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貸款超常增長現象 “急剎車”并不可取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8月18日 10:45 光明日報 | ||
本報記者 溫源 最新統計數字顯示,今年前7個月全部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累計增加18872億元,超過去年全年貸款總量;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為16萬億元,同比增長23.2%,增幅是1996年8月份以來最高的。從目前的勢頭看,這樣的貸款增長速度還要維持一段時間。預計全年貸款新增量有可能突破3萬億元。照此計算,貸款年增長速度為22.8%。這將是自1978年 重復建設的隱憂 中國人民大學金融研究所副所長趙錫軍說,按照一般的經濟規律,如果經濟運行中有比較科學的投資與消費來拉動經濟增長,經濟活動比較活躍,帶動資金需求量加大,使得銀行貸款迅速增加,那么這種增長是符合經濟快速發展要求的,是一種健康的旺盛;反之,如果缺乏經濟增長的內在動力,而是通過調整信貸政策來人為地刺激投資與消費,則容易導致某些領域經濟過熱,出現重復建設,產生經濟泡沫,致使經濟失衡;對金融企業來說,也會加大經營風險,導致新的銀行不良資產的產生。 就我國當前貸款增長情況來看,趙錫軍認為,現在是這兩種情況糾葛在一起。一部分是經濟快速增長帶來全社會投資、消費和出口比較活躍,資金需求量加大;但也不排除一部分貸款是人為地給予某些行業信貸政策傾斜,形成一些行業虛假的繁榮,同時也加大了貸款的風險。 來看一組數據,上半年我國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9348億元,增長31%,是1994年以來增長最快的一個時期。從投資類別上看,1-6月份,基本建設投資7677億元,同比增長29.7%;房地產開發投資3817億元,同比增長34%。從行業上看,冶金、紡織分別增長1.3和1.1倍,機械、有色金屬、化工、輕工等的增長也超過50%;在經濟發達的“長三角”地區,14個城市“十五規劃”中排在前四位的支柱產業是電子信息、軟件開發、新材料、生物醫藥等為代表的“高新”項目,趨同率達70%。不難看出,在工業化進程加快的過程中,一些行業不合理重復建設的問題開始顯現出來,這勢必加劇產品供大于求的矛盾。更令人擔憂的是,各種重復建設需要以銀行貸款做為融資支撐,不合理重復建設的未來風險將最終由金融部門承擔。 趙錫軍認為,目前局部行業出現經濟過熱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一些地方政府在換屆后,為了短期內出政績,不顧本地經濟基礎和產業發展規律,采用行政手段盲目投資,單純追求經濟增長規模和數量,形成新的金融風險和財政風險。 優化資產結構是關鍵 近日,央行行長周小川、副行長吳曉靈分別在不同時間和場合,表示出對當前信貸超常擴張的擔心。并提出央行將在下半年對商業銀行進行窗口執導,要求商業銀行把握貸款節奏,防止貸款過快增長。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系教授賀強指出,從商業銀行的角度來看,上半年貸款投放大幅增加是有其客觀原因的。去年8月份以來,受經濟升溫的影響,企業和個人的貸款需求不斷擴大,商業銀行開始走出前幾年“惜貸”的陰影,開始積極放貸。進入2003年,金融機構信貸擴張更加明顯。7月末居民儲蓄存款余額達到10.61萬億元,以一年定期存款利率1.98%計算,銀行每年要承擔2000多億元的利息支出,負擔可謂沉重。而且大量的資金積壓在銀行,得不到有效的利用,使得這一寶貴的社會資源——資金被浪費。當前我國商業銀行結構性調整剛剛起步,服務性業務開發有限,傳統存貸款業務仍是銀行利潤的主要來源,外在的需求動力與內在的生存壓力,共同促成了商業銀行在貸款投放上的積極性。當然也不排除各大銀行在加大貸款質量考核力度后,各級行為增加賬面利潤,降低不良貸款比例,普遍通過加快貸款投放力量以延長貸款生息時間。 對銀行來說,不加快放款就不能加快發展,這是毫無疑問的,但關鍵是真正優化資產結構,提高資產質量,這樣放出的款才是有價值、有意義的。鑒于當前貸款增勢過猛,6月份以來,央行開始不斷發出收縮信貸的信號。在6月份公布的“5月份金融運行報告”中,央行明確提出,將選擇適當時機調整(主要是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同時,6月份央行還以窗口指導的方式,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房地產信貸業務管理的通知》,以規范為出發點,對土地儲備貸款、個人住房抵押貸款、房地產開發商貸款、建筑企業流動資金貸款實行控制。剛掛牌成立的銀監會也將今年不良貸款比率由過去的每年下降1-2個百分點,調整到下降3-4個百分點,不良貸款余額下降700億到800億元;同時要求商業銀行全面推行貸款五級分類,嚴控貸款質量。估計下半年商業銀行防范和化解不良貸款的壓力將比以往更為沉重,商業銀行發放貸款的步伐也將不得不有所放緩。 “急剎車”不可取 應該說,目前的貸款增長速度,已經打破多年來貸款增長與經濟增長和物價總水平變動之間的經驗關系,由于其引發的不合理重復建設、局部經濟過熱等問題,有人不免對其今后可能積聚的通貨膨脹壓力表示擔心。對此,多數業內人士認為需要引起警惕,但不必恐慌,更不應搞“急剎車”,再走回惜貸的狀態。 賀強分析說,從我國當前經濟形勢分析,保持經濟的快速穩定增長仍是務實之需。如果央行急于收縮信貸,必然會對經濟增長勢頭形成遏制,使企業面臨資金困境,反而不利于銀行先期投放的貸款回收。同時,目前我國經濟剛剛復蘇,就業壓力較大,物價水平仍在低位徘徊,居民收入特別是農村居民收入增長緩慢,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引發的結構性生產過剩問題短期內無法解決,大多數商品供大于求的局面短期內無法扭轉,通貨緊縮的格局將持續,因此,通貨膨脹的壓力不明顯,但需要時刻關注,防范風險。 在通貨緊縮尚未結束、國內有效需求不足依然存在的背景下,為支持經濟穩定增長,下半年信貸政策調整的重點主要是針對某些所謂“過熱”的行業或地區進行結構性的微調,以改善、調整信貸結構為目的控制信貸規模,為各類企業提供融資渠道,特別是要在消費貸款、重要建設項目貸款和農村經濟及中小企業貸款等方面提供更多的支持。 賀強認為,貸款增長只是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突發的正,F象,但以此為轉折,我國的宏觀貨幣政策正進入一個新的時期。1997年以來,我國一直執行穩健的貨幣政策,但過去一段時期應該說政策是以松為主,目的是為保持經濟快速增長;今后一段時期將是以松為主,適度收緊,重點是在保持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進行局部結構性調整,使經濟向更加平穩、健康的方向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