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時評:3000億退稅缺出口 退稅連著國家信譽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8月01日 07:33 中國青年報 | |||||
河杉 3000億元出口退稅缺口怎么填——由財政部牽頭的出口退稅新政策仍在艱難修改。 據《21世紀經濟報道》7月31日披露,該項已醞釀多日的退稅新政策有兩大關節點:一是將現有綜合退稅率調低4個百分點;二是從今年起新增退稅由中央和地方按75%與25%的比 盡管退稅新政策尚未最終敲定,但學界與民間已就此提出種種質疑。在建設政治文明的時代潮流下,制訂事關出口企業利益、確保外貿穩定發展的政策,發揚經濟民主是十分有益的。相關政府部門應該傾聽民聲、謹慎決策。 國內外貿出口退稅政策這些年一直在調整,而國家應退未退稅的缺口卻越來越大。各地爭奪退稅指標、有人“出賣”退稅指標、有人借機騙取出口退稅、企業公關爭取提前退稅、部門借退稅尋租的腐敗之風也愈刮愈烈。 在一些國家(在WTO允許的框架內),作為正當且常用的調控本國外貿出口舉措,退稅是作為一項制度實施的,一般都能平穩有序地操作,國家、企業、個人都各得其所。原因是其背后有相關的法律法規支撐。制度要變,先得修改法律法規。可是在國內,由于相關法律法規不完善,退稅在某種程度上只是一項政策(作為一種權宜之計),依據主要是一紙紅頭文件,隨意性較大。 退稅作為一項受法律保護的國家承諾,背后連著國家信譽。可咱們習慣將退稅視做一項對出口企業的優惠。既然是優惠,給多大的優惠幅度、何時增加、減少或取消優惠,自可由決定政策者說了算。 把出口退稅是否到位、是否退足上升到事關國家信譽的高度,絕非危言聳聽。向企業征繳的出口環節稅全部入了國庫,為支持出口而給予企業退稅,實乃避免對企業雙重征稅。政府具體操辦退稅,其本質是代行一種國家行為。現實的難堪是,政府已將由國家財政支付的退稅款花掉了一大部分,等到要對企業兌現退稅承諾時,只能靠拖欠應付。政府打“退稅白條”,其性質實際上是另一種財政赤字,是在透支國家信譽! 根據去年國內的外貿實績,廣東省占到國內出口總量的1/3,江浙滬兩省一市占到國內出口總量的約2/5。也就是說,江浙滬外加廣東省支撐著國內外貿出口的大半壁江山。現在,由于國家應退未退的稅款長期不能到位,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的部分民營出口企業正面臨資金鏈斷裂的后果,個別實力較弱的則已經因此而破產。 這件事,中央與地方、部委與部委、政府與企業之間的利益糾葛纏繞其中。但這些畢竟只是技術層面上的問題。國家信譽連著國家利益、企業利益關聯社會利益,各相關利益方若確立如此大局觀——利益觀,解決退稅問題其實并不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