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市場機制改造東北 東北振興已踏上破冰之旅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10月12日 14:38 新華網 | ||
東北振興:踏上“破冰之旅”
新華網哈爾濱10月12日電(記者王淮志、王建華、高廣志) 東北,注定是一片熱土。 奔涌的鋼水,鳴響的萬噸輪,飛馳的汽車……,銘刻了新中國工業無數個第一。東北,以“共和國長子”的風采,構建起我國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框架,如鋼筋鐵骨,支撐起共和國日益強壯的體魄。 如今,又一輪改革的春風,在白山黑水、遼河兩岸飛蕩。東北老工業基地再一次被推上中國改革與發展的前臺,進入了改革攻堅的主戰場,再一次擔負起促進發展的重任。承載著昔日的光榮與夢想,東北站在新的起點上,審視著以往的改革,謀求更高的超越。 “共和國長子”之惑 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曾經位居全國前列的東北3省工業生產發展緩慢,經濟位次不斷后移,相當一部分國有大中型企業陷入困境。到1990年,黑龍江、遼寧、吉林3省工業增長率分別倒數全國第二、第四和第五,經濟效益也處于落后地位。這一異常情況引起各方關注,被稱為“東北現象”。 到本世紀初,面對國際農產品競爭,東北農業又出現了“新東北現象”:農產品市場競爭力下降,玉米、大豆等農產品大量積壓,從原來行銷全國到難出山海關,逐步丟掉了市場份額。 改革的深層次問題接踵而至:東北大量不良國有資產,因“不敢、不愿、不想”處置,無法流動造成流失,成了“冰棍現象”;政府、企業急于向上要項目、要貸款,國家投入大量資金,項目卻“鞍前落馬”,成了包袱,陷入“項目怪圈”難以自拔;“撥改貸”、“貸改投”、“債轉股”……,國家沒少給政策,改革成本不斷增加,卻收效甚微。 短短20多年間,東北地區國內生產總值占全國比重由14.3%下降到11.25%,工業總產值占全國比重同期狂跌9.7個百分點,東北3省由發達地區淪為中等發達地區。 癥結何在?“共和國長子”陷入了從未有過的困惑中。 不破堅冰,何以見大海 東北,與計劃經濟有著直接的關聯。在那個國外封鎖、國內百業待舉的年代,國家需要“集中力量辦大事”,這種工業組織形式,為盡快形成我國工業體系發揮了積極作用,也為東北贏得了輝煌。 但在向市場經濟轉型的進程中,濃厚的計劃色彩及其衍生的思想觀念、行為方式等路徑依賴,對東北構成了最嚴重的體制性障礙。 設在吉林大學的中國國有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徐傳諶說:“經過20多年的改革開放,東北國有經濟在產品、價格等方面進入了市場。但在深層的產權、資本、技術、人力等生產要素上,卻依然留存著濃厚的計劃經濟特征。” 經濟界人士認為,這如同冰山,浮在海面上的改革到位了,但海面下的堅冰卻游離在改革邊緣,沒有鏟除,反倒消減了改革的成效,造成了改革攻堅最大的障礙。 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院長曲偉說,由于體制性矛盾沒有解決,致使東北經濟面臨著市場化程度低、發展活力不足、所有制結構單一、產業結構調整緩慢等實際困難和問題,造成企業設備和技術老化、企業辦社會等歷史包袱沉重、社會保障和就業壓力大等一系列表象矛盾。 遼寧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副秘書長王星琪認為,我國正處于工業化發展的中期階段,東北的產業基礎優勢明顯,東南沿海新興工業化省份正面臨產業升級,東北只有破除體制堅冰,建立全新的市場機制,完全有能力揚帆出海,承接國際產業的轉移。 決戰東北,擁抱市場春天 東北,被計劃經濟體制冰封得太久、太久。 在我國的經濟區域版塊中,東北是進入計劃經濟體制最早、退出最慢、受其影響最深的地區,被認為是“最后的計劃經濟堡壘”。在全國建立和完善市場經濟體制的大潮中,攻破這座“堡壘”,意義非常。 中國國有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徐傳諶說,用市場機制改造東北,標志著中國全面融入市場經濟體制。這是一場最后的決戰。 東北,正以前所未有的膽識和魄力,迎接著這場決戰。 經過無數次的輸血救急,東北政府終于尋找到振興東北的治本之策。黑龍江省省長助理胡祥鼎說:“與其花錢給沒有改制的國有企業輸血,維持失血機制,莫不如花錢改制,生成造血機制。” 吉林大學經濟學者孫少巖說:“東北老工業基地必須先改制,實現產權、人力等要素的市場自由流動,然后調整、改造,最終才能實現振興。” 今年7月,一個不平常的拍賣槌聲在北京響起——曾是我國第一大輪胎生產企業的“樺林橡膠”,通過拍賣上市公司國有股權,與外資公司成功重組。這是我國放開外資企業購買國有股權限制后的首例外資收購。 參與重組談判的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政府官員告訴記者:“談判一波三折,險象環生。省委、省政府給予了最大的政策、資金支持,僅省長周轉金就支持了近億元。” 不久前,在哈爾濱召開的民間資本參與老工業基地調整與改造研討會上,東北政府官員向國內優秀民營企業家們承諾:國有企業的包袱不管多重,都由原企業和各級政府消化,不會推給民營企業,民間資本參與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完全可以輕裝上陣。 經歷了20多年的摸索和積累,東北,終于在這個秋天,踏上了“破冰之旅”。 在鐵人精神的誕生地——大慶油田,鐵人王進喜帶領鉆井隊員破冰取水的細節至今令我們無法忘懷——為保鉆機開鉆,幾十名石油工人,頂風冒寒,鑿破冰窟,端盆提桶,取水50多噸。當時有人譏笑:“世上哪個國家,有端水打井的?”鐵人回答:“有!就是我們的國家!” 正如鐵人一樣,在困難面前,東北人從未放棄過奮爭。在不毛之地,他們用胸膛焐熱了新中國的工業搖籃;在“天當被、地當床”的惡劣條件下,把荒原建成了我國的大糧倉……這種精神,并沒有遠去。只要這種力量在,東北必然要迎來一個姹紫嫣紅的春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