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糧基地遭遇市場挑戰 吉林:糧食穩壓器變頻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8月21日 17:38 新民周刊 | ||
600億公斤糧食:廣袤的黑土地上的產出使東北坐定“天下糧倉”; 4000萬畝:東北發展的水稻面積,使這里成為世界水田發展面積最大的區域…… 但,作為商品糧基地的東北遭遇了最嚴峻的市場挑戰,無論是糧食商品率最高的吉林的“黃金塔”還是產量最高的黑龍江省的“商品經” 在山海關火車站工作多年的貨運主任于永每天都和運糧食的車皮打交道,他手中的一份糧食調運單記錄了東北糧食外運的變化: 1995年:660.8萬噸, 2000年:454.1萬噸; 2001年、2002年,這個數字還在下降。 作為全國最大列車編組站之一,這里是東北糧食外運的重要樞紐。于永說,“前些年,外運的東北糧食占貨運周轉總量的兩成到三成,從1996年開始,糧食調運量就逐漸減少了,有時一連幾天也見不到一個車皮。由于東北糧食價格沒有競爭力,外銷非常困難。” 悖論:豐產難豐收 依蘭鎮臺巖村是吉林省最普通的農業村,張成生正為堆滿糧倉的黃澄澄的玉米發愁。“又豐收了,可我一點也高興不起來。”張成生努力想從溝壑縱橫的臉上擠出一絲笑容,可勉強的笑意還是很尷尬地凝固住了。 “東北這地兒,是靠天吃飯,水災、旱災、雪災不斷,能趕上一個好收成真的不容易。可種的這幾十畝玉米誰要啊?”張成生算了一筆賬:承包30畝地,年成好的時候畝產800到900斤,一畝地算上肥料、農藥、利稅什么的,直接成本大致在250元到260元。而一斤水玉米的收購價是0.2元,一年種下來每畝地還要倒貼幾十塊錢。“油料、化肥、農藥的價格不見降,玉米價格倒是一跌再跌。現在種糧食,基本上沒什么出路。” 張成生的憂慮處處可見,這幾年,吉林大量引進南方高產玉米品種,在玉米產量不斷增加的同時,含水量也逐年上漲。20世紀80年代,吉林玉米的平均含水量只有15%左右,到90年代隨著跨區種植的大量出現,含水量猛增到25%以上。為了安全保糧,幾乎每個糧庫都要建烘干塔,一座座屹立在糧庫內的烘干塔如今已經成為“黃金玉米帶”一道獨特的景致。據了解,一個日烘干200噸的中型塔需資金100萬元,使用周期卻不過六七年。一位糧庫技術工人說,僅烘干用的煤費、電費、人工費加在一起,一噸玉米儲存成本就陡然增加了45元。 讓人更尷尬的是,費財費力烘干后的玉米在市場上并不受歡迎。一位玉米淀粉加工企業的經理說:“淀粉加工企業都不愿采用烘干玉米。”他說,拋開烘干玉米的高價位不談,150度以上的熱風瞬時烘干,在除去了大量水分的同時也破壞了玉米的部分內在品質,與低水分自然晾曬的玉米相比,烘干玉米的出粉率和淀粉質量都明顯降低。 玉米烘干了,市場卻“關門”了。2002年,吉林省225億公斤正常倉容已積壓了350億公斤糧食,其中九成左右為普通烘干玉米。許多人由衷地感慨:這年頭光埋頭種地不行了,應多花些功夫在田地之外。 為了不讓烘干塔烘去“黃金玉米帶”上玉米的光澤、聲譽與競爭力,東北三省已開始嚴格限制越區糧食品種的引進,吉林省還制定了逐年減少越區、高水玉米面積,增加高油、高蛋白、專用玉米面積的計劃。 豐產難豐收的現實似乎就要走到盡頭了,可張成生還是覺得有些郁悶。一年里頭,種地不過用兩三個月的時間,其他時間只好和老婆一起呆在家里無所事事。“在家還不就是聚在一起喝喝酒、打打牌什么的。” 張成生很想改變,可他不知道該往哪里走,又該去做些什么。“除了能種幾畝地,其他的我都不會。村子里的人也常常會說到浙江的農民多富裕,溫州的農民多會計較蠅頭小利。那是他們狡猾。我們東北人忠厚,做不了那種事兒。” 無奈:糧油一條街的變局 多年以來,東北一直充當著糧食穩壓器的角色。南方缺糧省份,每年都會上門求購;有著國家補貼作后盾,出口也不用操心。加入世貿以后,東北農產品的“舒心”日子一夜之間突然結束了。國家取消了出口補貼,南方市場也“眼睛向外”,著手從國際市場進行采購。出不了大連港,又出不了山海關的現實,讓東北農業再也穩不住了。 2000年12月,黑龍江糧食部門帶著各種糧油產品到杭州舉辦了一場黑龍江糧油精品展銷會,3天內10多萬杭州市民將展銷產品搶購一空。受到這一利好消息的鼓舞,黑龍江在浙江省專門成立了糧油產品銷售公司,開設了黑龍江糧油產品一條街和專賣店。 然而,實際的困難卻超出了他們當初的想象。 首先是運費太高。每公斤收購價格1.12元的黑龍江三級水稻,運到浙江省變成大米每公斤要2.10元,而江蘇的同等產品每公斤只需要1.72元。價格上吃虧在所難免。其次是運力供給不穩定。由于糧食均分散儲存在東北各地,每到糧食銷售旺季,往往找不到車皮。2001年10月,黑龍江設在杭州的糧油精品一條街不得不經營價格便宜、隨叫隨到的江蘇大米,讓黑龍江人扼腕嘆息。但是,令人欣喜的是,黑龍江并沒有就此偃旗息鼓,而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做出了更大膽的嘗試。不久前,黑龍江省與浙江省之間簽訂協議,建設“儲、加、銷”一體化產銷對接新路。按照協議,黑龍江省在浙江省杭州、寧波和溫州建設日產100噸的大米生產線和集批發、加工、銷售一體化的糧食營銷中心。按照這種運作模式,今后黑龍江的糧食收購后,直接裝車運到浙江儲備,并加工銷售,將開創我國糧食變產地儲備為銷區儲備的先河。到銷區“儲、加、銷”,一方面糧食在產地減少一道進庫出庫的手續,顯著降低了成本。另一方面,可以挑選淡季運輸,減少運輸環節的制約。更重要的是,黑龍江的嘗試,體現了東北農業嶄新的市場觀念,這正是東北農業的希望所在。 步伐還不僅于此。國家“斷奶”,南方市場成為國際市場一部分的事實,讓東北大宗農產品不得不走出“華山一條路”——提高產品自身的競爭力。 品質和價格是產品競爭力最重要的兩個構成元素,而目前的東北糧食恰恰在這兩個方面存在嚴重的缺陷。一是糧食的生產成本過高,每斤吉林玉米近幾年的生產成本在0.32-0.36元之間,而美國卻只有0.18元,這就決定了東北糧食在價格上與國際糧食產品難以比拼。二是市場從短缺走向飽和后,對糧食的需求已經到了辨不同顏色、辨不同水分、辨不同淀粉含量和辨不同價格的“細分時代”,而片面追求產量的東北糧食至今仍然“混種混收”、“混收混儲”、“混儲混銷”。浙江省糧食局負責人說:“大量人口滯留農村的問題不解決,農業的經營規模和勞動生產率上不去,農產品的競爭力就無法提高。從長遠看,‘新東北現象’的根本出路,在于農業之外的農村工業化和農村城鎮化。” 尷尬:“東北造”淡出超市 隨意走進東三省的任何一家大型農副食品超市,你會有一個奇怪的發現:除了山特產品和一些知名品牌的乳制品是東北企業生產的之外,更多糧食深加工產品與東北企業無緣,這種怪現象難免使東北糧油生產基地的身份有些“跌價”。 東北地區是我國糧油生產基地,農副產品十分豐富,但卻因技術設備陳舊、加工水平過低等原因,很難制造出具有市場競爭力的高附加值產品。于是就出現了這樣的怪現象:東北地區出售的糧油食品多由南方企業生產,而很難找出一個當地產的好產品。而說到當地產品的差距,還是集中在包裝差、新產品少、技術含量低、成本高等幾個方面。以醬油為例,長春產的醬油內在質量沒問題,但塑料袋包裝上的各種規定,標明的含量和生產日期打印的位置,不是很明顯,總讓消費者感覺好像差點什么。而外地品牌的醬油,生產日期用噴墨打印,感覺很正規;包裝也分玻璃瓶、塑料瓶、塑料提桶好幾種,容量也有多種規格,適應了不同消費者的不同需要。 品牌名字也起得很人性化。反觀當地廠家生產的產品,陣地不斷失守:由大商場挪到一般商場,又被擠到農貿市場,產品沒變,市場卻已兩樣。 長春市恒客隆超市的楊先生告訴記者,在超市經營的3萬多種餅干、糕點、膨化類食品中,由東北企業生產的產品比例不足三成,整個食品市場基本都被南方企業占領了。楊先生感慨地說:“東三省是我國商品糧主產區,不僅農副產品生產量大,而且品質也不比南方差。但我們的加工程度太低,尤其缺少擁有高科技、能夠精深加工的企業,這種狀況導致我們只能出售原糧,購進成品。目前,廣東省的一些企業就是用黑龍江省的面粉做成餅干后再返銷過來,因此,常能聽到人們說我們是在‘喝南方水,吃廣東糧’。” 為了改變這一局面,東北農區現已開始著手培養自己的優勢產品。黑龍江省憑借自身的資源優勢,近年大搞綠色食品開發,至今有效使用綠色食品標識的產品已達281個,數量居全國首位。據市場調查顯示,由于符合人們追求健康的消費心理,綠色食品銷售正日趨火爆,僅哈爾濱市壹佰超市綠色食品的日銷售額就接近1萬元。 雖然黑龍江省在綠色食品和畜產品開發上擁有優勢,但從總體上看,全省農副產品深加工水平仍然較低,大大落后于南方省區及國外發達國家。“農字號”產品要想在市場上站穩腳跟,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陳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