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銀行報告稱中國經濟可能會出現“硬著陸”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10月22日 10:36 中華工商時報 | ||
【記者張隱隱北京報道】 世界銀行日前發布的“中國經濟半年報”中,在總結了境內外學者觀點后,提出:中國經濟可能會出現“硬著陸”。 世行在這份報告里分析了中國固定資產投資持續上升的原因:投資的高漲似乎既有市 據統計,2003年上半年固定資產總投資增長了31.1%,這與在2002年和2001年同期的增長率21.5%和15.1%,形成較大的對比。固定資產投資占GDP的比重從1997年的33.5%上升到2002年的42.2%,預計在2003年還會進一步上升。無論以什么標準來衡量,這樣的水平都是不正常的。 報告認為,中國近幾年的固定資產投資比重已經超過了1993年37.7%的峰值水平,但那時大家普遍認為經濟過熱,增長速度無法持續的時期,最后促使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軟著陸”的政策措施。目前,盡管在很多工業行業中生產能力的利用率還比較低,但仍在快速地增加生產能力,而不僅僅是建設新的生產線。比如,考慮到目前及預計今后的移 動電話銷售的增長勢頭(2000年為3300萬臺,2003年為13000萬臺),在移 動電話生產方面投資的增長應該是比較合理的。但是諸如水泥、鋼鐵和鋁等行業的擴張似乎風險要大一些,特別是在還存在大量生產能力的閑置的情況下。 報告分析認為,從地方政府的行為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政策推動和市場因素之間的相互影響。從1998年開始,中央政府啟動了一系列刺激性的宏觀經濟政策,這為基礎設施投資的快速增長創造了條件。中國東部省市占全國固定資產總投資的大部分,比重為72.6%,東部省市的固定資產投資在2003年上半年又增長了29.2%,但是在中部和西部地區投資增長速度還要快很多,分別達到55.9%和45.6%。固定資產投資主要是由地方政府推動的,中央政府的推動作用相對很小。在2003年上半年,中央政府投資項目的總金額只有1848億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7.7%。但地方政府的投資項目總金額高達13224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了41.5%。 在支持這些投資方面,財政支出發揮了重要作用,銀行資金和預算外資金也同樣重要。世行分析,主要發放給國有企業的短期流動資金貸款從1997年占總資產的40%左右下降為2003年初的20%左右,主要用于基礎設施項目的長期貸款比重大幅上升。因此,銀行系統總的風險敞口正在從國有企業的工業項目轉移到地方政府的基礎設施項目(公路、能源和通訊)及相關的房地產開發。再加上地方保護主義所導致的市場分割及重復建設(比如有29個省已建成了汽車生產廠),這些投資所依賴的現金流的不確定性,以及地方政府還本付息及擔保義務不斷加重。因此,繁榮之后出現蕭條的可能性比較大。而這有可能使其資產狀況雪上加霜。 世行的報告認為,傳統的經濟過熱指示器,像通貨膨脹壓力所給出的信號可能并不一致,同時考慮到非市場機制的作用,如軟預算約束使得企業的盈利意識不強,并在減價方面有很大的自由度,這也是可以理解的。如果分析關于各個省、縣級政府的財政及借款、擔保的零星信息,并了解近期地方藉以借款的資產的質量情況,那么很可能發現需要采取強有力的政策措施,才能防止在經濟管理方面今后可能出現的一些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