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投資610億振興東北 大連成為“復興”重點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11月04日 09:20 財富時報 | ||
跟珠三角和長三角相比,東北因其歷史特殊性,并不一定適用這兩個地區的成功經驗。 近日,遼寧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院長、經濟學博士、“遼寧國有經濟的戰略布局與產業重組”課題組組長高闖先生就東北國有經濟的戰略調整等問題接受了記者的采訪。 其他地區的成功經驗可以借鑒,但不能復制 記:高院長,聽說您正在進行一個“遼寧國有經濟的戰略布局與產業重組”課題,為什么要搞這個課題呢? 高:作為老工業基地,東北地區較之于其他地區具有不可比擬的基礎條件和工業生產能力,但東北地區是計劃經濟體制的典型代表,計劃經濟對東北經濟所造成的深刻影響,也是其他地區不可比擬的。東北老工業基地要振興,必須首先進行制度創新。基于此我們選擇了這個課題。重點研究老工業基地的國企改制同產業結構調整的關系。 記:建國初期,東北與上海、華南、華中等地同屬重工業布局的重點地帶,為什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問題這么突出?這些地區成功轉型的經驗在東北是否適用? 高:考慮到建國初特殊的國際背景,工業基礎落后的中國選擇了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戰略目標,東北、上海等地成為實施這一目標的重要基地。 在新中國成立后的大部分時間里,遼寧省是僅次于上海的經濟大省和工業大省。但到了上世紀80年代中期,位次逐年后移,現已滑落到10位以后。1970年代末,遼寧的工業產值是廣東省的2倍,現在東三省加在一起還趕不上廣東。東北老工業基地呈現出老化和相對衰退的現象。 出現“東北現象”的原因,從根本上說是舊體制的深刻影響,由于傳統產業比重過高導致產業結構調整與升級緩慢,以及煤炭、石油、木材、鐵礦等資源日趨枯竭,接續產業還尚未成熟也是重要原因。 相比之下,珠三角一直是我國改革開放的先行地區。這個地區憑借其特殊的地緣優勢和人緣優勢,以加工貿易起步并大量吸引境外投資,迅速成為我國的經濟發達地區。長三角的對外開放雖然稍晚于珠三角,但在浦東開放的有利推動下,體制轉軌進程也明顯快于東北。更由于長三角地區獨特的商業淵源、基礎設施和政策環境備受國內外投資者的青睞。一位日本人曾說,誰控制住上海誰就能控制世界。 一個地區的成功經驗很難在另一個地區復制,當然,上述地區的改革開放意識和開拓創新精神我們必須認真學習。從這個意義上說,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首要的不是在技術層面,而是觀念的變革。 東北的優勢和劣勢 記:東北振興問題為什么在今年會被提到這樣一個高度?在實現過程中,會有哪些問題比較尖銳? 高:這個問題至少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說明。從國內來看,中國要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到2020年時,GDP就必須比2000年翻兩番。而到2020年時,西部地區仍主要是基礎設施建設,總體經濟實力增長還有限。單靠長三角和珠三角的支撐,翻兩番的經濟目標很難實現。從國際上分析,世界制造中心正在由英美日德向中國轉移,而且,外國資本和技術的流入也將由一般制造業轉向裝備制造業等產業。目前,外商直接投資還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和長三角。今后,將逐漸轉向環渤海經濟圈。進行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改造,可以較快地提升東北的裝備制造業水平,為承接國際上的產業轉移作好準備。 記:不少東北超大型國企技術領先,同時國家政策支持,貸款貼息、債轉股等一項不少,但在市場競爭中,企業經營仍然一路下滑,虧損嚴重,您認為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高:東北不少大型國企一直得到國家政策支持。最近幾年的債轉股、企業技術改造、破產企業核算以及社保試點等工作,國家都給予了巨額投入。而國有企業仍然未能擺脫困境。一般的解釋是,國有經濟比重過大,舊體制積淀下來的東西過多。 我本人對這種解釋持謹慎態度,更可能的經濟學邏輯是:國家控制程度越強的地區,進行改革的時間越晚;在虧損條件下可以得到政府補貼的國有企業,越缺乏改革的動力。 記:沈陽市提出3年內完成20家大企業的合資,您怎樣看這項計劃,為什么計劃中強調外資控股,東北企業自身為什么難以實現扭虧、轉型? 高:這涉及到對國有經濟控制力的判斷,國有經濟的控制力是就整個經濟的總體而言,而不是對個別企業來講的。21世紀的頭3年,沈陽國有經濟的調整走出了新路,全市國有工業企業資產占全部工業資產的比重,已由2000年41.9下降到2002年的36%。即使如此,沈陽工業企業的國有資產仍然占1/3強。在這種情況下,拿出20家企業與外資合資并由外資控股,非但不會對國有經濟的控制力產生影響,反而會直接學到外企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為我所用,提升產品的國際化水平。 民企難當振興東北的重任 記:有人說發展民企是振興東三省的上策,您怎樣看?東北民企與江浙一帶民企相比,自身的特點和局限性體現在哪里?東北民企進一步發展、參與老國企改造的困難有哪些? 高:在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過程中,民營企業會發揮重要的作用。如參與國有企業改制,進行產品的粗加工,消化國企的冗員等,但對民企的作用應有一個恰當的估計。在東北國有經濟幾乎遍布各個領域而且在多數行業都占有較大比重,工業領域幾乎每一個部門都有國有企業。占有高比例的重化工業具有明顯的資本密集特征,進入壁壘很高。新的所有制成分很難從產業內部獨立地生長起來。因此東北地區的民營企業,多屬中小企業、勞動密集型企業,規模小且產品初級化,發展得極不充分。而江浙地區的民企,起步較早且以集群方式發展,形成許多諸如溫州模式、蘇南模式等產業群。因此,東北民企難以擔當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重任。 記:東北老國企改制中,會不會存在國有資產流失的問題? 高:這取決于國企改制的力度和徹底程度,看改制后的企業產權是否清晰、權責是否分明、政企是否真正分開、治理結構是否健全、管理上是否到位。 記:東北經濟的競爭優勢,產業發展的思路是什么?城市集群中往往都有一個龍頭城市,您認為在環渤海經濟圈內,哪個城市能擔此重任? 高:東北地區擁有大量規模巨大的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相比,傳統產業既是東北地區的劣勢,又可能轉化成東北經濟的競爭優勢。按照產業結構演進規律和進口替代轉換規律,中國顯然到了重點引進裝備工業技術并逐漸實現替代進口時期。而伴隨著中國區域發展戰略的轉變,外國對華資本和技術,也將隨之發生產業和地域上的轉變。東北老工業基地的調整和改造適逢其時。但這并不是傳統產業的簡單重復,而是要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帶動產業升級,走新型工業化的路子。與此同時,還要引進跨國公司參與東北的國企改革,而且這很可能是一個快捷的路徑。1987年-1999年的12年間世界上最大的50起跨國公司參與國企重組的項目中,在經濟轉型國家就發生了26起。在中國,福特并購江鈴、東風與日產聯手都是較成功的例子。跨國公司參與國企改革,或存量出售或增量稀釋,都會加快東北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的進程。 環渤海地區是一個典型的地理概念,實際上是由京津冀城市群、遼中南城市群和濟青城市帶三個獨立的區域構成。就遼寧中南城市群而言,沈陽地處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核心地位,可以憑借其綜合實力和區位優勢與周邊城市和地區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形成更強的經濟實力,成為帶動遼寧乃至東北地區經濟發展的增長極。 相關鏈接 國家發改委敲定“振興東北”首批百個項目 記者今天從國家發改委了解到,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第一批100個項目已經獲得批準,總投資額610億元,這標志著我國振興東北地區老工業基地的戰略,已經進入實質性操作階段。 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批項目的選擇,并不是按照行政地域進行劃分,而是完全看項目、看企業的實力,在整個東北三省中優中選優。 首批100個項目中,黑龍江和吉林省各占了20多項,而傳統的工業重省遼寧獲準建設的項目達到52項,超過了一半以上,總投資額也突破440多億元,占全部投資的72.5%,這些項目主要分布在裝備制造業、原材料工業和農產品加工項目。而大連市又以17個項目的數量,排在東北各城市之首。 從這次國家發改委批準遼寧的這些振興項目中,我們可以大致看出東北老工業基地今后發展的方向,在遼寧的52個被批項目中有47個是圍繞建設裝備制造業基地和原材料基地的,其中的重點企業包括:遼寧的三大造船廠,大連石化集團,遼化集團,鞍鋼集團,本鋼集團等。記者在采訪時了解到,首批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100個項目,總投資610億元人民幣,這些資金除了銀行貸款以外,還包括企業自籌,引進外資等多種渠道。此外,這些被批準的絕大多項目都將享受國家貼息貸款等一系列優惠政策。據悉,第二批振興東北的工業項目將在今年11月底批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