行正在進行股份制改造,其目標直逼上市。而作為國內最大的國有銀行其資產規模巨大,如果要進行上市,要對眾多分支機構資產進行徹底清查,還涉及以前幾年財務報表的重新調整,要進行的工作十分龐大。 面對如此龐大的審計單子,畢馬威、普華、安永和德勤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無一缺席,均向建設銀行外部審計委員會提交審計方案。 對建設銀行的審計單子爭奪尤為激烈。畢馬威一人士坦言:“建設銀行海外分支機構只有五家,各家規模均不太大,其關聯交易、擔保事項等都相對較少,資產相對‘干凈’,因此建設銀行審計單子為各家會計師事務所所看好。” 包括畢馬威在內的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同時都向建設銀行投標,“但面對龐大的審計工作,需要大量的人手,目前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中安永和德勤雖然在國際上并不遜色于普華永道和畢馬威,但安永和德勤在國內分支機構較少,人員較普華永道和畢馬威要少很多,對這么大的單子其國內審計隊伍明顯人手不夠,所以真正的競爭是在普華永道和畢馬威之間展開。” “而最后,因為中國銀行復雜的海外資產使畢馬威最終放棄了中國銀行的審計單子的爭奪,專心一致的為建設銀行設計方案。”畢馬威一名審計師道出緣由。 建設銀行總行一人士也表示畢馬威爭奪建行審計單子投入巨大,其競爭主要落在了畢馬威和普華永道之間,最后畢馬威勝出。 “此次建行審計所涉及費用大約2億元左右,”一位銀行界人士表示,此人士一直關注建設銀行股改和上市工作。“因為四大國有銀行都彼此關注對方股改情況,但四大行一直都各自進行自己的方案設計,對對方銀行處于絕對保密狀態,所以難以得到確切情況。” 就建設銀行審計標的一事,記者向畢馬威北京辦事處求證時,畢馬威方面只說數額大體如此,但拒絕透露具體數額。 據悉,畢馬威對建行審計投入了巨大精力,第一期審計隊伍按省分為10余個工作組,每組由5~15名審計師組成,投入審計師100余名。而第二期審計工作目前已陸續開展,建設銀行審計巨大的工作量使畢馬威頗感人手緊張。從11月開始,畢馬威將從原中石化審計組中抽調人馬支援建設銀行二期審計。即便如此,畢馬威仍覺不夠,近日畢馬威香港方面將派出審計隊伍加入建設銀行內地各審計大軍之中。 畢馬威北京辦事處一審計師表示:四大行的審計工作難度在國際上可能也前所未有,包括畢馬威在內的原五大會計師事務所服務的銀行機構不計其數,包括資產規模遠大于四大行的國際跨國銀行,但這些銀行大多按照國際通用的會計準則編制財務報表,而且分支機構相對四大行要少,審計難度相對較低。 “四大行以往按國內會計準則編制報表,各分支機構上報的報表質量參差不起,現在換一個系統來重新審計,難度肯定很大。” “清產核資”是最準確的說法 “畢馬威目前的審計工作回避了上市和股份制改造,統一說法為‘清產核資’,因為上市審計太敏感,但我們清產核資工作將會一直進行到上市為止。”畢馬威上海辦事處一人士說。 此次審計畢馬威一開始就放在了建設銀行的核心資產——信貸資產上,將嚴格按照國際通用五級分類標準審查建設銀行各分支機構的前三年的信貸資產。 從建設銀行北京分行傳來消息,畢馬威審計師已開始與建設銀行北京分行各下屬機構的客戶經理進行面談。“畢馬威此次審計重點是信貸資產質量的審閱,核查北京分行信貸五級分類狀況。”建設銀行北京分行一人士稱。 “畢馬威將審查我們分行前三年的幾百張報表,按照五級分類重新對信貸資產進行調整,編制符合國際標準的各財務報表。畢馬威與建設銀行協議期限大約兩年,在未來兩年內,畢馬威將直接按照國際會計標準為建設銀行編制財務報表。”建設銀行北京分行一人士如是說。 與普華永道對中行的審計區域不同,在畢馬威與建設銀行達成的協議中,畢馬威首先對建設銀行資產規模較小的西北各地開始審計;而普華永道則首先對中國銀行資產質量最好、資產規模最大的北京、遼寧和沿海各分行首先審計。兩大行不同工作方式是否應視作對不同市場與資產的選擇趨向,現在尚不得而知。 系統的對接也將是畢馬威的一項主要工作。10月中旬,建設銀行新的營業系統升級完畢,此套營業系統由IBM提供了一整套的解決方案。而畢馬威將提供資產分類和報表報送系統,并負責兩套系統的對接。兩套系統的建成將使建設銀行信息系統基本完善,使建設銀行在營業層面和管理層面具備與外資銀行進行競爭的硬件條件。 三報上市方案 在建行的清產核資有序進行之時,另一個更重要的信息從總行傳出來。 今年2月份,建設銀行第一次向國務院上報了股改方案,建設銀行計劃將國內38家分支機構與國外的5家分支機構和總行營業部的一些業務及資產經股份制改造后,組建成立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并由其母公司建行集團持股。首先以H股的形式到香港上市,然后在內地發行A股,最終實現在內地和香港兩地掛牌上市的目標。據京城金融界權威人士稱,國務院的有關回復是“要繼續研究”。 一位銀行界人士分析,這實際上是對建設銀行上市方案有不認同的地方,但并不意味著要消除建設銀行實現首家上市的雄心。 8月2日,建設銀行新成立的資產保全部再次擬定出一套方案上報國務院,其核心框架是希望將長三角上海、江蘇等地的分行進行重組然后到海外進行上市。 據一位金融權威人士在一次小型座談會上指出,建設銀行因為對國內資本市場容量的顧慮,一直希望首先在海外進行上市。中國電 信、中石油、中移 動和中國聯 通在海外的成功發行使建設銀行萌生分拆上市的想法,而正逢國家支持長三角破除行政壁壘、建立統一大市場之機遇,建設銀行提出將長三角上海、江蘇等地分行進行資產重組組建股份公司到海外上市,目的是希望借助國家政策支持實現上市計劃。 此時,四大行中也傳出新的思路:國務院對四大行上市提出了解決方案,準備將四大行的資產再次剝離,成立股份公司。 據該權威人士分析,建設銀行新設計的方案與國務院的整體思路有些微距離,可能暫難得到國務院的批準,因此最終放棄了這套方案,重新對第一套方案進行了修改,這就是建設銀行的第三次方案。 在這次方案中,建設銀行提出將組建建設銀行集團公司和建設銀行股份公司,將不良資產剝離給集團公司,將剝離后股份公司的優良資產實現在國內整體上市。 建設銀行設計的第三套方案與2月份的方案略有不同,建行放棄首先到香港上市的打算,而是計劃將國內38家分支機構的全部業務和資產進行打包在國內A股進行上市,然后進一步降低不良資產比例,在條件成熟之后再到香港、新加坡和美國上市。其次建行在此次方案中明確提出在國內A股市場出售20%的股權,充實資本金。再次,建設銀行將上市時間表由原來的2004年推到2005年。 建設銀行總行一位人士也表示:“建設銀行計劃將向國內資本市場釋放20%股權。”據分析,此點值得特別關注。 記者就建設銀行的三個方案向銀監會求證時,銀監會一人士稱:“四大行上市方案并不直接上報給銀監會。”另據知情人士透露,建設銀行正在對第三次方案進行完善,目前尚未將第三次方案上報給國家有關部門。 財政部金融司一人士表示,國家有關部門目前并未對四大行上市擬定具體方案,大體思路正在醞釀之中,暫時難以評判。 上市之爭 四大國有銀行紛紛聘請國外會計師事務所進行業務審計,其上市的迫切心情表露明晰。 從今年開始,四大國有銀行營業稅已降為5%,各銀行的利潤大幅增加,中國銀行和建設銀行不良資產處置明顯加速。在央行維持存貸款高利差的利好政策下,四大行經營狀況大為改善。 截至9月底中國銀行和建設銀行分別實現經營利潤389.02億元和377.6億元,此后兩年中建兩行仍然可維持較高的利潤,這將解決上市前三年盈利問題。 同樣截至9月底,按五級分類建設銀行不良貸款率已降至11.92%,比年初下降了3.98個百分點,已經達到國內上市的標準;而中國銀行不良資產比率則為18.07%。再過一年中國銀行也將會使不良資產比例下降到15%以下,且中銀香港的成功上市更是加強了中行的信心。 “四大銀行哪家首先上市將決定未來的競爭地位,”人行研究生部一學者認為,“四大國有銀行上市將可能打破目前的競爭格局,誰首先上市就意味著能夠最先解決歷史的遺留問題,融到更多的資金,改變整個銀行的運行機制。而競爭力的大大增強,將會在未來競爭中處于有利的地位,所以誰都不會放棄這個機會。” 2002年年末,建設銀行行長張恩照表示力爭實現建設銀行的首先上市。中國銀行顯然不甘于居后,但考慮到自身不良資產高企,所以提出在2005年實現整體上市。一年過去了,中國銀行不良資產下降頗為迅速,中國銀行再次萌生首先上市的想法。 中建兩行誰為首家上市,國內流行版本甚多。日前有媒體報道原來確定的兩家股改試點銀行中國銀行和建設銀行目前已經改為建設銀行和工商銀行,中行已被剔除在外。但記者向有關方面求證此事時,并未得到明確的答復。 中國人民銀行一研究人士認為,建設銀行股改方案遲遲未能通過,為中國銀行再次提供了機遇,按目前的進展情況,中國銀行很有可能在2005年率先實現在國內整體上市。 四大行上市方案爭議良多。對不良資產處置、如何上市、中央財政如何為四大行補充資本金等均未有明確措施。在剛剛結束的北京國際金融論壇上,央行副行長李若谷在回答四大行上市問題時,表示應該先解決四大行的法人治理結構和經營機制問題后,再進行上市,“此時應頭腦冷靜”。李若谷的沉穩姿態再次表露央行對四大行上市的謹慎和周密考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