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一:收緊貨幣適度降溫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8月26日 08:48 全景網絡證券時報 | ||
促使中央銀行上調法定存款準備率的主要因素是貨幣信貸增長偏快。今年6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20.5萬億元,同比增長20.8%。今年6月份貸款增加5250億元,創月度貸款的歷史最高水平。7月份貸款增加額比上年同期增長71%,仍然保持較快的增長趨勢。今年前7個月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增加18872億元,已超過去年全年貸款增加18475億元的水平。從一季度開始,對貨幣信貸的過快增長,中央銀行多次予以警示,并于6月中旬發出調整法定準備率的政策信號。中央銀行的擔心是,貸款的過快增長會助長經濟的低水平擴張,影響經濟持續健康 我們認為,貨幣信貸增長偏快的主要原因有兩方面,一方面是在金融層面上,與外資大量流入導致基礎貨幣、銀行準備金迅速增加有關。2001年之前,在中國國際收支平衡表上,一直有大量的資本外逃,之所以稱為外逃,就是因為這些資金的流出是政府難以控制和監測的,只是作為事后結果反映在報表上。觀察1994—2002年中國國際收支平衡表可以發現,經常項目累計順差2026億美元,資本項目累計順差1740億美元,誤差與遺漏累計為-1078億美元。對于負的誤差與遺漏,人們普遍相信,該項目的絕大部分屬于難以統計和監控的資本外逃。如果這種判斷成立,那么2002年的情況尤其值得關注,該年度誤差與遺漏為正的78億美元,這似乎表明有難以監控的資本流入。從2003年上半年外匯儲備繼續增加的情況看,國際資本仍在繼續以中國政府難以監控的方式進入中國。對此可能有兩種解釋,一是在國際經濟不景氣的條件下,中國經濟的強勁增長吸引了國際資本;二是對人民幣升值的預期使大量游資進入中國。 貨幣信貸過快增長第二方面的原因與實體經濟迅速增長有關。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中國產業增長景氣指數”顯示,從2003年初開始,中國工業生產進入了一個新的增長通道,景氣指數在自1998年來最高的水平上不斷攀升,雖然4、5兩月上升勢頭有所放緩,但從6月情況看,其發展趨勢未發生根本轉變,正逐步恢復到原來的增長軌跡上。2003年上半年,在25個主要工業行業中,有3個行業位于良好景氣水平以上(增長景氣指數大于130),而2002年的平均景氣水平處在良好水平以上的只有1個行業;有15個行業位于較好景氣水平以上(增長景氣指數大于110,小于130),2002年的相應的數字是11個;景氣適中和較差(增長景氣指數小于110)的行業數量則由2002年的15個下降到7個。 經濟過快增長引起了政府決策部門的擔憂,“非典”之后,這種疑慮與日俱增。7月初,國家統計局召開了2003年上半年經濟形勢座談會。會議認為,隨著“非典”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部分受損嚴重的行業正在逐步恢復正常,“非典”的影響將是階段性的,是短暫的,不會傷及中國經濟的基本面,不會改變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的大趨勢。 央行行長周小川7月中旬在部署下半年金融工作時指出,要深入分析和高度重視目前貸款快速增長的原因及可能引發的風險。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馬凱8月中旬指出,去年以來,在市場需求拉動下,鋼鐵、建材、有色金屬、汽車、紡織等行業快速增長,但由于競爭秩序不規范,優勝劣汰機制不能得到有效發揮,這些行業無序競爭、盲目投資、低水平重復建設的現象十分嚴重。馬凱表示,要堅決制止盲目投資和低水平重復建設。 總之,實體經濟的過快增長既帶動了貨幣信貸增長,也一如既往地吸引了大量的國際資本,加之對人民幣升值的預期,國際資本正在神秘地、源源不斷地流入中國,使中央銀行控制貨幣信貸的難度進一步加大。僅僅依靠發行中央銀行票據已難以控制貨幣的膨脹,最后中央銀行只能推出提高法定準備金率的舉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