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經濟學家吳敬璉23日在“2003中國產業發展論壇”上表示,目前經濟出現過熱,貨幣供應過量并不表現為通貨膨脹,而是引發資產價格膨脹形成泡沫。
吳敬璉說,今年前3季度,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30.5%,增長速度是1993年以來同期的最高水平。而投資增長又是由貸款增長支撐的。前3個季度全部金融機構各項貸款累計增加2.7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多增1.3萬億元。與投資和貸款同步增長的是貨幣供應量。2003年8
月末,M1和M2比去年同期分別增長18.8%和21.6%。
吳敬璉認為,貨幣供應過量不一定以通貨膨脹的形式表現出來。貨幣政策的調控滯后期很長,不管是貨幣超發還是貨幣緊縮都有一個滯后期。近期央行采取了一些措施,有望能夠平穩地軟著陸。吳敬璉表示,不一定會出現很嚴重的通貨膨脹。
他說,現在總需求中投資和消費增長的情況大不一樣:消費增長很慢,雖然較以前稍有回升,但是前3個季度也只增長了8.6%,所以不會造成物價的劇烈上漲;投資增長得很快,但是消費物價指數是平穩的,近期也看不出來會有變化。
但吳敬璉表示,目前投資已經過熱。他舉例說,2003年,我國增長最快,投資最多的是房地產,上半年房地產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4%,而去年為24.4%,其余如鋼鐵業投資增長150%、機械業投資增長52%、紡織業投資增長626%,都達到了空前的水平。
他分析,投資資金相當大程度上是來自銀行貸款。貸款的增加導致貨幣供應量增加。已經有超過5年的時間貨幣供應量的增長超過了GDP增長率加上通貨膨脹率。本來,貨幣數量和GDP的比重高表明的金融活躍。但是我們的情況是過高,現在廣義貨幣相當于國民生產總值的170%。大量的貨幣在市場上形成了很大的壓力。貨幣過量可以表現為物價指數的上漲,但也可以表現為資產價格的上漲。物價指數是針對商品和服務價格而言,如果貨幣不是買商品和服務,而是去買資產(如房地產、股票、其他的金融資產等)就會造成資產價格膨脹。
吳敬璉認為,資產泡沫的危害性并不比通貨膨脹小。資產泡沫的危害,在時間上拖得更長。香港從1991年開始的房地產漲價,1995年房價曾經回落,然后又繼續上漲,一直到1997年。1991年到1997年人人都賺錢,1997年以后,香港的中等收入階層幾乎全部都是負資產,因為按揭買的房子現在房價下跌了70%。
吳敬璉指出,貨幣的過量供應通過貸款的增加進而導致投資的猛漲給經濟帶來危險。中國居民儲蓄率過高,居民把儲蓄的大部分(約為GDP的40%)作為存款存入銀行,銀行以此貸放給工商企業,用以支持它們的高速增長。然而,這種大量貸款支撐的增長只是一種寅吃卯糧的“借來的增長”。在周轉的過程中,增長的高成本、低效率導致了資金的大量浪費,使銀行系統的不良資產積累起來把儲戶心目中的財富倉庫變成“空倉”。
作者:毛歡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