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銀行發展三大焦點問題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7月04日 09:25 人民網-國際金融報 | ||||
張望 ●如何協調民間資本與現有金融資本之間的關系,是吸引民間資本進入金融領域的先決條件,否則銀企雙方都沒有積極性 ●如何保證民間資本投資回報率,同時又能有效利用民間資本化解中小金融機構的風 中國對民營銀行問題的討論始于1999年,經過各界的爭論,目前對民營銀行的性質和發展路徑基本形成共識。從性質上看,民營銀行不是私有化,而是指股份制改造。主要通過吸收民間資本,并以民間資本為主要成分形成規范的公司治理結構,建立適應市場機制運作的現代金融企業。 由于目前中國中小金融機構風險比較集中,特別是一些城市商業銀行和信用社成為風險重災區。因此,在發展民營銀行的路徑上選擇了漸進式的發展方式,即通過吸收民間資本,對現有中小金融機構進行改造,以化解部分金融風險為成本,使民間資本獲得進入金融領域的許可證,而不是首選新建股份制商業銀行的方式。 應該說,這種思路基本符合中國目前國情。但是,由于中國金融發展的制度環境還不完善,金融監管、公司治理、政銀關系、金融道德、從業人員準入等方面制度還存在不少問題,加上以往中小金融機構不良資產結構復雜,使得漸進式組建民營銀行也面臨不少困難,要靠民營銀行來化解金融風險思路雖然積極,但現實卻不容樂觀,目前尚有三方面焦點性問題尚需進一步加以研究。 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 一是如何協調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之間控制與反控制的關系問題。目前吸引民間資本進入金融領域的對象主要是一些民營企業,企業資本從現有產業脫離出來進入金融領域,有多種目的,如獲得預期收益,根據股東權利取得金融機構人事控制權和經營權,擴大自身的影響等等,其中取得金融機構的人事控制權和經營權對未來金融機構的發展起重要作用。 然而,為避免現有股份制企業存在的一股獨大、個別股東說了算的不合理局面,監管當局肯定要對這種控制權進行適當約束,現有金融機構的高層管理人員從自身利益和目的出發,也要對股東的控制權設置一些條件。 這樣,如果沒有形成一致的利益目標和共識,產業資本達不到自身的目的,金融資本不能維護自身已有的利益,監管得不到有效的風險防范保證,民間資本就難以進入金融領域。 因此,如何協調民間資本與現有金融資本之間的關系,達到雙方相互理解和支持的局面,是吸引民間資本進入金融領域,對現有中小金融機構改革重組的先決條件,否則,銀企雙方都沒有積極性。 積極性與道德風險 二是如何調動民間資本積極性與有效防止道德風險之間的問題。銀行業屬于風險行業,金融業經營的重要特點就是風險經營,金融風險遠高于其他產業風險,且金融風險的影響、擴散和破壞力遠高于一般產業。因此,金融市場準入門檻比較高,進入市場后的制度約束也很強,主要目的在于防止金融風險,特別是防止中小投資者或非國有資本利用金融經營許可便利,為自身謀取不合法利益,對經濟金融運行和社會產生不利影響。 監管當局對進入金融領域資本有不少限制,特別是限制大股東的權利,如股東最高比例,單個貸款客戶規模等等,這往往減少和取消了一些大股東獲得特殊權利和利益的機會,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一些民間資本進入金融行業的積極性。 事實上,在國內開始討論民營銀行時,對民營企業進入金融行業的動機就一直處于爭論之中。面對復雜的設立民營銀行的動機,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各界自然對放開民營銀行后的道德風險極為關注。必須設計嚴格科學的制度來避免這一問題。但在制度設計中又不能把門檻抬得過高,否則沒法吸引民間資本。就目前看,國內還沒有比較可信可行的研究成果,仍然需要深入研究。 最低收益與不良資產 三是如何維護資本最低收益,實現民營銀行可持續發展與化解不良資產之間的矛盾。中國目前一些中小金融機構經營困難,風險聚集,原因十分復雜。組織結構、融資渠道、內部制度、人員素質、政府干預、歷史包袱、經濟基礎、信用環境等方面都有一定因素。 廣大中小金融機構雖然在經營機制上比較靈活,與當地經濟信息基本對稱,但與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和國有獨資商業銀行相比,它們仍處于一種先天不足的處境,不少機構處于微利或虧損狀態,要維持正常收益,實現可持續發展已經十分困難。 而資本的逐利性決定了民間資本進入金融領域必須得到預期的最低收益,顯然對原先微利和虧損嚴重的那些問題機構,吸引民間資本是有相當難度的。特別是要利用民間資本來沖減原先的不良資產,而在未來發展結果難以預料的情況下,這種想法也只能是理論上的探討。 事實上,中小金融機構的許多問題決不是靠引進一些民間資本和形式上轉換一種制度就能簡單解決的。即便是用民間資本新組建銀行,未來發展也將面臨許多困難,更不要談用民間資本改造目前一些問題機構了。這也是目前各界普遍提到的漸進式發展民營銀行面臨的一大障礙。所以如何保證民間資本投資回報率,實現改造成的民營銀行可持續發展,同時又能有效利用民間資本化解中小金融機構的風險,仍然需要理論上繼續探討。
|