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熱的危害是通縮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10月14日 11:57 《財經》雜志 | ||
對于“沒有溫度的高燒”,我們建議的藥方是適度地緊縮投資的政策,并進行大力度的結構改革 □許小年/文 中國經濟已經過熱。今年前八個月固定資產投資實際增長率超過30%,如此高的投資增 當前的投資高潮將在今后幾年內形成新的生產能力,使我國經濟中的產能過剩問題進一步惡化,加劇供給和需求的失衡,引發更嚴重的通縮。價格的下跌將擠壓企業的利潤,影響企業還款能力。當銀行的不良貸款開始上升時,就可以看到投資高速增長和經濟過熱的代價。這也是為什么中央政府今年已發出了一系列關于經濟過熱的警示,并采取了相應的緊縮政策。管理層看來已意識到經濟的短期增長和長期健康之間的矛盾。 以上論點是否成立,關鍵在于對產能過剩程度的判斷。如果產能利用率已接近或超過100%,產能變成制約供給的瓶頸因素,供給落后于需求,供需缺口將引起通貨膨脹,如同我們在1993年和1994所觀察到的一樣。目前的過熱則不然,在消費零售總額的增長穩定在9%到10%之間,投資、工業生產、電力消耗以及貸款的增長屢創近幾年新高的情況下,并沒有出現明顯的通脹跡象。2003年1月~7月,消費物價指數上升1.1%,生產價格指數上升2.7%,不僅通脹的幅度較小,而且這些輕微通脹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成本推動的,并不是因為供給落后于需求。這兩個最重要的價格指數,其變動中的60%到70%可以用國際能源價格指數來解釋。扣除能源價格的影響,我國的消費物價和生產價格通脹率今年以來一直在零左右波動,大多數制造業則從未擺脫過通縮。2003年迄今為止中國經濟運行的特點是高增長、零通脹,我們稱之為“沒有溫度的高燒”。 “沒有溫度的高燒”可以比有溫度的高燒危害更大。通貨膨脹起碼說明經濟中還存在著短缺,通過投資擴大供應能力以滿足需求是有一定道理的。“沒有溫度的高燒”意味著廠商可以利用閑置能力在很短的時間里提高產量,不存在供給缺口,當然也不會有通脹壓力。然而這恰好證明了當前的投資高潮沒有生產能力方面的需求支持,投資形成的新增生產能力加上已有能力,非常有可能將中國經濟拖入更深的通縮。沒有溫度的危險還在于人們放松警惕,感覺不到服用“退燒藥”的緊迫性。 會不會有這樣一種情況,當前投資熱主要集中在新產品、新技術,代表了新的經濟增長點,而不是重復建設,不會使已有過剩能力變成更大的問題?這種可能性無法排除,但統計數字表明,高端和高附加值的產品不是投資的主流。鋼鐵、建材、鋁業、紡織、汽車等行業中,大量的投資來自于中小企業,而中小企業大多為生產型廠家,缺乏研發的能力,通常只是利用現有技術,生產已有產品。從投資增長的加速度來看,也有理由相信投資中相當大部分是原有產品和原有技術水平上的簡單重復。2002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6%,2003年上半年就躍升到31%,增速在短時內提高了近一倍,投資的重點很明顯是進入壁壘較低、擴張相對容易的領域。如果需要研發支持,或者資金以及技術進入壁壘較高的話,投資不可能有這么快的提速。 如何醫治“沒有溫度的高燒”?短期內適度的緊縮政策是有必要的,以抑制過度投資,減少形成新的過剩生產能力。雖然這樣會使近期通縮惡化,但和過剩產能導致的未來更為嚴重的通縮相比,仍然是兩害之輕。 至于針對通縮的政策,已超出了傳統宏觀需求管理的范圍,而和供給方的結構改革有著密切的關系。的確,在需求方面,國內消費增長平穩,投資增長已創下1993年以來的新記錄,出口到今年8月為止也有超過30%的增長,經濟總體上不存在需求疲軟的問題。如果是供給過剩引起的通縮,就沒有必要再討論貨幣和財政政策,因為這兩個政策工具主要作用于需求。擴張性的貨幣和財政政策或許可以暫時緩解通縮,但無法解決過剩產能問題,也就無法根治供給驅動型的通縮。因此,我們需要對癥下藥。 消除過剩產能大致有兩個途徑:行政命令和市場手段。過去幾年中政府推行的對“五小”(小鋼廠、小水泥、小煤窯、小化肥、小電廠)的“關、停、并、轉”政策,紡織業的“砸錠”,農業上的退耕還林等都屬于前者。常見的市場方法是在自愿的商業行為基礎上的收購與兼并,通過購并實現行業的整合。 依賴行政指令的問題在于政府的監管能力有限,很難做到令行禁止,在政府抓得比較緊時,過剩產能暫時轉入休眠狀態,一旦管制放松或者市場條件好轉,馬上卷土重來。行政手段的另一弊端是單純的破壞,不能通過破壞舊格局建立新的發展模式。與此形成鮮明對照,以市場為基礎的購并與行業整合則有可能是“創造性破壞”。實力較強的大型企業在市場上進行收購與兼并,不僅消除了低效、分散和多余的產能,而且強化了自己的市場地位,提高了企業規模和行業的集中度。企業規模的提高對于新模式的形成具有關鍵性的作用,只有大型企業才有足夠的財力和人力進行研究與開發,也只有生產規模大到一定程度時,企業才有足夠的研發激勵。研發開支從本質上來講是一項固定成本,生產和銷售規模越大,單位產品的研發成本越低,研發投資回收就越快,研發的利潤就越高。如果企業重視研發,依靠新產品和新技術保持和提高市場份額,我們就有可能停止沒有贏家的價格戰,走出過剩產能壓力下過度競爭所造成的通縮。 為什么大規模的市場化行業整合如此緊迫卻遲遲沒有發生?究其原因,也有兩類,一是政府對經濟的干預,二是市場的缺失或市場失效。考察過去的購并案,因政府出面阻止者不乏其例,特別是被購方為本省本地的“標桿企業”時,政府寧可動用資源進行救助,也不愿意看到它被收購。政府所提出的不得裁員的條件,或者補償因購并所產生的當地稅收損失的要求,也使很多潛在的購并者望而卻步。 政府擔心購并對當地就業的負面影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國勞動力市場欠發達的現實,社會保障體系的不完備,增加了工人在不同工作崗位間轉換的困難,購并導致的失業因此有可能引起社會問題。勞動力市場對購并的制約還表現在管理人員尤其是國有企業管理人員的流動性上,公務員管企業,管理技能沒有充分市場化,結果是管理人員一旦離開現任職企業,其價值從而收入大幅度下降,為了維護自身利益,被收購方的管理人員往往對購并持消極甚至反對的態度。至于資本市場對購并的影響已為人們所熟知,市場炒作和定價機制的扭曲使購并成為二級市場上長盛不衰的題材,對實體經濟的重組并卻沒有起到顯著的推動作用。加劇市場扭曲的是政府的干預,若有上市公司因經營不善面臨退市的危險時,當地政府十有八九會出面注資或給予其它的政策扶持。政府的行為一再支持和印證了市場關于重組的預期,在預見政府政策的基礎上,投資者可以輕易地在二級市場上獲利,當然不會關心購并是否真正產生實際的經濟效益。 總結以上討論,對于“沒有溫度的高燒”,我們建議的藥方是適度地緊縮投資的政策,并進行大力度的結構改革。結構改革的著眼點是減少政府對經濟和市場的直接干預,增加生產要素諸如勞動力和資本的流動性,為收購與兼并以及行業整合創造更好的市場環境,利用市場手段消除過剩生產能力,擺脫毫無希望的單純依賴價格進行競爭的局面,使我國經濟進入以研發帶動產品和技術創新的新階段。當然,結構改革比宏觀政策的難度大得多,難于在短期內見效,產能過剩以及由此而來的供給型通縮可能將在長時間內困擾中國經濟,政策制定者對此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 作者為中國國際金融公司研究部主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