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只給政策不給錢 振興東北靠市場力量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9月19日 07:30 南方周末 | ||
市場機制的順利形成需要有個前提,即市場觀念在人們頭腦中得到充分普及,而這一點卻是東北現存的最大弱勢。 □高輝清(國家信息中心發展研究部) 這些年來,西部地區在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過程中獲得了長足進步,中部地區則在 從產業的發展規律看,各國經濟基本上是沿著“農業-輕紡工業-重工業-高新技術產業-服務業”的軌跡向前發展。在這條產業轉移的鏈條上,中國正處于“輕紡工業-重工業”這樣一個階段,重工業對中國經濟的推動作用越來越明顯。然而,從目前的情況看,中國的重工業發展基本是處于一個自發性、分散無序的發展狀態。由于沒有形成產業聚集效應,我國的重工業技術水平和產品檔次都難以有效提高。而如果沒有強大的重工業作為脊梁的話,中國人夢寐以求的“世界工廠”地位將永遠無法真正確立。所以,振興東北,重建中國重工業基地,是對中國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 為何只給政策不給資金 目前振興東北的具體政策還未出臺,但大基調已然確定:中央顯然是希望放松政策,引入更多的市場機制去激活東北經濟,而不是像西部大開發那樣投入大量的資金搞基礎建設。 市場機制的一個特點,就是在整個市場所涉及的范圍內調配資源,并將原本相對獨立發展的經濟體逐步融為一體。我曾經把不同的經濟體比喻成“盛有液體的不同容器”,而把市場機制比喻成“連通容器的導管”。不同的容器一旦被導管連通,液體的水平面就會產生向同一高度變化的趨勢。這方面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是香港。 應當說香港的優勢有目共睹。曾蔭權先生曾自信地總結說,香港集中了其他地方所沒有的優勢:除了與內地是最密切的經濟伙伴外,香港的運輸網絡四通八達、中英雙語并用、商界對內地和國際營商環境同樣熟悉、法律和保護知識產權的制度完善、資訊和資金自由流通、公營部門效率高而廉潔、簡單的稅制和低稅率、治安良好、生活自由、富有國際大都會的氣息,等等。然而,這一切似乎也無法阻擋香港經濟的出現疲態。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在于,近幾年來,香港經濟上開始與大陸融為一體,“水平面趨同”效應開始出現,過去所具有的中國大陸的“窗口”作用逐步消失,而高成本帶來的弊端卻開始顯現。 在中國,受各種原因的影響,東北經濟這個容器所具有的水位并不算高。過去曾經多年工業總產值居全國首位、享有“遼老大”美譽的遼寧省,近年來已降到全國第10位左右。2001年,東三省的國內生產總值僅為10626.6億元,幾乎只能與廣東一省持平,而且東三省的大量國有企業長期虧損,扭虧乏力。這就明顯地看到東北老工業基地經濟地位的相對下降。在這種情況下,引入市場機制這根導管之后,在“水平面趨同”效應的作用下,東北經濟的總體發展趨勢理應向上走。 不過,市場機制的順利形成需要有個前提,即市場觀念在人們頭腦中得到了充分普及,而這一點卻可能正是東北現存的最大弱勢。一是歷史上的成就成了今天的包袱:在計劃經濟時代,國家將大量的資源投入東北,建立起大慶、一汽、鞍鋼等一大批工業基地,成為中國的“工業搖籃”,也鑄就了東北人的自豪。雖然現在這種自豪感已逝去多時,但要他們立刻轉為虔誠地向別人學習,恐怕還有些困難。二是傳統文化起了一定滯礙作用。東北男人硬朗,自稱“東北爺們”,因而往往放不下身段去做那些可掙錢卻“有損面子”的事情。由此看來,振興東北的最大障礙也許不是物質,而是意識。 德國魯爾區啟示錄 之所以我們對振興東北有信心,原因在于:與中、西部地區所不同的是,東北基礎好、人口多、素質高,并不需要一切從零開始,它所需要的只是一個轉型而已。當然,轉型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甚至可能是一件非常漫長而痛苦的事情。在這方面,我們可以借鑒德國魯爾工業區持續發展的成功經驗。 魯爾區位于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的西部,介于萊茵河及其支流魯爾河、利伯河之間,是一個傳統的老工業區。從19世紀中葉開始發端,其顯著特點是一直以采煤、鋼鐵、化學、機械制造等重工業為核心,并且是該國的能源基地、鋼鐵基地和重型機械制造基地,這三大部門的產值曾一度占全區總產值的60%。這一點與計劃經濟時期的東北地區經濟結構非常相似。二戰后,在新一輪產業革命浪潮的沖擊下,世界其他一些以重化工業為主的傳統工業區紛紛陷入嚴重衰退危機,以煤、鋼鐵為基礎的重工業經濟結構日顯弊端,百年不衰的魯爾工業區也爆發了歷時10年之久的煤業危機,繼而又發生了持久的鋼鐵危機。礦區原有的以采煤、鋼鐵、煤化工、重型機械為主的單一的重型工業經濟結構日益顯露弊端,全區的經濟受到很大的打擊,魯爾區的聲譽開始下降,經濟中心地位減弱。這一點又與現在的東北局勢較為類似。面對著衰落和發展兩條道路的抉擇,魯爾區選擇了發展。發展的核心,就是開展區域全面整治和更新,重點是改變原有單一的經濟結構,使礦區經濟朝著多樣化、綜合化發展,以適應新形勢下經濟發展的需要。1960年代以來,魯爾區就上述問題開展了全面的區域整治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目前,魯爾區已形成了新老工業并舉、部門結構復雜、內部聯系密切、布局相對合理的區域工業綜合體。這是聯邦德國區域整治中最成功的實例,也為傳統工業區的改造作了有益的嘗試。 從德國魯爾工業區成功轉型的經驗看,只要我們緊跟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審時度勢、不斷創新、全面進行區域整治和更新,老工業基地完全可以重新煥發青春活力。 韓國企業機會來了 由于振興東北不能依靠政府投入,只能靠市場力量,我認為一個非常重要的措施,就是要強化宣傳,向外界充分展示本地區具有的商機,吸引外資介入。初步分析,這些商機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大量的企業需要兼并重組和技術升級,初步估計至少有三分之二的東北企業需要進行重構和改造;二是需要引入大量的新興產業,如新式教育、文化娛樂場所和工業旅游業等;三是城區需要改造與擴建,城市道路交通建設和城市美容等;四是需要大力發展環保產業,在市內河流改造、污水廢氣處理、供水系統的完善等各領域都存在著大量的投資機會。這一切在老工業基地轉型過程中顯得尤其重要。 對目前致力于發展東北亞時代的韓國企業界來說,中國振興東北經濟戰略的實施實際上提供了一個絕好的投資機遇。毋庸諱言,中國經濟這些年來對韓國的發展顯得越來越重要,而韓國企業因為進入中國市場時間相對較晚,在中國許多市場上的份額不如歐美日企業。如果能夠很好地利用這次機遇,韓國企業就有可能做到后來居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