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路諸侯南京聚首 銀監會考慮撤銷部分城商行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8月30日 10:14 21世紀經濟報道 | ||
見習記者艾李俊南京報道 8月26日到28日,六朝古都南京,鐘山賓館。 112家城市商業銀行(簡稱“城商行”)的頭頭腦腦們風云際會,參加于此間舉行的“全國城市商業銀行工作會議暨全國城市商業銀行發展論壇第四次會議”。據銀監會人士稱,這 會議主題一如往昔--城商行如何發展?出路何在?討論雖然熱烈,卻也難有新意。而最引人矚目的,當屬銀監會主席劉明康和副主席唐雙寧聯袂出場,以及各地銀監局籌備組負責人的與會,給等待政策風向的一眾城商行吹了一股不大不小的風。然風過之后景象如何,則尚未可知。會上,監管高層在肯定各地城商行的成績之余,將可能采取的政策和手段一并拋出,其中留給市場巨大想象空間的是一招撒手锏--市場退出。 銀監會政策風向 分析認為,適當時候的適當退出,其用意恰恰在于保護。 “銀監會保護的是存款人的利益。”劉明康說,保護了存款人,也就保護了銀行股東和銀行的利益,因為“覆巢之下,沒有完卵”。沈陽市商業銀行行長張玉坤認為,這是監管思想的進步。而之后劉唐二人在談及城商行的一些發展對策時,更每每以保護“金融消費者”為主題。 會議透露出來的信息顯示,2003年6月,全國城商行的總體資本充足率僅為5.92%。而據監管高層估計,倘按巴塞爾協議標準嚴格計算,此比率還會降低。依照現行標準,全國有66家城商行滿足8%的監管要求;未達標的46家中,有15家資本充足率為負,極少數更在-10%以下。 資本充足率不足,出路何在?最顯見的輸血方式,當為資本重組與增資擴股。對于城商行的此類計劃,銀監會表示樂見其成,但須報請批準后方可實施。唐雙寧在一份討論稿中稱,“銀監會支持任何符合法律法規的企業投資參股城市商業銀行;支持條件成熟的銀行上市,建立資本金補充的市場機制。”而少數城商行相互參股的行為,亦被監管層視為可行之道。 于熱盼增資擴股的銀行而言,唐的表態無異于一針強心劑。但如何防范參股企業與銀行之間的高風險關聯交易,卻是這一針能否見效的前提。因為即使就目前而言,個別城商行的關聯交易問題便已形成了巨大風險;一旦股權結構變動,問題將尤顯突出。對此現象,銀監會高度關注,并正在研究制定《商業銀行關聯交易管理辦法》。 此次會議還為另一個重大問題--此前媒體一度熱炒的城商行“跨區域發展”問題--定下了基調。唐雙寧透露,對少數資質較好的城商行,銀監會將研究其跨區域發展問題,并相應制定嚴格的準入標準、程序及跨區域發展規劃,報國務院批準后實施。 他同時表示,城商行如有將機構延伸至下屬縣(市)之需求,可經當地銀監局批準設立。唐雙寧還鼓勵城商行收購城市信用社,但須以后者的資產和財務損失得到彌補為前提。 再探不良資產出路 風險仍然是個繞不開的話題。 劉明康亦指出,城商行的工作必須圍繞“兩個中心”,一為公司治理,一為風險控制。 統計顯示,截至2003年6月末,全國有城商行112家,總計不良貸款余額1078.11億元,不良貸款率由2000年的30.96%降低到16.53%,但其中絕大部分仍為“兩呆”貸款;全行業累計財務虧損55.97億元(2003年上半年實現賬面利潤36.09億元),歷年累計虧損的行占4成以上。 究其原因,一則城商行系由各地城市信用社等2200多家金融機構合并而成,開業之初即承接了原有城信社的大量高風險資產;而開業之后,因風險防范機制欠嚴,新的不良資產亦不斷發生。迄今為止,雖然部分地區,如上海、杭州、蕪湖等地的歷史包袱已基本消化,但仍有部分城商行的風險問題十分嚴重,個別地區甚至有惡化趨勢。據銀監會統計,目前處于高風險狀態的城商行有20余家,其中半數賬面已資不抵債。 有監管高層認為,解決城商行不良資產質量的問題,是化解其風險的中心任務。按照計劃,2005年年底之前,城商行總體不良貸款率當降至15%以下;不良貸款率超過20%的,每年必須下降3~5個百分點。 然而,考慮到巨額不良資產形成的特定歷史條件,無論是從實力還是時間來看,依靠城商行自身發展來消化都不太現實。如此,銀監會對不良資產處置創新的政策扶持,便成為城商行翹首以盼的甘霖。 “我們大家提出方案,集體討論后提交銀監會。”在8月27下午舉行的不良資產處置分論壇上,張玉坤等與會代表們討論熱烈,商量如何將意見更好地反饋上去。從討論的情況看,處置不良資產的稅費調整、政府支持、成立資產管理公司以及開通全國地方商業銀行不良資產信息網等話題,仍然是大家關注的焦點。此前的2002年9月,104家城商行曾在天津集體簽署《關于對城市商業銀行處置不良資產給予稅收政策支持的聯名呼吁書》,建議從2003年起,每年增加0.5%呆帳準備金稅前扣除的比例。 一位城商行行長在會上坦言,“呆賬準備金提取的壓力非常大。”而威海市商業銀行更是如此形容其迫切性:“用時間去換生存的空間。” 與此相應,唐雙寧表示,銀監會鼓勵城商行研究嘗試不良資產處置的新方法和新措施,并將努力為之創造條件,在政策方面給予最大支持。但是他同時措辭嚴厲地指出,對于風險程度高、經營管理混亂、經過多方救助后仍無法擺脫困境的城商行,將“堅決實施市場退出,避免影響整個行業的發展”。 聯合:城商行夢想 “退出”二字,對少數高風險城商行而言無異于一記警鐘。 自1995年國務院決定組建城商行至今,不經意間八年過去,各地銀行城商行先后組建,其間大小聚會屢有見之,而最近兩年的一個關鍵話題,便在于其出路。 8月28日的閉幕式上,112家城商行共同發表了《全國城市商業銀行發展宣言》,第四次城商行盛會緩緩落幕。 歷時三天城商行工作會議和論壇中,始終有一個詞若隱若現,那就是“聯合”。作為大海中的“小舢板”,城商行平均資產規模偏小、市場份額偏小,合作與聯合,依然是穿插在會議主題中的一條暗線。“從城市商業銀行發展來看,走聯合之路是一種必然選擇。”南京市商業銀行行長章寧說。但他同時也承認,“目前全國性的全方位聯合還存在較大困難。” 實際上,為了拓展更好的生存發展空間,目前小范圍的城商行聯合與合作早已屢見不鮮。據章寧介紹,江蘇省11家城商行以注冊登記的社團法人組織--江蘇省城商行協會--為載體,在債券業務、銀行卡方面進行了廣泛的合作;安徽省多家城商行聯合推出了“黃山卡”;也有的城商行按照市場化原則,開展實質性業務聯合,如上海銀行、北京市商業銀行等聯合推出的華源集團銀團貸款,武漢、杭州、貴陽、大連、深圳、南京等城商行間的六行合作機制等。 毋庸置疑,聯合與合作的概念雖然沒有成為本次會議的主題,但是卻不能忽略它的意義和影響。正如《全國城市商業銀行發展宣言》所說:“我們還將……以業務合作為基礎,進一步尋求資本聯合模式,探索跨地區乃至國際化經營道路……”而會議期間,監管高層關于允許少數城商行相互參股、加強相互合作和業務往來、進行資本和機構的重組與聯合的表態,既可看作是銀監會默許這一方向的注腳,也為城商行的發展提供了無限想象空間。 杭州經驗:可行性與普適性 杭州市商業銀行(簡稱“杭商行”)的不良資產置換,是此次會議期間膾炙人口的典型案例。 據杭商行有關人士介紹,該行此前有歷史不良資產18億元(本金+利息),經過長期準備并經央行同意,2002年3月末,杭商行同原杭州市排水總公司的母公司--杭州市投資控股公司--簽訂了“資產置換協議”以及“不良資產委托管理協議”,與原杭州市排水總公司的主管部門簽訂了“資產委托經營協議”。通過這種方式,該行現在已經辦妥了資產置換的法律程序。 上述協議規定,杭州市政府以杭州市排水總公司優質資產(賬面價值約18億元)置換該行等額的歷史不良資產。通過資產置換,杭商行取得杭州市排水總公司的全部資產,后者繼續保留法人地位,作為該行的全資子公司。資產置換之后,杭商行的不良資產率已經降低到2%以下,是全國資質最好的幾家城市商業銀行之一。 這中間繞不開的一道坎是:現行《商業銀行法》不允許銀行投資經營實業。 考慮及此,杭商行在資產置換后,即委托原杭州市排水總公司的主管部門對其進行管理,并按約定支付經營管理費。經央行批準同意,該行階段性(五年)持有杭州市排水總公司資產;五年后,將采取協議轉讓、拍賣等途徑退出該企業。 相應地,考慮到杭州市投資控股公司缺少專業人才處置置換后的不良資產,杭商行受其委托,將專門組織機構對置換后的不良資產進行催討。對確實無法回收的呆賬,按規定程序由杭州市政府根據財政情況逐年予以核銷。 杭商行的經驗讓各家銀行都意識到,地方政府的全力支持,是城商行不良資產處置的關鍵一環。 銀監會銀行監管二部主任南京明在論壇閉幕式上發表講話時說:要敦促有關地方政府加強對城商行風險處置的領導,參照杭州、威海、齊齊哈爾等城商行的做法,以多種方式綜合處置不良資產。 然則“淮南為桔,淮北為枳”,適用于杭州的方子,未必便能在其他地方對癥下藥。 德陽市商業銀行行長李琦和杭商行有關人士透露,在杭商行不良資產置換取得成功之后,陸續有五十余家商業銀行前去該行取經,但最后真正能夠按此模式操作者,寥寥一兩家而已。鑒于此,湛江市商業銀行建議,應該將“杭州模式”或者其他處置模式由銀監會向國務院報告并形成制度,以保證全國城商行不良資產處置的順利推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