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糧價屬合理波動 糧食體制改革迫切性凸顯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10月31日 11:11 南方都市報 | ||
現時糧食政策取向的著眼點就是國家糧食安全。 今年10月,溫家寶總理先后強調,糧食問題始終是必須高度重視的大事,要通過繼續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深化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等措施,確保國家糧食安全。 具體而言,10月2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制定的最直接有力的一項綜合性政策是:從明年開始降低農業稅稅率和取消農業特產稅。 資金短缺困擾行業發展 在制定農業政策時,糧食安全、農民收入和經濟發展三者之間的關系無法不通盤考慮。 面對中國出現的糧食大量過剩,中國政府在1998年之后就曾出臺三項政策:國有部門按照保護價全面收購糧食;糧食的銷售價格不得低于保護價;糧食收購的資金封閉運行。然而,北京大學國民經濟研究所王小魯博士說,這三項政策的好處多在中間環節中流失了,導致農民從這三項政策中的獲益非常少,也導致了農業生產的進一步過剩,糧食市場價格不斷下降,國有糧食部門大量虧損。 尤為農民認可的是需解決資金困擾問題。現代農業的本質特征是資本密集型。現代化國家用于農業的投入一般占當年農業凈產值40%以上,而我國大大低于這一比例。政府用于農業的投資很少,而正常渠道的金融資本又難以進入農業或農業加工領域。今后資金投入仍是農業產業化進程中的最大瓶頸,資金投入不夠,產業化的規模難以做大,技術支持更因此相應減少。 外資民資進入購銷渠道 糧食流通體制改革在東南沿海糧食主銷區比較明顯。2001年,浙江、上海、福建、廣東、海南、江蘇和北京、天津等地區放開了糧食收購,糧食價格實行市場調節,糧食流通體制改革在體制變革上邁出實質性一步。 今年8月,廣東省國有糧食企業改革工作會議召開后,廣東的外資、民資已經獲準進入糧食購銷行業。9月時,河南省糧食局出臺的《關于加快推進國有糧食企業改革的決定》,也鼓勵非公有制企業以多種形式參與國有糧食企業的產權制度改革和資產重組。 近期波動屬于合理反彈 技術進步、市場結構和與國際市場的接軌這三點是國家達到長期糧食安全目標的必需元素。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教授盧鋒認為,中國長期的糧食安全政策需要依靠技術進步提升糧食和農業生產的生產力;需依靠糧食市場的建立,價格信號和市場信號在調節糧食供需方面需發揮作用;糧食安全需要與國際糧食市場接軌。 糧食生產有其周期性的波動規律,糧食生產的恢復也需要一個過程。近期糧價乃至農產品價格的反彈于市場而言,是合理的;于國內農業發展,則是一個警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