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1月3日電中華工商時報今日發表文章稱,美國商務部長埃文斯訪華,就中美經貿關系發表了一些看法。那么,究竟應該怎樣分析評價埃文斯部長此次來訪的使命呢?
文章稱,首先,對埃文斯在一些公開場合講的“硬話”不必太認真。一方面,美方提出的敦促中國盡快履行世貿承諾,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等等問題都不是什么新聞,不過是舊話重題。另一方面,明年是美國的大選年。有人就想拿中美之間的貿易差額來說事,有些嫁禍
于人的念頭。說穿了,這不過是“政治秀”而已。
其次,對美方的“不滿”確有必要認真分析,表明我們的立場和態度。比如,美方說對華貿易逆差高達1000多億美元,中國的廉價商品大量擁進美國,造成美國人失業增加。因此,一向鼓吹自由貿易的美國人,此次卻大講公平貿易,似乎在抱怨中國人的競爭不夠公平。其實,關于貿易逆差的統計,雙方歷來有爭議。美國人的算法是將內地、香港對美的出口額一塊計算,而將內地、香港從美國進口的數額分開算。一出一入之間,逆差被夸大了。
還有所謂開放農產品市場問題,美國人認為中國政府對轉基因大豆管得太嚴?墒牵袊笤谑称烦鍪蹠r注明是否屬于轉基因食品,是為中國老百姓負責的作法。這一作法并非僅僅針對美國,而是對所有國家,包括中國自己的企業都一視同仁,這不恰恰很公平嗎?
至于說履行世貿承諾,事實上,中國人不但認真兌現了當初的承諾,某些領域甚至提前開放了,而美方實際上也提不出具體的例子證明自己的指責有道理。既然如此,所謂的“敦促”,未免太空泛了。
文章寫到,相反,在中方希望加強中美貿易,“敦促”美方采取一些具體的、積極的措施時,美國人可能是很尷尬的。比如,中國在高新技術及產品的進口方面需求相當大。以核電站為例,按規劃中國到2020年的新增核電裝機容量大約有3000萬千瓦之多,需要百萬千瓦級的機組30臺。以每臺機組總造價20億美元計算,這將是多大一單生意?然而,美國政府自縛手腳,在高新技術及產品的對華出口問題上始終不肯放開。即使勉強允許,其審批時間可能長達一年。相比之下,審批時間只有一個月的日本、德國,以及同樣掌握了核電技術的法國、加拿大、俄羅斯的商人們當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了。
中國政府對中美貿易進一步發展一直持有積極、樂觀的態度。有消息表明,近期將由中國高層人士率團赴美。赴美期間,有關部門將開列采購清單。按以往幾次同類采購的規模,此次采購的費用不會低于數十億美元。更重要的是,中方可能在進口政策方面有新的調整和突破。
文章最后援引有關專家的話指出,中國對中美貿易關系的基本原則是平等互利、求同存異,謀求共贏。對存在的問題應以平等協商的方式加以解決。這一態度是一貫的,不會輕易改變的。現在,“球”在美國一方,美國人應該有一種開拓性思維,前瞻性地看到雙方發展經貿關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看到經濟全球化帶來的產業結構轉移的客觀趨勢,看到后發展國家的比較優勢。在盡快給予中國市場經濟國家地位,放寬對華出口限制等方面采取主動的、積極有效的措施。(高初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